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胎蹲坐力士脊饰 金代 残高23.6厘米 宽17.6厘米
力士弯腰蹲坐,上身赤膊,腰围“抱肚”,下着裤。座下的瓦件残失。头顶应负重物,所以力士两腿蹲坐,两手扶膝,用力向上,给人一种力大无穷的感觉。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蹲坐武士脊饰 金代 通高28.4厘米 筒瓦长21.2厘米 宽14厘米
横坐于筒瓦之上,微侧头,右手握拳置胸前,左手(残)上举,赤膊,仅腰间围“抱肚”。棕红胎,粗疏。头发和眼珠施黑彩。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点黑彩拍鼓童子瓷像三件 金代 左一高7.8厘米 左二高8.3厘米 左三高8.4厘米
小童坐地,腹前置鼓拍击。着窄袖绰子,头留“鹑角”。模制。黄色胎,粗而坚硬。眼、眉、发和鞋施黑彩。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伏卧和骑鼓童子瓷像 伏卧童子:金代 高6.8厘米
伏坐童子盘坐,着左衽窄袖团衫,束腰带,下似着裤,侧伏于一圆形蒲团上,闭目安睡。模制。棕黄胎,坚致。
骑鼓童子:金代 高10.6厘米
骑鼓凳童子,圆形鼓凳,童子骑坐于上。着窄袖左衽团衫。模制。棕黄胎,坚致。眼、眉、嘴、鞋尖施黑彩。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菩萨头母范 金代 宽6.5厘米 厚6.5厘米 高14厘米
面相圆润,高鼻,凤眼,眼珠以凹代鼓,小嘴与鼻翼同宽,颊部丰满,头戴花蔓冠,梳包发髻,额与耳后露发。颈部做成不规则圆柱形。整器为实体,雕镂而成。黄灰胎,细密,坚硬。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黑彩菩萨头像 金代 高9.3厘米
头戴花蔓冠,梳包髻,丰面,高鼻,额有“白毫’,小窝,颈较长,颈内有孔。此器完整,应是插附于分制的菩萨身上。模制。黄灰胎,稍粗。发与眼珠等部施黑彩。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菩萨模范:金代 宽9.3厘米 厚5.7厘米 高16.9厘米
头戴莲花高冠,梳高包髻,面相圆润,柳眉凤目,领下刻有三道褶纹。面部半模范。黄白胎,疏松。
小鞍马模范:金代 残长12.8厘米 厚4.6厘米 高11.2厘米
鞍、橙俱全的马立于长方板上,颈部有长鬃。黄白胎,疏松。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鸳鸯戏水小枕模范 金代 模宽29.1厘米 深9.5厘米 残高15.3米
鸳鸯形枕模范。鸳鸯头向前,羽翼清晰,身下有水波纹,喻示游于水中,背部有一粗管,以此印出粗柱,是用来承托叶形枕面的。这种鸳鸯形枕十分罕见。灰褐胎,粗疏。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抱婴妇女立像模范 金代 宽12.2厘米 厚8.7厘米 高26.5厘米
抱婴妇女瓷塑模范:妇人站立,梳包髻,着左衽团衫,腰束带,下着长袍,怀抱一婴儿,妇人双手抱住婴儿腰部,小儿双腿隐于衫内,小臀外露。造型生动,极富生活气息。棕红胎,疏松。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武士脊饰模范 金代。模高16厘米,宽14厘米。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龟鹤齐寿”大盘模范 金代 直径31厘米
盘模范为圆形,内刻六瓣花式盘形,宽平沿,浅折腹。黄灰胎,坚致。沿部刻出阴文卷草纹,盘底部刻六瓣花形边框,框内两边是“龟鹤齐寿”四字,中部刻“福”字,字下方刻卧鹿一只,寓意“禄”,上方刻一龟,下方刻一仙鹤。此盘整体表现“福、禄、寿”题材,文图并茂,十分生动。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摩竭脊饰模范 金代 宽23厘米 高30厘米
摩竭脊饰模范。绿釉和素胎器中均有摩竭脊饰,从模范可见身、翼、足、瓦是分制然后接合的。摩竭身体半模范。黄白胎,疏松。嘴、眼、身上的鳞片及尾鳍都十分清晰,证明摩竭是一次模制而成,不需在成型后再加工纹饰。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婴戏牡丹纹长方形枕模范 金代 长45.5厘米 宽15.5厘米 厚2厘米
为长方形枕的瓷模。边框内两个婴儿徜徉在花丛中。雕花精细,布局合理,形象生动。磁县观台镇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缠枝牡丹纹枕母范 金代 宽41.7厘米 高11.2厘米 厚0.6厘米-0.8厘米
弧边长方形枕前侧壁纹饰母范。灰白胎,细而坚硬。边部有宽1厘米的边框,中部为缠枝牡丹纹,花头两朵向下,一朵向上。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双狮纹枕端模范 金代 长22厘米 前端高15厘米 后端高13厘米
为长方形瓷枕两端的模范。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荷塘花盆母范 金代 上宽21厘米 下宽14.4厘米 高12厘米 厚1.3厘米
花盆的侧壁母范。呈梯形。黄灰胎,坚致。荷塘纹。下图右是白釉印荷塘纹残花盆。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模印花盆 金末期至元初 上口长19.8厘米 下口长13.2厘米 高11.2厘米
花盆呈梯形,方凸唇,腹壁倾斜,四壁印有变形牡丹纹,盆沿有流釉。凹凸分明,主题突出。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兽脊纹花盆 金代 上口长19.5厘米 下口长12.1厘米 高10.5厘米
花盆呈梯形,方唇,敞口深腹,腰壁斜直,下部微束。器物上有流釉。盆的前立面边框内印兽首纹。造型古朴,粗犷豪放。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仙鹤山石纹长方形花盆 金代 口长边长26.9厘米 口短边长14.4厘米 底长边长16.7厘米 底短边长8.4厘米 高12.6厘米
花盆呈梯形,方唇,敞口,腹中深,腹壁斜直,平底。黄白胎,稍粗,疏松。长边壁模印花、山石、散草、蕉叶和双鹤纹。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高足圆支架 金代 口径9.8厘米 高13厘米
其功能为摆放工艺品的支架。上部为圆形敞口,圆肩,肩部以下分为镂空状四足,贴塑四兽衔足,四足曲收,至足底内翻成双球,底部有圆形底相连,足间有卷云,状似斜撑。造型夸张,面目狰狞。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