背景: 阅读新闻

帝王喜爱的宫廷秘玩珐琅彩






[日期:2011-02-10] 来源:当代金融家》   作者:杜卫民 [字体: ]

  清雍正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瓷质洁白,莹润如玉。碗外壁一侧绘雉鸡牡丹花,另一侧题墨彩诗句“嫩蕊包金粉,重葩结绣云”五言诗句,底有“雍正年制”款识。

 2010年10月7日,在香港苏富比举行的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会上,一只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长颈葫芦瓶拍出了2.5亿港元的高价,表明精美华丽的清帝御用瓷器越来越受到藏家的青睐。

  珐琅,是“法兰西”的转译,而法兰西是我国古代对欧洲的泛称。《元史译文补证》卷二十二曰:“皆称欧罗巴人为珐琅,即法兰西也。”珐琅,实际上是彩色玻璃质釉。珐琅工艺是西方著名的工艺美术品种,古埃及就已发明,中世纪西欧各国、拜占庭帝国和伊朗都非常盛行。

  珐琅彩的品种

  珐琅品种有金属胎的掐丝珐琅、錾胎透明珐琅和玻璃胎画珐琅。金属胎的掐丝珐琅、錾胎透明珐琅在元朝时传入我国,被称为“珐琅嵌”和“大食窑”。明朝宫廷开始自己制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金属胎掐丝珐琅,可能是由于景泰款珐琅流传较多,釉色以蓝色为主,因此,后世俗称之为“景泰蓝”。16世纪,西欧又出现了金属胎画珐琅,尤其以路易十四的内务大臣柯尔伯特于1670年在法国中部城市里摩日创办的“利凡特”珐琅工厂生产的最为精美,其鼻烟盒、首饰盒等制品不但有油画般细腻的画面,而且袖珍精巧、光洁润泽、风格华丽,因此畅销世界,并很快由法国商舶运至我国当时唯一的对外贸易城市——广州,进而贩卖到内地,或进贡宫廷,因此又俗称为“洋瓷”。

  对西方科学与艺术感兴趣的康熙皇帝十分喜爱这种画珐琅器,所以,也许是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清宫造办处珐琅作除了制造传统的掐丝珐琅,即景泰蓝以外,也开始自制画珐琅器。康熙五十五年广东巡抚杨琳推荐的珐琅器匠师潘淳、杨七章进入内廷造办处;康熙五十八年从法国聘请法国珐琅艺术家格雷弗雷来华,在造办处担任指导。造办处制造的画珐琅器既有铜胎画珐琅器,还有玻璃胎画珐琅器,并且开始在景德镇烧造的白瓷上画珐琅。大概是由于瓷器更适合使用的缘故,由此开创了又一个新的瓷器工艺也是珐琅工艺的品种—瓷胎画珐琅,或称珐琅彩瓷器。

  珐琅彩瓷器系由景德镇御窑厂奉命烧造精致的白釉瓷器,送到北京造办处,由宫廷画家按照经过皇帝审定的画稿,使用西洋进口的珐琅料绘制,再由珐琅作烧成。有时也使用宫中旧藏的明代永乐年间制造的填白瓷器烧珐琅。康熙制品不多,流传到今天的则更为稀少。

  这些瓷器色彩娇艳,配色和谐,图案规整。与当时的铜胎画珐琅器纹样几乎一样,也是色地上再描绘图案,并且在器口留一白边,更有铜胎画珐琅器的效果。器底为粉红色或蓝色宋体书“康熙年制”四字方章形堆料款,外为双边方框。

  珐琅彩的特点

  由于西洋进口的珐琅彩料毕竟有限,因此雍正朝的珐琅彩已经逐步过渡到使用自制颜料。珐琅彩器由如意馆等画画处的画家亲自绘制,其风格除了极为工致以外,花鸟画都像当时皇帝喜欢的恽寿平、邹一贵、蒋廷锡的画;山水画多宗四王;人物画更有特点,清宫的人物画多由西洋画家和他们的中国学生绘制,连郎世宁这样的大画家都被命令画过珐琅,所以珐琅彩上的人物画有很多西洋人物。比如,着18世纪服装的金发仕女和小天使等基督教神话仙人;甚至于连画面上的樵夫、牧童等中国人也染暗鼻窝和眼窝,以突出鼻梁,略带洋人的面貌特征。

  这些器物的图案上大多配有相应的墨彩行书题诗和胭脂水,或矾红的朱文,或白文的印章。如画山水的题诗为“浦静渔舟远,花飞樵路香”和“山高”、“水长”印章;画梅花的题诗为“芳蕊经时雪里开”和“先春”印章;画牡丹的题诗为“嫩蕊色金粉,重葩结绣云”和“佳丽”、“金成”、“旭映”印章;画牧牛图的题诗为“风光新社燕,时节旧春农”和“德高”、“志远”印章等等。器底款识,雍正为“大清雍正年制”和“雍正年制”宋体书蓝料方章款或“大清雍正年制”青花篆书款;乾隆的为“乾隆年制”宋体书蓝料方章款。

