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王锡良谈写生:写自然景 生天然趣






[日期:2010-08-12] 来源:中瓷网   作者: [字体: ]

    王锡良,安徽省黟县人,1923年出生在景德镇,13岁随叔父王大凡(珠山八友之一)学艺,以画瓷为生。1952年进入景德镇美术合作社。2年后转入景德镇陶瓷美术工艺社,1955年进入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美术设计,创作,研究。

  王锡良于1959年被景德镇市人民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术家”,1979年被轻工业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轻工业陶瓷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景德镇书画院院长。

  先后当选为景德镇市政协第四、第五届委员、第六届常务委员。

  王锡良从艺六十余年,为我国陶瓷艺术事业作出了特殊贡献。他擅长陶瓷粉彩人物,山水,花鸟画,其作品笔力老到,技艺精湛,诸多作品被国内外知名馆藏机构收藏。

  在写生中寻求创作灵感

  古人画论云:作画从艺,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造化,即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心源,即艺术家的思想、意念、情感。造化于外,心源为内,内外相融,发之于心,行之于笔,立之于象。

  写生,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法,有“风景写生”、“静物写生”、“人像写生”等多种根据描绘对象不同而产生的分类。写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源头。

  远古时代,人类就通过使用简单的绘画工具在石头上记录狩猎、娱乐、祭祀等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

  从古代画论的记载看,写生为绘画的基本功,凡有才能、有作为、有成就的艺术家,无不从“外师造化”中吸取营养,在“中得心源”时寻求真谛,去“穷自然之奥秘,发山川之精微”,去绘写不朽的传世名作。

  写生永远是引导艺术家想象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当他表达得更多,就能感觉到更多;当他感受到更多,就能表达得更多。只有认认真真地观看,才能发现自然中蕴藏着的美好法则,唯有恭顺而专注的描绘,才是艺术家应有的本分。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陶瓷美术家王锡良先生,是位注重写生和善于随时记录绘画素材的艺术家。

  虽然已年逾87岁高龄,依旧笔耕不止。他一生遍访名山大川,涉足天下奇峰异水,所到之处必提笔写生,对景抒情。在体验生活之余,他深入挖掘地方民俗文化,着意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山水的人文精神、花鸟的意态情趣。他的创作师从于生活,立足于生活,笔下的艺术形象鲜活而灵动,绘画语言细腻而丰富。他每天坚持作画,将创作心得一一记录,学而时习之。

  本期《说瓷谈艺》,邀请王锡良先生畅谈绘画艺术中写生的先导性和必要性,以期对写生进行概要描叙和整体回顾,从而引起陶瓷艺术家们重视写生,在写生中去寻求创作、创意、创新的灵感。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