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初创时期主要生产粗胎黄釉、褐釉瓷器以及少量白釉瓷器。从窑址采集、发掘的标本看,胎质粗松厚重,含有大量杂质。釉质晦涩,釉层厚薄不匀,呈色也不稳定,黄釉瓷多为青黄或土黄色,褐釉瓷有黑褐、褐绿等色,自釉瓷一般呈白中泛灰色。由于胎质粗糙、胎色较深,施釉前先施一层白色化妆土。产品主要以碗类为主,胎体厚笨,造型不规整,带有明显的原始性。
唐代定窑粗胎瓷器所用原料就产自窑区附近。胎料是一种当地称之为 “坩子土”的黏土,黏土中含杂质较多。釉料当地叫作“白土”,这两种原料在涧磁村附近蕴藏颇丰。在涧磁村北侧的保阜公路两旁以及涧磁村周围,目前仍有许多烧制水缸和下水管道的小窑,下水管道成品的釉色很不稳定,有黑褐、褐绿、青绿、青黄等等,其中有些与唐代粗胎黄釉、褐釉瓷的颜色十分接近,粗糙坚硬的胎质也十分相像。
随着时间的推移,定窑的烧瓷技术日渐进步,到了唐代中期,产量和质量都有大幅度提高。此时制坯所用的原料显然与早期不同,经过淘洗处埋的胎体杂质大大减少,胎体致密度与硬度明显优于早期。但由于原料中含铁量较高,胎色仍然较探,施釉前挂化妆土。黄釉瓷仍在生产,但数量明显减少,与早期相比,胎质变细,造型规整,施釉均匀,釉面也比早期光洁莹润。白瓷作为当时的主要产品,质量还很不稳定,胎质粗精不一,釉色从灰白、白中泛青、乳白到接近纯白均有。可以看出定窑当时还未能熟练掌握白釉瓷的烧制技术,正处在改进工艺的阶段。
晚唐、五代时期,定窑烧制白瓷的工艺技术已经成熟,生产的白釉瓷器胎体洁白,坚致细腻,瓷化程度很高。可以说定窑700年烧瓷历史中,胎体质量最好的当属这一时期。此时定窑所用瓷土的品质极佳,泥料经过严格的淘洗处理和充分的陈腐捏炼,单就瓷胎而言,质量已经远在大名鼎鼎的邢窑瓷之上。对比唐代邢窑和定窑的白瓷标本,不难看出邢窑白瓷大多数处于微生烧状态,瓷化程度差,胎体断面经常能看到气孔和夹层,吸水率多在2%一5%左右,只有少数在1.2%呢以下。而定窑瓷胎浩白坚致,烧结充分,从标本断面看瓷化程度很高,气孔和夹层也相对较少。但由于定窑在成型、施釉工艺方面远远逊色于邢窑,因此从外观上看质量不如邢窑。
晚唐、五代定窑瓷器的另一个特点是薄而坚致,透影性良好。从窑址出土的标本看,这一时期的白瓷可以分为“厚胎”和“薄胎”两类,瓶、罐、执壶等琢器多厚胎,盈、碗类圆器则厚薄皆有,其中薄胎器以模仿金银器造型的花口碗最具代表性。1960年定县考棚院窖藏出土的8件白釉花口碗和1985年定窑遗址出土的白釉花口碗残片,胎体非常轻薄,有毕器物口沿处的厚度仅有1毫米左右。此外,灵寿县唐景福二年墓出土的2件白釉“官”字款钵,胎体坚致细腻,薄如卵幕,具有很好的透影性,是目前有确切年代可考的最早的定窑透影白瓷。
晚唐、五代定窑白瓷系在还原焰中烧成,因此釉色大多白中泛青,光亮莹润,胎、釉结合紧密,但施釉工艺仍欠精细,釉面常出现厚薄不均的现象。
北宋定窑的胎质仍保持了晚唐、五代洁自坚致的特点,但瓷化程度略逊,从瓷片标本断面看,不如晚唐、五代时期坚致细腻。由于北宋早期流行深刀刻花,因此胎体相对较厚,北宋中、后期覆烧法出现之后,胎体逐渐变薄。白釉的色泽前期仍微微泛青,但釉色洁自或自中微微泛黄者也十分普遍,后期则以自中微泛黄色为主。
进人金代之后,定窑的刻花、印花工艺己经非常成熟,但胎釉质量却不断下降,除了部分精品仍保持洁白的胎体外,大多数产品胎色微微泛灰,微生烧现象十分普遍,瓷化程度也相对较低。此时的白釉仍以自中泛黄为主,也有少数色调泛灰,釉面光泽也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