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柴窑会不会就是耀州窑?






[日期:2010-09-03] 来源:《三秦都市报》   作者:赵争耀   [字体: ]

  研究

 

  耀州窑就是柴窑目前最有说服力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常务理事、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隋唐研究室主任禚振西对柴窑的探寻是她考古生涯中魂牵梦绕的音符。

 

  1973年,禚振西第一次带队到耀州窑遗址,在清理瓷片中,找到了一种加施了化妆土的五代黑胎青瓷,这在她心中隐隐埋下一个疑问:这里会不会还是柴窑的遗址呢?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发掘中,铜川第四中学(原窑神庙一代)地层挖掘出了一批胎白、釉呈淡天青色、有细开片纹理的青瓷,带有“官”字款。

 

  这里难道就是那“神秘莫测、千古一案”的柴窑吗?禚振西做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最后,她有了一个大胆的结论:柴窑窑址在北地郡同官黄堡,也就是耀州窑遗址所在地!

 

  禚振西经过考查古代地理发现,“北地”是一个古代的郡名。它始设于秦代,隋开皇中废除。“北地”绝非泛指,而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自汉代以来,黄堡窑所在的同官县(今铜川市)正是在北地郡的辖区内,特别到三国魏后,窑址更是处于北地郡“实土”之中。北地郡的实土,包括三原、耀州(华原)、富平、同官等地。在此范围内,仅有黄堡五代时期烧瓷,与《格古要论》原著所记述的“柴窑出北地”完全相符。禚振西因此认为,柴窑窑址在北地郡同官黄堡。西安柴窑文化研究所秘书长王学武认为,明代《格古要论》没有写为“柴窑出耀州”,其原因有二,一是尽管唐末“撤‘郡’改‘州’”,但人们还习惯称这一带为“北地”;二是当时渤海也有一个“耀州”,避免混淆,才写为“北地”。五代后周时,也只有耀州窑能烧出这么好的瓷器。从事陶瓷研究及鉴定工作20年多年的吕成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根据他接触到的情况来看,把五代耀州窑说成是柴窑,不管是从古代地理行政划分,还是从实物来看,在目前是最有说服力的。当然,要完全下定论,还需要做一些工作。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