  根据造办处档案记载,雍正时期制造的瓷胎画珐琅器最多,最主要的一批是雍正七年景德镇御窑厂送来460件白釉瓷器,这些珐琅器,除六对瓶外,其余都是盘、碗、杯,从当年起,直到雍正皇帝去世才陆续画完。雍正瓷胎画珐琅器不但采用了自制的珐琅颜料,而且画面风格也彻底摆脱了西洋铜胎画珐琅的影响,完全中国化,白地上描绘工笔花鸟、山水,如同纸绢画一样,极为雅致。乾隆初年的画珐琅瓷器也有近百件,造型上胆瓶、蒜头瓶等各式小瓶比较多,纹饰除沿袭雍正的淡雅风格外,不同的是出现了西洋花纹和人物的画面。因为乾隆帝喜欢西洋纹样。

  帝王喜爱的宫廷秘玩

  大约到乾隆三年以后,宫廷造办处就很少制造珐琅彩瓷器了,而全部由景德镇御窑厂烧造御用瓷器。因为当时唐英主持的御窑厂制造的粉彩瓷器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精巧华丽,足以满足乾隆皇帝的需要,甚至有许多新奇的创作,超出了皇帝的想象和造办处的设计。而此后造办处烧造的一些珐琅彩瓷器盘碗,也多为色地洋花装饰,已经与当时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粉彩瓷器在质量与风格上难以区分了。

  从康熙末年至乾隆三年,20多年间宫廷造办处制造的珐琅彩瓷器,是深受三代帝王喜爱的宫廷秘玩,虽然多为盘碗,但实际上不作为实用器物,其制造完成后便被珍藏起来,只供皇帝赏玩。特别是乾隆三年,乾隆皇帝命令将宫中的珐琅彩瓷器400件全部配制楠木匣,珍藏于乾清宫端凝殿左右屋内。这是珐琅彩瓷器唯一的数量最大的集中点。每一件或每三件盛放于一木匣内,匣内糊囊,匣盖上刻填色品名。300年来这批瓷器一直完整保存,现几乎全部存于台湾故宫博物院。在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瓷器中,仅有一件画雉鸡牡丹的碗,因为当时拿去照相,而没有被运走,留在了北京故宫博物院。

  少数流散在外的珐琅彩瓷器应是当年被英法联军劫掠的圆明园等处的收藏和当年赏赐给蒙古王公、西藏班禅和达赖以及各属国国王的,但数量不会很多。国际艺术品市场上极为罕见,偶然出现的珐琅彩器珍品,都是流传有序的名品,价值已上亿元。所以,我们在收藏中要特别小心,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可能都是赝品。

  珐琅彩的鉴定

  由于珐琅彩的名贵,清末民国时期有大量仿伪之品。见有仿画杏林春燕、岁寒三友、春牛图,甚至还有郎世宁的洋犬、香妃戎装、乾隆打猎等臆造纹样以哗众取宠。有一种款识为“古月轩”的仿品,以玻璃胎画珐琅的鼻烟壶为常见,也有瓷胎画珐琅,并且数量极多,有的质量也很高,以至于“古月轩”名声大噪,几乎造成弄假成真,使人们认为雍正、乾隆时期真有个“古月轩”。

  鉴别伪品无非是从造型、胎子与釉面的质量、款识、色彩和画面及画法等方面入手。珐琅彩器是珍贵的宫廷秘玩,不但数量屈指可数,品种和式样也就是上述的瓶、盘、碗、杯,乃至每一件的名称都有档案可查。因此,要尽可能地对目前公开展览或有图形著录的真品烂熟于心,这样对似是而非的仿作就可以立即分辨真伪。对于真品的高级模仿品,可以从胎釉的质量入手,因为雍正、乾隆官窑瓷器的质量空前绝后、无法比拟。但对于有一种使用雍正、乾隆时期旧存遗留下来的官窑白瓷后挂彩的伪品,只有从色彩、画面及画法上仔细对比观察,加以甄别。

  总的来说,即使清末民国时期的仿伪高手水平再高,也比不上雍正、乾隆时期如意馆的宫廷画家。因此伪品画得再精细,也总有配色俗艳、笔力纤弱迟缓、形象拘谨呆板以及由于珐琅颜料颗粒粗造成烧成后颜色不匀,玻璃质感不强等破绽和不足之处。

  另外,珐琅彩器特殊的画面效果是十分重要的鉴定因素。珐琅彩器与五彩器比较起来,其区别等同于国画与西画的区别。在颜料上,珐琅彩为进口颜料,这种颜料所含矿物成分与国产颜料不同,比如其黄色是氧化锑,这种黄更加娇艳,呈色也更稳定;其红色是以金子烧出,为深浅不同的粉红色,深如胭脂、淡似蔷薇,十分美丽。其他的色彩也较五彩丰富,色调也柔和多变。在画法上,五彩为纯粹传统的中国画法,而且有民间年画与版画的特点,以浓重钢劲的线条勾勒为主。珐琅彩有的为西画法,注重体面明暗和透视关系;有的为中国工笔画法,细腻柔媚。颜色的调和与上色方法也不同:五彩以胶水调和上色,又类似水彩画,颜色是透明的,呈现明丽、滋润的效果;珐琅彩以油调和,另外珐琅彩的玻璃釉中含有氧化砷,它是一种乳浊剂,因此珐琅彩与油画和水粉画一样,颜色不透明,经过层层的颜色堆加或晕染,可以取得薄厚浓淡的丰富变化、细腻柔和的肌理质感和物象的立体光感。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       珐琅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