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几十年对汝瓷的研究和对汝州窑址的寻找过程中,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虽然有些资料对鲁山段店窑、黄道窑以及临汝窑有些记载,但都不能说明唐宋时期汝州制瓷业的辉煌。从1989年开始,笔者一直致力于在古汝州城内寻找有没有真正的汝官窑遗址问题,直到2012年,先后找到了汝官窑文庙遗址、张公巷北宋官窑遗址、北宋官窑早期遗址、将台街柴窑(疑似)遗址,证实了清代有关史料记载汝窑、柴窑、北宋官窑出自汝州是正确的。这三大名窑为什么都出自汝州?汝州风穴寺窑址的发现才使这些迷案得以破解。
风穴寺窑址的发现
大约在2003年,汝州有一些古董商拿了几片做工非常精细、厚薄在2.5mm左右的瓷片和一三角条饼状的直钉架让我观看。我十分惊奇,这些东西过去从未见过,在国内外属首见,它究竟出自何处。经过查找,原持有者说是在某县城搞建筑时挖掘出的。2013年秋,我和马万全同志在风穴寺附近山上寻找陶瓷原料,他告诉我,风穴寺可能有窑址。于是我俩进入风穴寺山门,山门迎面长满树木的高大土堆脚下,裸露着被人挖掘的几十片匣钵片和烧焦的窑壁耐火砖。其匣钵做工薄而精细,且相当一部分是桶式匣钵。但没见到瓷片,所以不好断定这个窑的性质。直到2014年春天又一次到风穴寺窑查看,才见到几片青釉瓷片,其中有一片是器盖残片。原来在2003年古董店见到的瓷片正是风穴寺窑址出土。由此,风穴寺窑址露出了冰山一角,令我震惊。
三角条饼装支架
窑壁砖
风穴寺窑址的研究
风穴寺窑址的发现破解了汝州制瓷业的诸多悬案,对汝州制瓷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1)对出土匣钵的研究
风穴寺窑址出土的匣钵做工非常精细,且普遍薄,是鲁山段店窑、郏县黄道窑、宝丰清凉寺窑、汝州文庙窑、汝州张公巷窑、汝州将台窑以及众多临汝窑都不能及,并且用的原料和上述所有窑用的原料都不同。并且出现那么多桶式匣钵,显然是烧制工艺品用的,有可能是皇家用窑。
(2)对出土瓷片的研究
出土瓷片
出土瓷片厚度在1.5——5mm之间
出土所见的瓷片做工也是普遍薄而精细,一般都在1.5——5mm之间,就清凉寺窑、文庙、张公巷、将台窑都不如它精细,其他民窑更无法和它相比。
(3)瓷片的釉色是青釉。由于施釉非常薄,如白瓷釉那样薄宋时汝州范围所发现的所有窑口的釉都比它厚。有的灰蓝色瓷片用80倍显微镜看其釉的内部泡粒结构和文庙窑、清凉寺窑、将台窑天青釉相似。风穴寺窑的青釉显然不如上述各窑釉色成熟,也说明了风穴寺窑要早于上述各窑。
(4)风穴寺窑掩埋于巨大的土堆之下,所以直到现在才重见天日,由于它的重要,所以废弃后有意掩埋。
结论
综上所述,(1)汝州风穴寺窑有可能是五代至隋、唐某个皇室用窑,废弃后有意掩埋。(2)汝州风穴寺窑为后来汝州的将台(疑似)柴窑、文庙汝官窑、张公巷北宋官窑以及其他民窑的诞生打下了基础。(3)汝州穴寺窑有可能改写中国陶瓷史上唐代南青北白的格局。风穴寺窑即将发掘,待发掘后它的真面目才会大白于世。
201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