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变发展,一直坚持自己的风格。磁州窑陶瓷作为北方民间窑的代表,最突出的是粗陶细制,讲究造型神韵和风格。磁州窑造型从唐、五代,经宋直至明清,摈弃了模仿自然物体的巢臼,重视器物的实用功能、结构和外观造型的美感,产品小到碗、盘,大到缸、罐均讲究造型的完美、比例的匀称和谐。比如碗,磁州窑的碗造型多为直口圈足,碗口和圈足之比不足1:3,腹部线形变化微妙,以此强调不同款式的碗的区别。磁州窑碗造型的个性很集中地表现在碗口、碗足和足底的处理上,口边的线角或圆润,或方直,交待得非常细微而准确,碗足的处理也是线角分明,鸡心底或足过肩的形式,将碗底的造型交待得十分准确细微,令人关注、回味。
磁州窑陶瓷造型品种繁多,涉及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日常生活用瓷,诸如食器、水器、酒具、贮藏器具。有碗、盘、盆、钵、注壶、盏托、盒、唾盂、炉、悔瓶、罐、钵形盒、枕、洗、暖盈,造型尺寸规格丰富。第二部分是陈设性陶瓷,包括瓮花盆、器座、支架、鼓凳、玩具、陶塑人物、武士等。第三部分是建筑陶瓷,包括砖、瓦筒、鸦吻、脊饰等。第四部分是宗教用瓷,有台座、罗汉等。
碗 磁州窑制品中,碗的造型非常的丰富,从一方面证实了生产日用产品的民间窑特色。碗的造型有几十种之多。如直口斗形碗,为圆唇直口,碗壁微斜。下腹部折,底部有一台面,圈足外部内曲,内部斜削。有的碗外部刻小仰莲瓣纹。有的碗形是尖唇,口微敛,大敞口,斜直腹,圈足呈直玉环形,高而型小。有的碗为圆唇,直口斜直壁,矮玉环足,挖足过肩。这种工艺是将圈足内部挖削的深度超过了圈足的高度,挖去了一部分碗底。碗底断面很薄,这种做法比较具有时代特征,也是鉴赏时参考的依据。还有一种碗为圆唇,碗口微敛,曲腹矮圈足,内底为环底,无支烧痕,是单烧或在大件器物中套烧制成的。有一种花瓣形碗口,腹部微曲较浅,卷沿尖唇,玉环形足。圈唇花瓣形口,直腹下腹折,高圈足外撇,内底有平面,折沿方唇,腹部圆曲,矮圈足外撇,砂堆支烧,常做白底黑花。一种黑釉碗,口沿为圆唇,上腹直、下腹曲,高圈足稍内敛,三角形支钉支烧。
盘 盘在磁州窑的陶瓷生产中也是大宗制品,磁州窑宋代的盘,多为折腹盘,上腹较长,腹壁近直,下腹近平。盈的造型可分为敞口折腹盏、敞口曲腹盘、敝口折边盘、折腹盈、圆唇卷沿折腹盘。圆唇侈口折腹花口盘,方唇直口,稍内敛的盈子,腹壁斜直,圈足内高外低,足心有旋突。折沿盘,盘口沿折侈,盘腹斜折,也有的为圆折。花瓣形敞口折腹盏,浮雕形花瓣大而且很深,腹部圆折,圈足外撇。
钵 钵的造型,在磁州窑是很有代表性的造型,尽管钵有一个曲线的大腹部,但造型并不显臃肿。这种感觉主要是来自于腹部紧绷的线形和口底做出的尺度比例的呼应。通常钵的口部稍大,钵的高度大于或相等于口的尺度。这种比例关系看着便十分挺拔秀丽。宋代磁州窑钵的造型,通常有浑圆的钵体和略高而小的底足,钵的腹部曲线向上弯曲,不下沉,因此造型感觉秀丽而挺拔。宋代钵多为敛口深腹钵,底足为直足或外撇玉环式圈足,还有的钵外壁刻莲瓣纹。金代钵的造型高度降低,有些将圈足变成了平底。
瓶 磁州窑瓶类造型种类很多,并且很有特征。磁州窑瓶有长颈瓶、净瓶、盘口长颈瓶、短颈瓶、小口瓶、纸锤瓶、侈口长腹瓶、矮梅瓶、长颈喇叭形足瓶,花口长颈喇叭形瓶、花口长颈直圈足瓶,喇叭口长颈圈足瓶,小盘口梅瓶、玉壶春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