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瓷器生产在明代进入颠峰期后,并没有从此停滞不前。尤其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解除海禁后,陶瓷海外销量扩大,德化瓷器生产又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清代时兴青花瓷,这种潮流也席卷了德化。青花日用瓷有杯、碗、碟、瓶、盘、盒、壶等,瓷雕有观音、如来、达摩、关羽、寿星、八仙,以及狮、龙、牛、马、羊、虎等,产品销往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尼、印度、埃及、坦桑尼亚、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古巴、秘鲁等国家和地区。此时,德化瓷窑生产的规模日益扩大。据《德化县志》记载,到清乾隆年间,德化已有2.7万人从事瓷器生产,占全县人口四分之一。生产青花瓷的窑场,现已发现170多处。
清康熙末年,知县殷式训写了组诗“龙浔八景”,其中一首题为“瑶台陶炬”,这在封建社会是极其少见的:
“宇内闻声说建窑,坚姿素质似琨瑶。乘闲每上峰头望,几道青烟白暮飘。”
清嘉庆年间本县解元郑谦作五言古诗《窑工》,生动描绘当年德化瓷器市场的兴旺景象:
“下岭如飞骑,上岭如行蚁。骈肩集市门,堆积群峰起。一朝海舶来,顺流价倍蓰。不怕生计穷,但愿通潮水。”
此时,德化在陶瓷产品的销售经营上也出现了新特点。唐末五代,德化陶瓷产品主要供给本地及邻县村民作日常生活用。宋元时代,泉州设市舶司,德化陶瓷由官府派人统一收购,销往海外。明代中期以后,泉州港官办海外贸易衰弱,但福建民间贸易频繁,外地商人仍大量收购德化瓷器外销。明朝末年,德化本地人才开始大规模参加营销。到清代,德化当地人中已经涌现了不少靠经销瓷器致富的“瓷商”。
生于1690年(康熙29年)的赖奎十,20几岁即运德化瓷器到台湾,后转销东南亚诸国。至雍正年间,他又率妻子及胞弟徙居台湾府彰化三佳春,专门从事瓷器转运;儿子则留在德化本地,生产青花瓷。他的8个孙子后相继迁往台湾彰化,并直接建窑生产,扩大转运销量,成为名闻遐尔的一代瓷商。
据“龙井苏氏族谱”记载,乾隆年间,宝美村苏明裕和苏重光两兄弟,改建当时最大的阶级窑--尾库窑,并创立“万源”、“瑞源”商号,在福州、泉州设瓷器销售处,从事销售业务,历30余年成巨富。他们利用匣铺和器物的空间,大件套小件,增加瓷的容量。仅塞缝套烧的小酒杯-项,即获利万贯。乾隆6年至9年,他们耗资10万银元,在家乡建了一座规模巨大的长福堡。长福堡周长168米,深37米,占地面积1793米,内有居室142间,中有天井。规模之宏伟,堪与“土楼”比美。
清嘉庆年间,泗滨村颜嘉猷利用蔡牵船队,多次运德化瓷器销往香港、台湾直至安南(今越南),成为当地首富。他在家乡建华丽楼阁庭台,乃至县官叹曰:“宁做颜君,不坐县堂。”仅据“泗滨颜氏族谱”记载,当时该村就有颜佐、颜明远、颜中山、颜桂堂、颜晴川等著名瓷商。
在这种气氛下,德化人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郁起窑烟素业陶,瑶台一望震松涛。白瓷声价通江海,谁悯泥土穴取劳”(连士莹诗),透露了同时期其他山区少有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