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青瓷泰斗徐朝兴之拉坯修坯 精品典范






[日期:2013-06-17] 来源:龙泉青瓷 :  作者:王文勇 [字体: ]

    审视徐朝兴青瓷作品,每一件都是精品,或有雍容之量,或有诗风之纯,或有楚骚之情,或有建安之骨,或有唐诗之秉,或有宋词之意,集天下美学于一体。

徐朝兴认为,龙泉青瓷,内含着中国古代哲学的五大元素:金、木、水、火、土。青瓷的原料取之于土,经过柴火高温的烧制,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必须使用大量纯净的水,而青瓷的品质往往由土坯和釉彩中所含的微量有色金属元素来决定,因此制成的青瓷,其价值可与黄金等值。土之料,木之助,火之艺,水之纯,金之值。五大元素之综合,便成就了青瓷。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核心在于以下一个公式:天道生阴阳,阴阳成五行,五行变化为万物。龙泉青瓷是五行变化万物之一种,其本身又正好隐含着中国哲学本体论之公式。龙泉青瓷的一切制作材料泥土、釉彩、水、木等,均来于自然,这符合于天道,天道即自然之道。龙泉青瓷之形、之色、之态,外观特征皆雌伏静穆,温和恬淡,此谓阴性;而青瓷之质,则铮铮硬朗,宁碎不折,此为阳性。龙泉青瓷合于天道,对应于阴阳,生成于五行。故徐朝兴在制作青瓷的时候,就特别讲究这些,将这些元素都融合于作品之中。专家指出,正是徐朝兴对青瓷艺术的系统研究,才准确地把握了青瓷的精髓,才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就。

用最原始的方式提取原料/青瓷原料/釉水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看好徐朝兴的作品呢?业内人士指出:徐大师的每一件作品,从揉泥、拉坯、修坯、刻花、素烧、施釉、烧制……都是徐大师亲自一手完成,对每一件作品都精益求精。许多地方的陶瓷作品,常在制作过程中雇用工人拉坯,然后经由大师在拉坯的器型上刻画。徐朝兴是拉坯技艺高手中的高手。

    拉坯是制作青瓷中的一道重要工序,也叫做坯,是成型的最初阶段,也是器物的雏形制作。它是将制备好的泥料放在坯车上,用坯车轮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件。在拉坯之前,徐朝兴先将泥房内经过陈腐的泥料取出踩炼,踩炼的第一步是踩泥,俗称踩莲花墩然后再以手工揉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将泥料中残余的气泡以手工搓揉的方法排出,并使泥料中的水分进一步均匀,以防止烧成过程中泥坯产生气泡、变形或开裂。   

漩涡状 卷羊头

    对揉泥,徐大师是非常讲究的。在做之前,徐大师先把工作台清洗得干干净净,不留一点灰尘。因为如有灰尘揉进泥里,烧制出的青瓷就会有气泡或者跳釉现象。揉泥约有两种方式:一种类似揉面,泥形呈漩涡状;另一种形似羊头,俗称卷羊头。揉泥操作一般是在一条长板凳上进行,泥凳前低后高,便于用力。此时徐大师穿上围裙,俨然一位陶工,双手用力揉压泥团,依次将空气排挤出。搓揉成长条形后,竖起压短,进行第二次搓揉。如此反复数次后,开始拉坯。

    徐朝兴对拉坯技艺的创新之举,主要体现在哥弟泥混合拉坯成型。哥弟窑两种不同的瓷器形成不同的风格,实际上就是用两种不同的胎泥原料在烧成之后产生的不同效果,从技术工艺上讲,徐朝兴在选取坯泥的时候,把哥窑泥和弟窑泥两种不同性质的坯料混在一起搅拌,多次手工搅拌均匀后,然后再以手工揉泥,将哥窑泥和弟窑泥紧紧融合在一起,再进行拉坯。拉坯成型后,晾干,再经过素烧,绞胎纹饰就逐步自然地显现出来了。   

拉坯

    徐朝兴说:哥弟泥混合拉坯成型的绞胎纹就是利用拉坯成型时使用不同颜色、不同性质的原料直接进行装饰的一种手工技艺,器形内外都有绞胎纹饰。经过绞胎成型的坯体上有非常自然的胎纹,这是由于胎泥哥窑和弟窑两种颜色不同而形成的。比如紫金土和白瓷土在一起进行绞胎,烧制后就有黑白相间、互为映衬的自然纹饰。这些自然纹饰的形状类似于木纹、水纹、云纹、羽毛纹等,颜色细腻、柔和、含蓄,特别是在粉青,梅子青釉的罩染下,更是多姿多彩、剔透玲珑。这就是经过传统绞胎工艺烧制出的青瓷特征。   

