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纹饰
民国时期饰有动物纹饰的器物较多,不仅有陈设瓷、日常生活用瓷、文房用具,而且大量的瓷板亦以动物为题材,这里所讲的是狭义上的动物,即以走兽和水生动物为主。民国动物题材广泛,有龙、凤、狮子、虎、鹿、牛、马、羊、犬、猴、兔、猫、松鼠、四灵、鱼、蟹、蛙等。与民国人物题材不同的是动物纹饰均为传统题材,因明清两朝,特别清朝动物纹饰题材之广匪夷所思,凡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皆可入画,并且还有杜撰出来的动物,故民国动物纹饰创新极罕。但在构图及画法上却有继承、有创新。继承者多表现在构图形式上,如明清之团龙、团凤等。创新者多表现在绘画技法上,如走兽皮毛皴擦的质感,并以此形成其典型的时代特征。
民国时期从事动物题材装饰的艺人不及从事花鸟、人物、山水题材装饰的艺人多,艺术水平有高下之分。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首先是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艺人,他们多成名于1930年以前,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作品多为达官贵人所定购。如邓碧珊所绘鱼藻设色柔和,笔法工细人微,具有明显的日本写实画风。又方云峰的鹿、猫,工而不板,于传统笔墨中加入西洋素描技法。再张志汤的马,用笔工整,虽多仿郎世宁而别有新意。他们的作品,代表了民国时期瓷器动物装饰的最高成就。其次是成名略晚于前者,或承家学,或得名师真传的艺人,如得邓碧珊真传的张沛轩,所绘游鱼不逊乃师,又如一生画虎而有“毕老虎”之誉的毕渊明,有“鱼痴”之谓的时幻影等,他们的作品亦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惟名气略逊于前者,其作品也可人民国一流之列。再次是一般瓷业公司及有实力的铺号仿前朝之作,虽纹饰构图及画法没有新意,但绘制精湛,加之胎釉细腻,亦代表了民国时期瓷器装饰及烧造水平。如南昌新中华出品的团龙团凤餐具。又如一些署前朝款识的仿古器物等。最后是一般红店出品的日常生活用瓷,纹饰绘画虽不精湛,但较少粗制滥造之作,如青花龙凤纹碗、盘,红彩狮子纹帽筒等。民国时期动物纹饰从整体水平上看,艺术成就高于同时期的山水及人物纹饰。
民国时期,鱼藻纹较为盛行,这与人们企盼丰衣足食、年年有余的心理有关。以邓碧珊的艺术成就最高。其弟子张沛轩及时幻影等人亦有神来之笔。
青花粉彩鱼藻纹笔洗,外口沿以蓝料绘回纹及如意云头纹,近足处绘有变形蕉叶纹,足外墙绘八组朵花卷草纹。洗心正中为一轮淡彩月影,下方两尾游鱼在追逐水中月影,一汪水草以赭墨勾描,上罩以水绿。全图虽无一笔水波涟漪,但有池水如境的情趣。右上墨书“邓碧珊画”及红彩朱文“碧珊”方章一枚,底有红彩朱文“汪氏家藏之珍”篆款。
粉彩鱼跃生趣图瓷板,构图疏朗大方,正中为一尾由上而下翻转的游鱼,中间为一丛碧草,—卜部水藻之中有五尾游鱼昂头上跃,动感极为强烈。游鱼以浓淡不一的墨色勾描渲染,鳞光点点,极富层次,下方游鱼的色彩亦有浓淡之别,从而表现出远近层次。水藻勾墨染绿,笔调细腻,笔趣优雅。左上墨书“生趣都从笔底开,翻身一跃胜春雷。天公有意施霖雨,为济西江涸泽来。时在己巳舂月铁肩子邓碧珊画于珠山客邸”及红彩白文“邓氏”方章一枚。鱼纹因“鱼”“余”谐音,故为历代瓷器使用最多的纹样之一,尤其是明清两朝历代均有表现,但表现力及艺术成就均不及邓氏。即便是素有盛誉的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也只能是以绘画的线条清晰,色彩的亮丽,刻画的细腻著称,而不及邓氏鱼纹之活,格调之清新,而晚清鱼纹则以鱼鳞密布,类如剪纸为特征,艺术成就去邓氏甚远。邓氏自幼生长在鄱阳湖畔,对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极为了解,甚至水藻的粗细也因急水与静水而有不同,小河小港才有浮萍,而鲤鱼的鳞片从头到尾大致有36片等。所以,他笔下的鱼藻真实、生动而活泼。
张沛轩粉彩鱼藻图瓷板,构图与乃师常见的上下法不同,采用左右构图法,两尾鳜鱼在浮萍水草间戏耍,左边一尾体态轻盈,右边一尾神态沉着。鱼鳞以浓淡不同的墨点虱成,虽明暗层次不甚清晰,但随意之中见质感。赭墨勾勒之外以浅绿渲染,虽无涟漪,但水草游鱼尽得碧池之韵味。左上方墨书“不风仍荡荡,无水亦悠悠。寄语烟波里,渔翁莫过求。张沛轩画于昌江客邸”及红彩白文“画”、“印”方章二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