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邓碧珊鱼藻瓷画辨伪






[日期:2010-09-20] 来源:艺术市场   作者:林亦秋 [字体: ]

 提要:邓氏一生画鱼,民国时几乎无人能及,终成一代大师。现市面上多有仿造,真假男辨,其中民国高仿作品尤为难辨而非一般藏家所能洞穿。
  
  收藏机缘
  
  20世纪80年代,笔者还是陶瓷收藏界的一名新兵,闲暇之余便穿街走巷,跑遍各大小古玩店,一来希望捡漏,二来则为了学习。那时名师难求,古玩店的老板三言两语,便足以令人茅塞顿开,当然,各方面的陶瓷书籍,也多方博览,只求有所突破,因此也就了解珠山八友的来由。
  就这样,笔者在一间小古玩店里,发现了一件径长十寸的大水盂,正是邓碧珊画的鱼藻,当时如获至宝,旦以低价买下,不仅雀跃万分。
  后来,香港的大收藏家关善明来新加坡主办一个民国瓷器展,并把他收藏的珠山八友作品展现于世。从此,珠山八友的名字不胫而走,引起了一番搜购热潮。但即使在当时,珠山八友的作品也不多见,因此笔者的这件大水盂便更显珍贵。
  
  邓氏章草款识
  
  然笔者心中却一直有个谜,那便是这件大水盂的真伪如何确定。若是按图所骥,以陶瓷图录上邓碧珊的鱼藻纹相对比,几可相伯仲,笔笔神似,就是那水盂上的题款让人疑惑。题词的诗文意境倒颇有邓氏胸怀,写的是:“自知不是烟波客,握管胡为作钓竿,信手挥来鱼数尾,请君应向画中看。”题款于戊辰年,正是1928年,离邓氏谢世前仅有两年。但显而易见,这款与邓氏一贯喜用的章草式行书迥然不同。邓氏出身书香世家,有很高的书法造诣,他特别喜爱章草书体,民国时的张继,余绍宋都以写章草出名。章草是西汉元帝时的黄门令(史游)所编写的草字帖。他统一整理了当时官方应用的正体隶书,再以草书配合而编成了著名的急就章草隶模板。写章草时以隶书形式的捺笔提神用力磔出,势如虿尾,更显突出。邓氏的草隶便是这种银钩虿尾的笔法,很是好认。(虿:音chai,形如蝎子)
  再瞧一下,原来这款是署名吴友卿者于丁丑年,即1937年题赠于圭方先生雅玩。但从釉彩油墨来看,该器不可能在烧造九年之后,再度上款入窑。若是如此,则颜色在另一高温下不免晕散。何况朱砂,红印章的冶印功夫拙劣,更非邓氏所用印章。尽管笔者对这款识耿耿于怀,十多年来心存疑窦,可又意图侥幸,一直希望这是邓氏原作,只是后加款罢了。(而其实后来也查到了这首诗的确是邓氏原作,书写在其另一瓷画之上。)
  
  画风唯美
  
  邓氏画风以写意为主,一反文人画的写意手法,看那浮萍轻摇,藻叶浮动之间,数尾鲤鱼栩栩如生,在游影荡漾间施施然游向水中黄澄澄的一轮月影。这是多么美的意境,不是出自邓氏手笔,焉有其他高人也具有这艺术功力?
  后来,笔者辗转遇到了一位江西来的单帮客,一语道破,此为伪作,但却是民间高仿。这下子可激起笔者的求知欲,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多方周折,笔者终于把邓碧珊的艺术风格与画作手法理清,画风唯美、写实,手法倾向工笔。
  
  鱼的画法
  
  邓氏当年深受日本写实画风影响,因此鱼的画法也遵循从细节入手,以工笔的手法描绘出来,鱼身上的鳞片都很细致,连数目都不含糊,如鲤鱼身上首尾共有36片鳞甲。这都因了邓氏在童年时便跟着父亲在鄱阳湖一带打鱼为乐,多年观察下来对鱼的熟悉与了解便更深刻,而鱼身上的条条鳍片飘扬生动更成了他的注册商标。
  最醒目的还是那鱼身上的颜色层次感很强,随着光线的反射突出深浅,鳞片闪闪生辉,也增加了鱼的动感。笔者的大水盂,那鱼儿看起来也蛮生动,但与邓氏所画对比,便看出那颜色的变化呆滞,层次含糊,真是相形见绌。因此看邓氏画的鱼,更重要的是看其色,黑得够浓,淡得够亮,那就先破了这一关。
  我们再看看邓氏的学生如张洛山,张培轩与石宇初等在模仿乃师手法上,也几乎达到这个水平,就是在鱼的神韵与动感上略逊一筹,在鱼眼及鱼嘴上就不像乃师那么刻划自然。
  原来邓碧珊是秀才出身,经史古画无不涉猎,他画的鱼也深受宋代那种工笔小写意画风的影响。有一种令人神往的减笔勾划,却不似文人如明末八大山人或清代恽寿平那种率性而为的写意格调。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