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磁州窑不同时期的陶瓷装饰






[日期:2011-03-02]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作者: [字体: ]
  五代至北宋前期 主要的装饰枝法有白釉绿彩、白釉酱彩、划花、珍珠地划花、剔花、印花和在器物外壁刻莲瓣纹,在器物中部或器壁压槽的花瓣口和瓜棱腹。图案纹样的内容包括用绿彩、酱彩画的草叶纹、放射纹、划刻的圆形团花、云头状团花、连续忍冬纹和菊瓣纹、仰莲纹和缠枝菊花。
  北宋中期,神宗、哲宗时代 装饰技法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发。展变化。这一时期珍珠地划花成为装饰的主流,而与以往不同的是,珍珠地过去是主纹样的补充,这时的珍珠地纹却占了画面的大部分,而主题纹样则变少了。较为流行的纹伴是勾双线的吉祥文字的装饰,非常简洁,也出现了以人物形象作为主题的装饰。新出现的装饰技法有以蓖纹做地的划花装饰,比较重要的是以沥粉法制成的线条进行装饰的线条罐、葵门碗和在腹部压印浅痕的器物。这一时期图案纹样,出现了七点梅花纹、小碎叶的缠枝牡丹花花、文字纹、人物纹样等,卷草运用普遍,是一种主要纹样。
  宋徽宗时期 即北宋晚期,装饰的变化比较大。过去一些较为重要的装饰技法势微或消失了,加珍珠地划花、白釉绿彩、酱彩。而蓖地划花变得十分丰富,成为主要装饰方法。同时,剔花成为最主要的装饰技法,品种很多,包括黑剔花、深剔花、白地剔花等装饰。还有其他多种装饰如贴塑、绿釉剔花、锥刺纹、绿釉黑花、绿釉黑剔花等装饰。白釉凸线纹、葵口、花瓣口、模制印花等均为装饰的主要方法。纹样内容也较之前代丰富。主流纹样为各种形式的牡丹花。牡丹纹、莲花纹是这一时期最为流行的纹佯。通常在大造型上画小碎叶缠枝牡丹,而在小件器物上画大折枝牡丹或草叶纹,以及各种卷草和不同的纹样,特别要关注的是所渭“富贵不到头”的连续回纹及花瓣形边饰纹样。
  宋金时期 是装饰种类最为丰富的阶段,也是磁州窑的繁荣时期。此时出现了磁州窑装饰中最为典型的白地黑花装饰。这时期白地黑花装饰图案内容最丰富,绘制也最为精细。新的装饰工艺为黑剔花刻填装饰,白釉黑地、划花填黑而成的黑地白花纹以及各种用蓖纹做图案的方法。还有先在胎体上划花,然后上化妆土所形成的暗花装饰。黑釉铁锈花、绿釉划花、绿釉酱彩、跳刀纹等。纹样以缠枝莲纹、缠枝牡丹纹为最多,仍然采用大件器物用小叶缠枝牡丹,而小件造型用大叶折枝牡丹或简单的单株草叶纹。很明显装饰并不很随便,是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完全从形式美的角度来安排图案纹样。边饰花纹仍多用流行的连续卷草纹、缠枝蔓草纹、连续回纹、连续忍冬纹。此阶段字体也是主要装饰内容之一,多见的还是吉祥文字福、禄、寿,各种其他字体有百字之多。除了这些多见内容外,图案纹样非常丰富,有婴戏、山水、荷塘十太湖石、松鹤、鸳鸯、鱼、鸭、鹅、芦燕、凤鸟、龙、狮等,许多传统的装饰内容,如祈福、祝寿、吉祥、警世的文字或以图形文字混合的形式出现,具有象征意义。
  金末元中时期 装饰创新不多,划花、蓖纹仍为主流,其次是白地黑花和白地绘划花,有些装饰方法,如白釉沥粉凸线纹和黑釉沥粉凸线纹已开始衰弱,黑釉铁锈花有发展。新出现翠蓝釉黑花和桃心形露胎等装饰。纹样内容除了牡丹、莲花纹、少量动物纹外,流行简洁的装饰,在器物如碗、盘底部勾双线圈,草书单个文字。
  元代末期 装饰更加简单。从五代到元,磁州窑装饰很明显地经历了一个从起步到高潮至衰落的过程。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