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器在生产过程中工艺技术的诸环节--胎、釉原材料的配方、加工,成型方式,装烧方法,窑炉气氛、燃料种类,等等,都会在陶瓷器上留下种种痕迹。由于时代、窑口的不同,这些痕迹也就各具特色,成为我们鉴定陶瓷器的时代、窑口的依据之一。 由于有关内容我们在第一编中,已经分时代,分窑口较为详细地介绍过,这一章仅将其比较分散的内容加以综合、归纳,从简介绍。
一、原材料时器物胎、釉、彩的影响
南北朝时期,浙江越窑在西晋时为突出釉的沉静的色调,有意在用作胎料的当地瓷土中,加入适量紫金土,使胎中铁含量达到2.5-3%,烧成后胎色深灰,达到衬托釉的目的。 南北朝时德清窑为烧成黑釉瓷,胎用富铁瓷土,或在瓷土中加较多紫金上,釉中加大量紫金土,使釉中铁含量高达8%左右,烧成的黑釉瓷胎为砖红色或紫色,釉漆黑光亮。 西晋晚期开始,浙江婺州窑用化妆土工艺,目的在掩胎的缺陷,便于突出釉色,美化瓷器。此后,南朝四川、湖南、浙江的一些窑也有采用化妆土工艺的。唐代邢窑、曲阳窑、密县窑、寿州窑的部分产品采用化妆土工艺。宋代磁州窑把古代应用化妆土工艺美化产品的方法充分发挥,不单纯掩饰胎体缺陷,还用剔刻化妆土等工艺,让化妆士从被动美化产品到主动美化,即化妆土本身成为花纹装饰的一个组成部分。 宋代官窑、哥窑、龙泉窑的"紫口铁足",是在胎料中配入运量紫金土,增加胎体中铁的含量,使胎色较深,更好突出青釉的沉稳、乳浊感,也使器物露胎处及薄釉处在二次氧化时呈一种深沉凝重的窑红色,即文献上所谓朱砂底(无釉)紫口(薄釉)、铁足(无釉)。沉稳、乳浊的青釉与紫口铁足朱砂底相互衬托,更显出釉的美丽。 元、明、清瓷器胎土的二元配方,能有效地控制胎料中氧化硅的含量,便于配制烧造不同器物所需不同质的胎料,加元瓷胎体厚重,氧化硅含量超过20%,明瓷胎体致密轻薄,氧化硅含量略少。清代官窑瓷胎体精巧,氧化硅含量更比明代少。 宋代开创的石灰碱釉,使釉的玻璃质减轻,成乳浊透明,含蓄深沉,达到如冰似玉的效果。
二、成型工艺造成的器物特征
1.口沿 唐邢窑的唇口,实心,窄边有浅糟。 唐、五代曲阳窑(唐代定窑)的唇口为空心、宽边。五代景德镇窑的唇口也是空心。这种空心唇是成型时,将胎体口沿向外翻拍捏合形成的,"空心"当然很小,唇边自然较宽。
2.器身 宋代定窑器身有所谓竹丝刷纹,是成型时利坯所致,因利坯不可能完全平整如镜,`当釉稀薄处,便可见条条细小痕迹,此即竹丝刷纹。 元代景德镇窑的瓶、缸、壶等类器物,由颈、腹、底三段分别成型后粘接而成,因此,这类器物的器身能看到或模到二道接缝。 明代的瓶、壶类器物多由两段粘接成型,在器物腹部能见到或摸到接痕,如果从器里看更明显。因为器里釉一般较薄。 清代的瓶、壶类器也由两段或三段接成,因一般修胎精细,接缝处平滑,又注意用种种装饰遮掩,所以接痕极不易发现,要仔细用手摸方能感觉到。
3.器足 各时期器足的特征在本编第二章《造型的鉴定冲已经讲了,而这些特征之形成,实力成型工艺所致,(有人讲是为了适应不同的装烧工艺而采用不同成型方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此处略去不讲,请读者参阅前文。
三、装炼方式决定的器物特征
