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重要的窑口除了河北省磁县的观台镇和彭城镇以外,还包括河南的鹤壁窑、禹县扒村窑、修武当阳峪窑、登封曲河窑,以及江西的吉州窑等。这其中,磁县的磁州窑烧造时间最长,瓷器品种最为丰富,也最具代表性,是其他诸窑口的集大成者,其产品也令其他一批瓷窑相继模仿。现下,通常说的磁州窑器主要指的就是河北磁县的出品。在这个窑系之内,烧造的瓷器以黑瓷、白瓷、白地黑彩、白地褐彩等几个瓷品为主,其中以白地黑花的品种影响最为广泛。
磁州窑始烧于五代到北宋前期,宋中期是其发展期,在金代得到了快速发展,到元代,由于烧造方法趋于随便,制作粗糙而走向式微。由此可看到,宋代时,磁州窑胎质较坚硬和精细,一般胎壁见厚,胎色是青灰白色的。元代胎质就不如宋代坚硬了,较粗松,胎色呈灰黄色。磁州窑的瓷釉大部分是透明白色釉,在器物上看起来,白中微闪黄色,部分器微闪湖绿色。也有一部分黑釉器和绿釉器。磁州窑黑釉不是纯黑的,而是黑中透出褐色。磁州窑的白釉黑彩器都是釉下彩,黑彩貌似全黑,其实也不是纯黑的,而是在黑中微闪赭色。这种赭色较吉州窑器要显得深些(吉州窑器上更要偏酱红些),但也不到纯黑,特别是在起笔和运笔之处,放大镜下可清晰看出。磁州窑器器物釉面光润,彩上也能见润光。凡彩上无润光者,要谨慎。
磁州窑器一般都入过土,器物上应有被腐蚀的痕迹露出。釉面常见有细小开片出现,开片纹内可见土侵和腐蚀之痕。这种痕迹很自然,与用酸泡出的迥然不同。现代仿品也常故意制造这种腐蚀痕迹,但常会露出人工作伪的痕迹。仿品其器物釉面的光泽是死板的,或犹如油漆过一般,毫无灵气可言。腐蚀之痕常在刻花纹和转折之处出现。真品土侵由纹路侵入,常达于彩面,造成有一种白色云雾状物质覆盖其上,这种覆盖有多有少,无规律可循。由于是出土之物,露胎处点上一些热水,可嗅到土气。真品露胎处放大镜下看有一种似玉质的肥腻感,伪品则显干枯。
磁州窑的装饰工艺非常丰富,一种是运用刀具在器物上进行剔、刻、划的装饰工艺,一种是用毛笔在釉下画彩,还有一种就是黑釉器和低温颜色釉器等。在宋代,主要是黑彩绘画为常见品。在刻、印的纹饰中,以白地黑花为多见,也有素白刻花的。在鉴识刻、剔类器物时,要特别注意其剔露的胎体上要能见到有一些细小的裂缝不经意地散布在四处,这是一个重要特征。此外,在刻剔的胎体上应留有刀痕,这种刀痕应是下刀干脆利落且刚劲有力的,在放大镜下,能见到在开裂的地方胎体呈肥腻状,且其中有褐色的铁质点子,这也是一个鉴识的特征。
磁州窑在明清到民国均有仿造,眼下更是有增无减。尤其是新仿之品,胎釉均与真品有很大差距,大部分以化学药品来伪造土侵和腐蚀之痕。伪品胎质常过细、过白,烧成温度过高,敲起来音质清脆。仿品釉色常过于清亮,化妆土也常过细过白,常成石膏或奶油状。伪品的绘彩和刻画生硬、拙劣,极易露出马脚。印花品线条模糊,珍珠地刻花颗粒大而均匀等等。总之,伪品缺少灵气,一般都表现得呆板、拙劣。因此,平时要多看真品,才能在市场上淘宝时,从比较中进行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