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钧瓷始于唐、盛于宋”的学术观点在神后瓷区得到证实,1977年冬,我在神后钧窑集中区的下白峪村发现了唐钧窑遗址,收集到一些唐代钧窑的残器、窑具、泥料等实物标本,并送故宫博物院请专家冯先铭、李知宴作了鉴定,确认是唐代遗址无疑。为了进一步弄清唐代花瓷和宋元钧窑的关系,2005年,我又和刘凯民合作,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河南郏县黄道、鲁山段店和禹州下白峪唐代窑址中出土的唐代花瓷釉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研究。结论是:唐代花瓷的月白色高温釉及其在黑底釉上形成的乳光窑变蓝斑是世界陶瓷史上有实物为证的第一个分相乳光釉,继唐代之后,在以上窑区陆续烧制成功的柴窑、钧窑、汝窑的“雨过天晴”等一系列的分相乳光釉,都是在唐代花瓷的启示下发展演变出来的创新品种。同时,“唐花瓷面釉尽管出自三个不同的窑址,分析方法也不同,但所得到的实验结果非常接近。这一方面说明三地的唐花瓷面釉所用的原料和配方相同或接近,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分析结果误差不大,有较高的可信度。”
2005年,“中国禹州钧窑学术研讨会”在禹州召开,刘凯民先生应邀参加了会议。“唐钧釉的本质及其与后世分相乳光釉的关系”一文在会上发表,并收入《2005中国禹州钧窑学术研究会论文集》,又发表在《山东陶瓷》(2006年第一期)上受到陶瓷界的好评,并得到专家学者的认可。与会期间,刘凯民先生不辞辛劳,见缝插针,举办钧窑技术讲座,讲述钧釉的成色机理,普及钧瓷的科学知识,听者座无虚席,收益良多。会后,刘凯民先生又到神垕、宝丰故地重游,看望了老朋友,结识了不少新朋友,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
刘凯民先生肩负山东全省陶瓷技术设计研究的重任,工作自然十分繁忙,而且山东省既不是钧窑的原产地,又从不生产钧瓷,研究钧釉更不是他份内之事。然而,由于刘凯民先生出于对祖国陶瓷事业的关切和对钧窑的热爱,再加之他又多次来禹州考察钧窑结识了很多朋友,他把神垕视为“圣地”,对神后拥有深厚的感情。同时,山东省在陶瓷方面设备条件、测试手段、科学技术等均比河南先进,这些都给刘凯民先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特别使我深受感动的是他的人品、学品,他那执着而高尚的敬业精神,胸怀全局,视野广阔,豁达大度,无私奉献,在祖国陶瓷战线上默默耕耘数十年,为祖国的陶瓷事业,特别是为钧瓷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和刘先生相距几百公里,虽不能经常见面,但电话交流颇多,请他答疑解惑,与他老伴虽不曾谋面,然而,她一接电话就能够听出我的声音,态度和蔼,亲如家人。佛家讲缘,缘这东西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抗御的。我和刘凯民先生相识多年,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已成为我真挚的知心朋友。他为人忠厚,淡泊宁静,不慕荣利,淳朴无华,待人以诚。他给人们的印象便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光风霁月,菩萨心肠。
古人讲,友谊是宝,能交刘凯民先生这样的好朋友,如沐春风,如浴春雨,感到由衷的幸福和快乐!愿我们的友谊长存,为祖国的钧瓷事业贡献微薄之力!
苗锡锦老先生向朱东明总经理讲述他与刘凯民先生相识、相知的过程。
苗锡锦,1930年出生于钧瓷故乡——神垕镇,曾任神垕钧瓷工业公司钧瓷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现任神后镇钧瓷行业管理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民间工艺美术家,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平生酷爱钧瓷事业及钧瓷文化,参与了钧瓷恢复的全过程,不但对建国后钧瓷恢复和发展情况了然于胸,而且对古代钧瓷的发展历史也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先后收集古钧残片两万多片,编辑出版第一部钧瓷史上第一部志书《钧瓷志》。
中国瓷网、绿宝石玉瓷网朱东明总经理与刘凯民先生一起探讨当代钧瓷的艺术特色。
刘凯民,男,1938年生,高级工程师,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原总工程师,在高级日用釉瓷和艺术釉领域有独到的造诣,曾多次获得国家发明奖。30多年来,刘凯民共取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奖12项,1991年被轻工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2年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编辑: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