装烧方式,说到底就是采用什么样的窑内支、垫、套、隔等工具的问题,也就是用什么窑具,就决定了装烧方式,从而在器物身上留下特定痕迹,可作为鉴定依据之一。 我国烧造陶瓷使用窑具很早。最近有人研究出,我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一些陶窑使用了较为简单的窑具,如广东虎头浦新石器时代晚期横穴窑用大小不等的卵石作垫具烧陶器,福建昙石山遗址的横穴窑用圆锥状束腰实心陶器作垫具。另外,研究表明,商代、西周也有用简单窑具烧制陶瓷者。这些资料不多,一般读者接触这些时代的器物机会也少,于我们鉴定关系不太大,略去不讲。本书从汉代讲起。 东汉时代烧制青瓷器,往往用一个小形泥饼垫烧,器底留下一圈紫色斑点。 六朝时,普遍采用齿状支钉间隔叠烧,器里心留下一些支打痕。一般讲,支钉痕少者的时代较早,如浙江的窑,有三个支钉痕的一般为三国前后的产品,五至八个者,多为西晋时产品。因为支钉多,受力面大,分散了上面叠烧器物的重量,可减少形变等。 东晋时,德清窑等用"托珠"垫烧,器身留下扁圆形痕迹。此法德清窑及其他一些窑唐代仍有采用。 隋、唐时期,全国普遍采用三角形垫具支烧,器身留下平面连线呈Y形的三个支点。 南朝江西丰城窑首先使用匣钵装烧,可使器身不留任何支烧痕(一匣一器)。这就为烧造高档精美瓷创造了条件。此法至今仍大量采用。 五代景德镇窑用若干小泥点作间隔具,器身留下许多窑红色点,大多为8-18个,南唐时有少到4个的。 北宋官窑、汝窑(如前所述,有人认为这二者是一件事)、均窑及哥窑部分产品,用极精细的垫具支烧,支钉痕极小,所谓"支麻针钉",这是创造了又一种烧高档瓷的支烧方法,为一代时尚,很有特色。 北宋中后期定窑创造的砂圈覆烧叠置法,大大提高了窑炉装烧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产量,很快风行全国,特别为青白瓷窑系各窑广泛采用。所烧成"芒口器",特征鲜明,有助于鉴定。 宋代四川磁峰窑白瓷的砂粒间隔叠烧,虽很独特,又易于鉴别,但器心留的团团砂粒痕,破坏了美妙的印花画面,留下深深的遗憾。可幸此窑高档瓷不用此法,还有部分不叫人遗憾的精美产品。 南宋官窑、龙泉窑,在南宋前期有用圈足内小垫饼垫烧的,底足无釉。后期用大垫饼垫在圈足下,底足有釉,足跟成"铁足"。 元代中晚期,龙泉窑用底足涩圈法:底足括去一圈釉,用平口盂形垫饼垫烧,底足留下涩圈。 金代创烧的涩圈叠烧,里心留下一圈无釉露胎的涩圈,生产大众化低档瓷,虽不精美,却价廉适用,因此至今尤为乡镇小窑使用。 明、清时期,全国制瓷水平提高,烧造时大多用匣钵正烧(官窑更全部如此),装烧工艺留下的痕迹少。
四、窑炉气氛造成的器物特征
陶瓷器烧成过程中,窑内的气氛--氧化焰还是还原焰,对器胎釉的色泽、釉的光润等都产生一定影响,有些窑由于采用了特别烧造工艺控制窑炉气氛,造成其产品一些特征,可作鉴定参考。 宋代以后北方一些窑用煤作燃料,烧氧化焰,所以白釉瓷釉白中泛黄,如定窑白釉呈牙白色。所用窑多为馒头窑。南方一些窑用木柴作燃料(景德镇窑多用松柴),龙窑或蛋壳窑较多,烧还原焰,白釉白中泛青,如景德镇窑。 均窑的蚯蚓走泥纹,汝窑及其他一些窑产品釉中的小气泡,均是器物在窑炉烧造时形成的。由于形成机理十分复杂,非十句八句话解释得明白,本书从略了。有兴趣的读者可找有关资料看。 开片:有些年代久远的器物,釉面由于产生不均衡变化,开有细小片纹。而宋代官窑、哥窑的开片釉,是在烧成中,在一定窑炉气氛下,胎、釉膨胀、收缩不一致所形成的,是人们为了寻求特殊装饰效果而在胎、釉配方、窑炉气氛上做文章有意识造成的,人为的。 桔皮纹:明宣德、清雍正时的釉均有比较明显的桔皮纹。这是釉在窑内烧成中冷却时,均匀收缩造成的。气氛掌握好者成韵味无穷的美丽的桔皮纹,掌握差者,则成晚清时的波浪釉。 窑红,又名火石红,是瓷器无釉露胎处自胎呈现的淡红色斑点或线。这是元、明景德镇瓷器所特有,因受胎中含有一定量铁造成。清代景德镇瓷胎料淘洗干净,就极少有窑红现象。 读者一定明白,本章工艺造成的陶瓷产品的特征,我们虽然讲得不多,但对鉴定古陶瓷的窑口、时代均有意义,不应等闲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