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定窑的装饰技法






[日期:2011-02-28] 来源:网络  作者: [字体: ]
  定窑瓷的装饰技法十分丰富,除了人们熟悉的刻花、印花之外,还有划花、剔花、贴花、搂空、描金等。
  刻花 陶瓷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它是在未干的坯体上用铁、木、竹等工具刻出花纹,然后施釉人窑烧成。与划花相比,刻花用刀较深,线纹具有一定的立体感。在宋代五大名窑之中,汝、官、哥、钧四窑均以釉色和造型取胜,惟有定窑是以精美的刻花、印花见长。定窑早、中期刻花的风格技法主要是受越窑和耀州窑影响,采用偏刀深挖,刀法犀利,具有浅浮雕效果。纹饰以莲瓣和大朵的缠枝花卉为主,主要装饰在瓶、罐类器皿的肩、腹部。北宋中期创用了覆烧工艺,覆烧法烧制的瓷器,胎薄体轻,早期那种偏刀深刻的技法已不适用。定窑工匠依据定瓷烧制工艺的特点,对刻花工具及技艺做了重大改进,出现了刻划结合的新工艺。北宋后期,这种刻划结合、深浅有致、生动流畅的装饰形成了独特风格,定窑刻划花从此迸人了独树一帜的成熟阶段。
  定窑刻花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清晰流畅,刀法极为娴熟。窑工根据不同风格的图案选择不同的刀法,灵活掌握运刀时的轻重缓急,线条变化极为丰富。在定窑刻花作品中,有许多是采用刻划并用或刻印并用。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白釉刻花折枝牡丹纹盘,盘心刻划一株枝繁叶茂的牡丹花,枝叶以及花头的轮廓用偏刀刻出,使纹饰微微具有立体感,花瓣内细密的筋脉用特制的蓖状工具划出,盏沿上的卷草纹则用尖锐的针状工具划刻。整个画面深浅有致,疏密得当,充分体现出定窑工匠熟练的技巧和出色的艺术表现力。
  印花 陶瓷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它是用刻有纹饰的印模在末干的坯体上印出凹凸的花纹,然后施釉人窑烧成。印花工艺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产品规格一致。印花是定窑传统的装饰技法,晚唐定窑的印花装饰主要出现在海棠杯、长方形盘等采用模制成型的器皿上,花纹直接刻在底模上,这种方法与金银器锤揲工艺中的“模冲”成型法完全一样。定窑刻模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针状工具在底模上划刻出浅细的花纹,翻印到瓷器上就成为微微凸起的阳文图案。曲阳涧磁村晚唐墓葬出土的白釉印花鱼纹海棠式杯和白釉印花四方形委角盏都属于这种类型。这种模印花纹虽然浅细,但凸起的线条非常清晰,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另一种刻模手法是在底模上用刻刀将图案挖刻出来,翻印到瓷器上就形成凸起的带有较强立体盛的花纹。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白釉印花鱼纹海棠式杯以及埃及福斯塔特出土的白釉诲棠式杯均属这种类型。
  到了北宋时期,定窑将印花工艺进行了大胆改进,使成型、装饰两道工序合而为一,操作简单,产品规格统一,配合先进的覆烧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非常适合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关于北宋定窑印花工艺创始于哪一阶段,目前还难以定论。但从传世品和窑址出土的标本看,有少量印花瓷器的圈足底部无釉,系采用正烧法烧制,由此推断,北宋定窑印花工艺的出现应该不会晚于中期。
  北宋晚期至金代,定窑印花瓷器的装饰题材空前丰富,除了传统的莲瓣纹、卷草纹、缠枝牡丹等图案化纹饰外,还出现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内容的图案,包括植物、动物、人物、自然风光以及龙、凤、螭等传说中的神禽异兽。精美细致的印花工艺和结构严谨、内容丰富的花纹,使印花瓷器成为最能代表定窑艺术风格的标志性产品。1978年,曲阳县北镇出土了4件完整的印花模子,其中3件刻有干支年款,这4件珍贵的金代印花模子,使人们对金代定窑的印花工艺有了更加深人的认识。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