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繁昌窑属青白瓷窑系,是古代宣州窑的重要集散地。五代时期,繁昌窑就曾为南唐国烧制过贡瓷,可以说,繁昌窑是古代青白瓷的重要窑口和发源地。繁昌窑青白瓷是五代时期南北方制瓷工艺交流而创烧出来的一种新的瓷种。
繁昌窑对当时的制瓷技术进行了革新,改变了制瓷胎泥的性能,即由一种原料改用两种粘土原料,开创了二元原料配制的方法,这是五代时期繁昌窑在制瓷工艺上取得的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它标志着我国烧瓷工艺由此跨入改造天然粘土原料制坯的大门,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对研究南方古代窑业史和青白瓷的烧造工艺有着重要价值。
二、研究历程
为揭示繁昌窑遗址内涵,1996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繁昌窑骆冲窑址进行了正式发掘,发现了龙窑一座,出土了大批精美瓷片,该窑具有官窑性质。2002年9月至10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科技考古系、繁昌县文物管理所又一次联合对繁昌窑柯家冲窑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发现了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宋代龙窑遗址一座以及作坊遗址。2013年10月,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繁昌县文物局对繁昌窑窑址进行了第三次大规模发掘,新发现龙窑一座,目前,发掘正在进行中。这三次的正式发掘,为深入研究繁昌窑遗址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同时也证明了繁昌窑就是南唐时期的“宣州官窑”,在全国陶瓷界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
三、烧造工艺
窑炉:繁昌窑龙窑均依山而建,长达数十米,坡度一般不超过30度。龙窑是南方制瓷业传统的窑炉形式,窑体由操作间、燃烧室、窑室、窑门等几部分组成,窑室两侧有侧门和投柴孔,窑尾有烟道。2002年在高潮村民组煤堆山东南侧发掘一处较为完整的五代-北宋时期窑炉遗迹。窑炉内部为砖砌,券顶已塌落。方向基本呈东-西向,龙窑后半段接近尾部地段向南弯折10度,有可能是控制火势的需要。窑身总斜长56.4米,水平长52.15米,头尾水平高差19.2米,坡度前缓后陡,在10-24度之间。窑体前后宽窄不一,头尾窄,中间宽,最宽处约2.8米,最窄处1.4米。该窑位于繁昌窑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其窑炉形制、构造与规格当有一定的代表性。
调查发现,骆冲窑窑炉长度不超过10米,窑室为长方形,根据骆冲窑址所在山坡坡度较缓的情况分析,不排除该窑址窑炉结构为“马蹄窑”的可能。如果繁昌窑早期确实引进了“马蹄窑”窑炉技术,则为繁昌窑创烧时期受北方窑业技术影响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对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繁昌窑创烧背景、工艺技术来源等具有重要意义。
成型与施釉:繁昌窑瓷器一般采用手工拉坯成型,轮制修整,大部分器物可能需要多次修整。碗、盏、碟、盘、钵等一次成型,然后修坯、挖圈足,再对口部、腹部进行修饰。执壶、炉、罐、托盏等应分次成型,再进行粘接,部分产品可能采用了印坯的技术。瓷俑及动物玩具为手工捏塑成型后再进行刻划等装饰。
施釉根据器形不同主要有荡釉、蘸釉(或称浸釉)、刷釉、吹釉等几种,碗、盏、碟、盘类器形简单的器物采取蘸釉法,繁昌窑这几类器物一般内面满釉,外面施釉不到底。执壶、粉盒、炉、罐等可能需要多次施釉,外面采取蘸釉,器内需要荡釉,局部需要刷釉或吹釉。繁昌窑很多执壶流部的内面都施了釉,粉盒的内面施釉,而子母口无釉,这些都需要细致的处理,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窑具与装烧:窑具可分为制瓷窑具和装烧窑具两大类。繁昌窑制瓷窑具主要有碾轮、擂钵、荡箍、陶拍等,碾轮和擂钵在很多唐宋窑址都较为常见,有人认为可能是作为生活用具,荡箍是陶车上的主要构件,陶拍用于泥坯整形。装烧窑具主要有匣钵、垫饼、垫圈、支钉、垫柱(或托座)等。匣钵自南朝末、隋代初既已出现,最初为平底匣,后出现大量钵形匣,由于钵形匣特别适合烧制碗盏类器物,自唐代中期开始向全国各大窑场普及,成为最常见的一种匣钵类型。繁昌窑匣钵主要为钵形匣,匣呈钵形(或称漏斗形),直壁、斜腹、平底,壁厚而且突出,便于叠压,外面常见一层薄釉,腹下部一侧置一圆孔,是多层匣钵内部温度、空气流动的需要。繁昌窑另一种常见的匣钵为桶状匣钵,用于装烧执壶、罐及炉类器物。繁昌窑见有少量“M”形匣钵,用于装烧盂钵类器物。 “M”形匣钵是越窑为便于装、取器物而发明的,主要用于装烧碗、盘类器物,繁昌窑这种匣钵则是桶装匣钵的变化类型,两者形似而实质不同。支钉、垫圈和垫饼为垫烧工具,三者在繁昌窑发展过程中存在时代早晚的关系。支钉只见于骆冲窑,其形状为不规则的泥点,这种支钉严格来讲应称为“托珠”。柯冲窑只在早年调查时曾发现一件内底带有13个支钉痕迹的碗底标本,其可能是工匠偶尔为之的孤例,尚不能作为一个时期、特定类型垫烧窑具的证据。在普遍使用垫饼之前,繁昌窑曾使用过一定数量的垫圈,从垫圈的使用数量来看,骆冲窑要大于柯冲窑。垫柱或托座是抬高装烧瓷器的支烧具,这种窑具在明火烧造的历史阶段普遍使用,繁昌窑发现很少,可能是装烧时偶尔使用的窑具。繁昌窑常见一种不太规则的支座或托柱,上小下大,剖面基本呈梯形,高度仅10厘米左右,外面有明显手握留下的指印。这种工具制作随意性较大,在周边很多窑址都能见到,发掘时常见于窑床底部,其作用应是用于支垫匣钵底部,起固定整摞匣钵的作用。
繁昌窑瓷器的装烧主要采用一钵一器仰烧法,不见覆烧及芒口器。在繁昌窑早期,有过短暂支钉烧造的过程,由于繁昌窑几乎不见内底留有支钉痕迹的器物,所以繁昌窑的支钉烧造阶段,其器物应置于匣钵之类,不存在支钉叠烧和明火烧造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