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錫良,1922年2月生,安徽黟縣人。高級工藝美術師,1959年獲陶瓷美術家j稱號,1979年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長期在輕工業陶瓷研究所從事陶瓷美術創作和研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006年獲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景德鎮書畫院院長,曾任景德鎮市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錫良德藝雙馨,人稱“瓷壇泰斗”。他是景德鎮市政府最早授予的“陶瓷美術家”之一,也是輕工業部授予的第一批“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之一,是景德鎮獲此殊榮的第一人。王錫良擅長粉彩山水和人物畫,他的作品筆力老到、構圖嚴謹、師法自然、技藝精湛、形神兼備、清雅豐潤、超凡脫俗、追求神韻、講究立意、大處作眼有氣勢;小處著筆有情趣,構思精巧、惜墨如金。
2008年2月,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人物》欄目以《國寶級的陶瓷藝術大師》為題,介紹了王錫良的從藝歷程和藝術成就,王錫良是景德鎮人的驕傲。
2008年10月20日,在首屆景德鎮國際藝術陶瓷拍賣會上,王錫良創作的粉彩《金地歡慶圖》瓷圓盤、粉彩《李白春夜文會圖》薄胎皮燈、青花釉里紅《奇峰三十六圖》瓷瓶、青花釉里紅《奇峰對話圖》瓷瓶等均拍出了高價。
王錫良十分戚謝他的兩位老師,一位是他的叔叔王大凡,另一位是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梅健鷹。王錫良12歲隨王大凡學繪瓷畫,王大凡是景德鎮陶瓷美術名家、景德鎮“珠山八友”之一’國際金質獎章獲得者。王大凡授徒與眾不同,重在教“精神”。王大凡教的兩幅晝《聞雞起舞》和《陶侃運甓》,王錫良至今記憶猶新。這兩幅畫都是藉典故來啟發王錫良要有刻苦精神。王大凡還寫了一幅對聯,與其共勉:“繪畫生涯自甘淡泊;陶人事業首為精勤”。王錫良一直將此奉為座右銘。
五十年代初期,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梅健鷹等來景德鎮指導出國瓷的創作。王錫良因此認識了梅健鷹,並從他那裡學到了許多東西——素描、速寫、水彩、色彩、造型等等。更重要的是,梅健鷹等帶來的外面世界的清新之風,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都給他以後的陶瓷美術創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礎。這時,他創作的瓷圓盤《採茶撲蝶》,題材出新,晝面清雅別致,佈局錯落有致,輕重得體,人物活潑靈動,是一件難得的佳作。這件作品入選出國瓷,從而他很幸運地去了趟北京,參加預展。在北京,他與美術界的名人在一起,學到了很多東西,大開了眼界。
從北京回來以後,王錫良更加刻苦學習,不斷摸索,創作出一幅作品《蓮塘清晨》。這件作品參加了江西省第二屆美術展覽,後來還出版了年晝。此後,他又創作了一幅晝《採蓮圖》。這件作品成了《陶瓷美術》創刊號的封面。
1954年,景德鎮市成立了輕工業陶瓷研究所,所內雲集了一大批陶瓷藝術名家,王錫良也是其中之一。王鍚良虛心向這些陶瓷藝術名家請教,學到了不少東西。
合作繪製的壁畫《鬧江州》現在已經成為九江市潯陽樓展覽館的鎮館之寶。