哥窑胎质/哥窑釉色

    行内人都知道,哥窑和弟窑烧制的青瓷是具有不同特色的。哥窑瓷器,胎质呈黑色,釉色呈青灰色,厚实纯净,釉面有细密的开片。弟窑瓷器,胎质呈白色,釉色呈粉青和梅子青色,晶莹滋润,光泽丰富。哥弟窑瓷不同的烧制特征,是徐朝兴进行哥弟窑混合绞胎烧制技术试验的基础;也就是说,他在哥弟窑瓷之间进行一种整合性的探究,在掌握古瓷传统绞胎烧制的基础上进行技术革新。徐朝兴在一个拉坯胎体上,既让哥窑的胎泥,也让弟窑的胎泥,绞到一起进行拉坯成型。这个工艺是很难的,但是他还是成功地做到了。烧成后的瓷器,既有哥窑开片纹饰的天然大方之美,也有弟窑粉青釉色的朦胧含蓄之美,是对青瓷制作工艺的一大创新,很受人们喜爱。


哥窑胎质/弟窑釉色


哥弟混合纹饰

    徐朝兴认为:古代青瓷器型之所以典雅精美,关键在于古人注重手工拉坯。拉坯拉不好,器型就不好看。拉坯的时候,哪个部位高点,哪个部位瘦点,都会影响器型的美誉度。欣赏一件拉坯作品,不外乎看器型、辨胎釉、论纹饰,了解历史情况、文化背景等,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单一个器型就够复杂了,因此器型美不美是第一步。中国陶瓷史中典型器型就极多,所以古今中外每一位陶工都注重器型的把握。

    徐朝兴拉坯器型的典型之作,当属《五管瓶》。2002年底,大家都准备办年货了,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徐朝兴却还在反复考虑试制《五管瓶》,北宋时期的龙泉窑青瓷,釉色淡青,釉层较薄。肩部边缘安有荷茎状的直立的五管,显示出制瓷工匠们在造型上不拘一格的构思,制作极其精巧。到了南宋时期,龙泉窑烧造出闻名于世的粉青釉青瓷,与此同时,器型也在不断发展演变。以后多管瓶渐渐少了,又烧造出龙虎瓶这样的器型。实际上龙虎瓶就是由多管瓶发展而来的一个实物例证。在古青瓷中,五管瓶、多管瓶和后来出现的龙虎瓶都是具有时代特点的重要器型。既然五管瓶是青瓷史上最有名的器型之一,我们后人制作的五管瓶,在釉色、造型等方面能不能超过古人呢?在翻阅青瓷史的时候,徐朝兴反复研究揣摩。尽管制作五管瓶的难度很大,但他想:一定要去尝试,我制作出来的五管瓶一定要超过古人。   

2012年创作梅子青釉《五管瓶》

    于是,他在汲取北宋龙泉五管瓶造型基本结构的同时,将五管瓶复杂的结构处理的大气而简洁、严谨而庄重。结果他成功了,拉坯烧制的梅子青釉色五管瓶,以白瓷土为原料,瓶高27厘米,直径13厘米,强凋了五管与瓶体的内在结构关系,做到了五管与瓶体结构线条的纵横呼应,从而达到了五管瓶形体简洁、纹饰大方、结构明确的特色。再加上类玉般的梅子青釉色的晶莹剔透和温润清秀之感,五管瓶更加端庄雅致、雍容大度,使人在五管之挺俊、瓶体之雍容、釉色之清透、纹饰之捭阖中,既感受到北宋古瓷文化的技术匠意与思想幽情,也触摸到徐朝兴仿古心境的精神意蕴与坦荡性情,给人以一种独特而神秘的视觉感受与审美体验。它超出了北宋古瓷文化的原初匠意,而生发出了今人续接古瓷文化的新精神内涵。

    2005年,第一期出版的《中国工艺美术》杂志把徐朝兴的这只《五管瓶》照片放在了封面刊发,在陶瓷界影响较大。应收藏人士的极力要求,这只《五管瓶》又被送到了在北京和平宾馆举行的2005年中工美春季拍卖会上。《五管瓶》以高价售出,创下了当时陶瓷艺术品的单件最高价。

    中国青瓷界一致的评价是:徐朝兴拉坯技艺,中国青瓷行业中是非常突出的。其实,徐朝兴不但拉坯名声在外,而且修坯技艺也是很出色的。20世纪80年代,研究所有一次进行业务比赛,谁的分数高,谁就可以加工资。比赛的内容是:修一个图纸上的模型花瓶,谁的速度快,做得最好,谁就是胜者。比赛安排徐朝兴和一位老师傅比。比赛的结果是:徐朝兴花了45分钟,老师傅花了60分钟,且徐朝兴比老师傅要做得好。按照情况,只有徐朝兴可以加工资。此时,徐朝兴站出来说:老师傅年纪大了,手脚没有我灵活,哪可跟我相比。如果我到老师傅这个年纪,也许还是老师傅做得好、做得快。因此应该给老师傅加工资……徐朝兴的话还没有说完,全研究所响起了雷呜般的掌声。   

修坯

    谦虚如斯,终日与泥土打交道的徐朝兴总是以老陶工称呼自己,每一件作品都是自己拉坯而成,件件不一样,件件是精品,这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里,也堪称典范。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