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窑是中国最早的白瓷窑址,白瓷的发明在中国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结束了自商朝以来青瓷独尊的局面,更重要的是为中国后世的花瓷生产尤其是彩瓷生产创造了条件。邢窑的白瓷产品精美、产量巨大,不论对中国还是对外国的物质生活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五代邢窑白瓷五瓣口盂,高8、口径10.8,底径6厘米。1956年合肥市西郊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墓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盂口沿外侈,为五瓣葵口,束颈,圆鼓腹,圈足。白色胎,坚硬细密。釉色洁白微泛青,施釉不及底,下腹和底足均无釉,透影性强。
该盂质白细腻,器形工整,从胎、釉、造型和装饰上来看,无疑为北方邢窑的产品,其用途为文房用具。白瓷虽然在北朝时期已开始出现,但真正烧制成功则在隋代,除了历年来全国各地纪年墓葬出土的白瓷外,1980年8月,在今河北临城、内丘交界的磁窑沟和临城境内许多地方均发现白瓷残片及窑址则可证明,而这里也是中外陶瓷学者提起的“南青北白”中邢窑的所在地。邢窑是我国唐代著名瓷窑之一,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邢窑瓷器多朴素无纹,仅有少数划花贴花之物。虽然比同时享名于世的越窑青瓷之多有纹饰而似乎略有逊色,但是就烧制技术来说,白瓷的烧成条件显然要求比青瓷要高。
该瓷器做为有准确纪年墓葬出土的邢窑产品,在全国都是很罕见的,它是现存五代邢窑白瓷中最重要的断代标准器,其胎体具有极强的透影性,釉色符合唐人陆羽《茶经》中所说“邢瓷类银”“邢瓷类雪”的特点,整体造型舒展大方,装饰拙朴,表现了一种沉静素雅的艺术风格,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文房艺术珍品。
五代邢窑白瓷柳斗纹高足杯,高5.8、口径8.1、底径4.3厘米,1956年11月合肥市西郊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墓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器口沿为五瓣葵口,弧腹,高圈足,足底外撇呈喇叭状。杯外壁模印柳斗状纹饰。胎体呈白色,胎体薄,透影性极强。通体施白釉,微泛青,晶莹透亮。柳斗,是用柳条或藤条编织的用具,窑工先制作好瓷坯,再摹拟柳斗编织的图案,在素胎上模印出柳斗纹。从这件小器物上可见制作者匠心独运,美化提炼,将柳斗与陶瓷工艺特点相结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创作出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情趣的陶瓷精品。
该白瓷柳斗纹高足杯为五代时期北方邢窑的精品,瓷质透影性强,造型端庄舒展,并在有可靠纪年的墓葬中出土,是研究五代时期白瓷的重要资料。
五代邢窑白瓷仰莲注子,高6.7、口径4、底径3.8、足径3.8厘米1956年合肥市西郊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墓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小口,圆唇,球形腹,圈足。六棱形短流,宽扁带式曲柄,口沿以下饰两道凹旋纹,腹部浮雕六瓣仰莲纹。胎色洁白,质地细腻,通体施白釉,釉质莹润,造型优美,装饰新颖,为五代时期邢窑产品。
该器物的造型承袭唐代风格,腹部造型又区别于唐代器物,特别是其腹部雕刻的莲瓣纹饱满、挺拔、构思巧妙、造型独特。莲花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中国瓷器上的莲纹一般都是受佛教艺术的影响发展起来的,这件瓷器装饰莲花纹也是如此。该注子形体较小,一些专家认为其可能是文房用具。五代时合肥地区属南唐国所辖,南唐是当时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国家,特别是文人对文房用具的使用最为精雅考究,在五代十国中居最高水平。
该器物做为五代时期北方邢窑白瓷产品,出土于纪年墓葬,是现存五代时期瓷器重要的断代标准器,其对于研究邢窑的晚期生产情况和对该时期产品的鉴定都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