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邢窑瓷的鉴定技巧及市场分析






[日期:2011-10-14]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 ]

邢窑是我国古代白瓷生产的发源地。它最早出现于北朝的北齐,经过隋朝的飞速发展,到唐朝已达到了鼎盛阶段,成为我国早期白瓷的生产中心,我国最著名的白窑瓷场也由此诞生,有邢窑白瓷“天下无贵贱而通之”的美誉。唐代邢窑生产的白瓷,不但釉色洁白如雪,造型规范如月,器壁轻薄如云,扣之音脆而妙于方响。同时,也因其产量较多且物美价廉,除为宫廷使用外,还畅销各地为天下通用。无论是对我国的物质文明还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邢窑白瓷的烧制成功,结束了自商周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我国陶瓷史上“南青北白”争奇斗妍的两大体系。邢窑白瓷的发明在中国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结束了自商朝以来青瓷独尊的局面,更重要的是为中国后世的花瓷生产尤其是彩瓷生产,创造了条件。

邢窑瓷特点

邢窑器物造型朴素大方,线条饱满酣畅,制作规整精细,釉色银白恬静,给人以既雍容饱满而又凝重大方的美感。

邢窑除烧造白瓷外,还制青、黑、黄釉瓷等产品。而白瓷亦分粗细两种,邢窑白瓷胎质坚实,胎质细洁纯白,器内施满釉,器外釉不到足。在胎、釉之间有一层化妆土,作为护胎釉。尤为难得的是其细白瓷的釉面光滑,色泽雪白莹润,陆羽《茶经》中所赞“邢瓷类银”,“邢瓷类雪”,便是指其釉色而言。

鉴定技巧

当前,邢窑白瓷赝品众多,需增加对邢窑的了解才能降低投资风险。

1.一些小作坊做的假古董,工艺粗糙,根本不具备邢瓷工匠高超的技巧。虽然从古窑附近取用了古代遗留的瓷土烧制,但工匠技术低劣、修坯不精、刀锋凌乱。真品则端庄规矩、棱角分明、刀切斧断。

2.古瓷受当时的生产工艺及技术方面的局限,白度不如现在的新瓷,故不少赝品的白度高过了古瓷。且随着烧造技术的进步,窑内火候控制精确,故烧成的现代白瓷釉色均匀,反而缺少了真品所带有的韵味。

3.邢窑白瓷轻盈精致,轻重适宜。赝品则多半密度不够,上手轻飘飘的。于是有的造假者为了增加重量,会在不容易察觉的部位加厚,比如器物的底部,但如此一来,却导致器物造型笨拙,缺少了真品的秀美感。

市场分析

邢窑瓷器因为产销量大,存世较多,故目前其市场价位和拍卖行情都不是很高,价位大约在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符合初入门的收藏者及财力有限的藏家。且由于目前收藏市场的火热,邢窑瓷市场行情正在逐步看涨,故从长远看,邢窑瓷不失为一种易得且前景可观的收藏品。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