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工作的45年间,让我从一个普通的陶瓷装饰工作者逐渐走入了艺术领域。在这个期间中央美院时常有教授下来指导工作,张守智老师肯定了分水是釉下彩特有的技法,一定要坚持下来,这对于我来说很受启发。
分水的填色与釉上彩和一般纸画的填色是完全不一样的。它是将色料用茶水调成稀薄的料水,利用坯子的吸水性能,将料水在一定的纹样范围内迅速而顺畅地流动,使彩料均匀、平坦地附着在坯体表面。这种特殊的上色方法在釉下彩绘中叫做“分水”。但它与青花的分水又不同,一方面由于釉下五彩的线料中含有乳香油,线条堵水力很强,所以操作时料水凸出轮廓线很高也不往外流,因而它的色块格外平整,并有饱满的水分感。
传统的分水技法有“平填”、“接色”、“点水”、“罩色”等,这些都是前辈传给我们的优秀的传统技艺,是从无数的釉下五彩瓷艺人日积月累的经验中不断地充实、延伸而形成的。但仅仅以自己熟悉的陶瓷语言重复的绘制技法去演绎,将给人们带来沉闷、呆板的观赏效果。
“艺术贵在创新”,随着对釉下五彩的理解不断深入,我觉得写生中大自然很多的美妙用现有的技法无法完全表达。我认真分析了传统技法的特点与不足,在一次偶然中想到了国画中“三矾九染”的技法,通过反复渲染来达到厚重润丽的艺术效果。其实宣纸吸水特点和泥坯吸水是一样的原理,但泥坯的吸水性更强。我就大胆尝试在色料中加入多量茶水,以很淡的色彩层层分染、沉淀,出窑后,却有很多不尽人意。我仔细的观察分析,不断的改进绘制的方法,渐渐发现烧出来的作品层次越来越分明,而且淡雅通透,水分感也很强。在十多年的绘制中我逐步完善了这种绘制技艺,把它取名为“薄施淡染”。
它的特点为:
1、可以丰富画面层次,如果用很淡的色料绘制时,能表现出似与不似的意境。
2、绘制的色彩不是浮在泥坯的表面,而是渗浸到泥坯的深层,这样烧成后即便色彩很淡都能显得很有厚度,不给人单薄的感觉,同时通透淡雅、有饱满的水分感。
3、运用罩色可以达到很多特殊效果。比如将墨色打底,上面可以罩多种色彩来改变色相,这种罩色运用的好,比混合调成的复合色更富于变化,甚至收到复色所不能及的效果。
一种技法的改进是靠大家共同的努力,“薄施淡染”技法也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而得以启发的。后来我以此技法创作出了许多作品,以新的陶瓷语言来表达,清新雅丽,不落俗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也充分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其中《牡丹瓶》、《茶花瓶》《牡丹瓶》、《芙蓉瓶》、《凉瓜瓶》等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渐渐地大家都很喜爱以这种技法所表现的作品,之后各厂争相模仿,在醴陵得到广泛的推广,形成了目前釉下彩绘的主流表现方式。
数十年的操作经验,我感觉“薄施淡染” 易学难精,这种技法看似简单实则不然。首先需要对色料的性能熟悉掌握,比如它的聚结力、发色力、乳浊性、高温稳定性等,要用心体会,只有掌握颜色才能把握层次,让色料发出自己所设想的光彩。绘制时必须熟练掌握这种技法,只有在熟练的基础上才能得心应手的驾驭色料,才能生巧,其效果才能妙趣横生。这种熟练的技能一般需要十多年的长期实践才能获得,在细节之处还要靠个人的悟性灵活去把握,这当中也给了绘制者一个自我发挥的空间,应该承认它是一种再创造,有些能将作品升华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采用“薄施淡染”技法绘制作品周期很长,加上成型、烧成的影响,往往一个人一年难出几件作品,成立艺术室后我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创作与研究工艺上,把这种技法传授给了学生。学生们有的能在我的设计上加以发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虽然一件作品是两个人共同来完成,但它凝集的是两个人的情感与智慧,我认为这很可贵。
现在也有人,因为它的“可复制性”而不被认可为“作品”,其实“薄施淡染”这种技法与湘绣的绣工创作十分相似,相同的画面不同的绘制者完全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即便是我自己来完成,都可以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再创造是不可复制的,这种彩绘艺术品同样是不容易复制的。
我以这种新的模式来传承釉下五彩技艺,开了醴陵彩绘的先河,但人们的认同是需要一段时间。我想不管采用什么方式来创作,我们不能忘记艺术工作者的目的,关键的还是作品好不好,能不能打动人、感染人,而不是简单一味的追求名家之作,我相信总有一天这种形式是会得到社会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