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瓷器因其存世数量稀少而价值连城。近一时期由于河南汝官窑遗址的发掘出土,民间多有真真假假的汝窑瓷器和瓷片流传。这些年来因文物市场的渐趋火暴,导致众多造假高手潜心研究复仿制技术,其产品之造型、颜色、乃至釉层中的气泡等等无不尽善尽美,如仅靠眼观手摸,非但一般爱好者难以识别,即便专家高手出马,亦难保无走眼之虞。其实,利用现代科学仪器来鉴别汝窑瓷器的真伪,是有相当把握的。
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实验室利用X射线荧光能谱仪分析陶瓷器表面成分,为探索不同年代、不同窑址所烧制的瓷器在成分上的区别积累了大量数据,并从中摸索出了一些鉴别瓷器文物真伪的经验。尤值一提的是对汝窑瓷器的鉴别。大家都知道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烧造年代较短(约在公元1086—1106年),窑址今确定在河南宝丰县即宋代汝洲。也正因为其地域性和时间性的局限,致使其所制瓷器在成分上的变化不大,这就使我们较容易界定它的固有成分范围。
文物的复仿制及作伪古已有之,但大多是仿其形、色,以期在外观上障人眼目,作到真假难辨,而科学鉴定多是对器物的内在本质进行判断,如成分、组织结构、老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的一些本质上的差别。近一时期我们作了一些汝窑瓷器的分析鉴别工作,取得了很多成分数据和鉴定经验,对汝窑瓷器的真伪判别可以说有了较大把握。一般作伪器者为了使釉色接近,都要反复的调整釉料配方,以达到釉色乱真的目的,但是釉料的化学成分有十几种以上,且在瓷器的烧制过程中,烧成温度、时间、窑内气氛等诸多变数如何协调将是非常复杂的一项系统工程,要想完全模拟出古代瓷器烧制的所有细节,可以说是基本办不到的。所以伪器做得再好也只能是形似而非神似,如我们曾检测过一件“汝窑”器,外观很不错,但经成分鉴定后,发现其中四项主要组分的含量都与真器有出入,所以肯定是仿品。我们还曾发现有几件“汝窑”瓷器含有数量较高的氧化锆,真品是不含此成分的,看来造伪者是为了仿造汝窑瓷器釉层中那些“寥若辰星”的气泡而在釉料中加人锆石所致。尽管用心良苦,但终究逃不过仪器的火眼金睛。
提到釉层中的气泡,这也是判别真伪的方法之一,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汝窑瓷釉层,可以看见釉层中分布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气泡,就如同冰中的气泡一般,釉层很清亮,伪作汝窑器同样含有大量气泡,但它的釉层较浑浊,且有大量气泡破裂于釉面,使得釉面显得斑驳,有点像干了的粥疙巴。
除了以上所述,利用光谱法测定瓷釉的脱玻率,X光探伤法检测气泡分布也是可资佐证的科学检测手段。当然,以上所提到的检测手段,都是建立在对被检测对象不会产生破坏的前提下进行的。例如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实验室的X射线荧光能谱仪,其样品室可以容纳直径近300mm,高度近200mm以内的器物,这样的容积足以容纳汝窑瓷器(现存汝窑瓷器最高没有超过300mm,口径没有超过200mm的)。将待检测瓷器放人样品室中,不过几分钟时间,便可得到其釉面的十几种化学组成的相对百分含量,被检测物不会受到丝毫破坏,这对于文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