王錫良幾上黃山寫生,獲得靈感,繪出一幅幅神采橫溢的好作品。1979年創作的粉彩《黃山西海》瓷板畫就是其中之一。這件作品以濃淡相宜的色調進行潑寫,充分發揮陶瓷顏料流動、溢暈的特點,採用流、擦、皴、染之法,淋漓酣暢地表現了黃山的巍峨氣勢。晝面中奇峰秀嶺之間,輕盈的雲霧隨風飄舞,九隻白烏在歡快地飛翔,使晝面呈現出靜中有動的美感。畫面以墨綠為主的群山之中,不少地方露出白色,給黃山增添了幽雅,使人彷彿進入“清幽仙境”。這件作品充分表現了作者對黃山的熱愛和對祖國自然景觀的讚美。
1956年,王錫良創作的瓷板畫《太平窯》,反映了景德鎮濃郁的民俗風情,受到行家好評,後來發表在當年的中國《美術》雜誌上。江西美術出版社還選中這件作品作年畫出版。
王錫良於1990年創作的粉彩《一生好入名山遊》瓷盤,遠景青山頂天插地,近處古松虬枝,松下二老結伴同游,如聞鳥鳴,如聽松風,山林沉浸在一片溫柔的寂靜裡。右上處題款為:“一生好入名山遊”,這分明是作者自己的寫照。
1959年,王錫良創作的大型瓷板畫《革命搖籃井岡山》,獲得專家一致好評,入選後懸掛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江西廳的正壁之上。這件作品先後在《人民日報》、《人民畫報》、《美術》等報刊發表,並被評為景德鎮市舉辦的建國十周年“陶瓷美術成就展”甲等獎。時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的蔡若虹先生稱讚說:“這幅瓷板畫,有氣勢,有新意,把革命搖籃的井岡山精神表現得大氣磅磅,很難得,很難得!”
王錫良創作的粉彩《春風拂檻》馬蹄瓶,繞瓶晝了一個長長的遊廊,長廊分為八段,延續不斷,上有20多個仕女。她們在長廊中,或吹拉彈唱,或吟詩觀畫,充滿了春意盎然的情趣,充分表現了李白“春風拂檻露華濃”的詩意。這件作品構圖獨特新穎,佈局巧妙靈活,用筆沉穩細膩,筆筆入瓷,是典型的工筆粉彩人物畫。這件作品獲景德鎮市陶瓷藝術作品比賽一等獎。
六十年代有一年,王錫良同徐慶庚到安徽涇縣寫生。回來後,王錫良創作了瓷板畫《桃花潭》。畫面上一條小船,船尾是伸出頭來的峭公,岸邊一側站著躬身施禮的李白,另一側是面對李白,拱手而拜的汪倫,岸邊還有一位雙手持酒瓶和酒杯的小童。這件作品晝得如此逼真而傳神,表現了李白與汪倫依依不捨的離別之情。上面的題詩:“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與畫渾然一體,相得益彰。
八十年代時,王錫良創作了很多陶瓷壁畫。瓷板畫《明月松間照》參加景德鎮市一個大型陶瓷壁畫展覽,受到好評,被景德鎮市科委收藏;大型陶瓷壁畫《十里春風》,懸掛在景德鎮火車站的大廳裡,受到過往旅客的讚賞;大型壁畫《翠溢瓷鄉》,成為景德鎮市當年最高級的合資賓館大廳的迎賓之作;大型壁畫《黃山》,成為合肥市逍遙賓館大堂最亮麗的一道風景;和徐慶庚幾十年來,王錫良堅持寫生。寫生,為他在陶瓷美術上不斷攀登高峰打下了扎實基礎。長期的寫生實踐豐富了他的創作源泉,使他的藝術風格日臻成熟,終於成為一代大家。景德鎮周邊的山山水水,幾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他還遠涉千山萬水,到全國各地去寫生,而去黃山、廬山、井岡山的次數就更多了。至今他仍保存著近200幅寫生稿。
2006年7月,84歲的王錫良帶著夫人迎子和女兒秋霞第6次到廬山寫生。這次他不是在紙上寫生,而是大膽探索,直接在瓷板上寫生2個多月,他晝了13塊瓷板。這確實是他陶瓷藝術的一次創新和昇華。
1994年,景德鎮市政府授予王錫良家“陶瓷世家”稱號。王錫良的兒子王采現任江西省陶瓷研究所總工藝美術師、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女兒王筱鳳、王秋霞隨父學藝,現均為高級工藝美術師。王秋霞還是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