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半坡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新石器时代红陶人头壶,为一级文物。1953年出土于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灵口镇焦村遗址,属仰韶文化。1977年6月,西安半坡博物馆为筹办“原始社会史”展览,在洛南县文化馆征集到该件文物。展览结束后,红陶人头壶便深藏于西安半坡博物馆的文物库房里,鲜为外界所知。
2018年初,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推出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作为第一期“人头壶:最初的凝望”的主角,其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不是西安半坡遗址出土,未能出现在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中,以至于节目播出后,很多观众前来,却未能一睹芳容。适逢西安半坡博物馆建馆60周年,借助节目的热度,馆内策划一个以史前雕塑人像为主题,以红陶人头壶为重点展品的展览。定名为“远古微笑—新时期时代雕塑上的人像笑容”,通过对相关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按照史前雕塑人像的发展将展览分为4个部分,此次博物馆共展出24件(组)展品和40余块图文版面。
初创期:多元起源 内容单一
雕塑人像相继出现于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期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北方草原地带等,均为独立立体的雕塑造型,年代距今约8000~7000年。陶塑人像所运用的手法已初具立体造型的形态,和雕刻艺术刻与塑的基本造型技法特征;石雕人像是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工艺的延续,雕琢风格或粗犷拙稚,或精细入微。
陶刻人面具
河北易县北福地遗址出土,面具以直腹盆腹部雕刻而成,与人面大小相当。椭圆形大眼眶,眼睛镂空,双眼斜立,三角状鼻下刻两个小圆坑为鼻孔,口部以交叉阴线分上下唇,额上有三个穿孔,鼻下两侧各有一个穿孔。该面具形象慈祥而温和,可能是一种原始宗教祭祀时的辅助用具,用来装扮神祇或祖先。
石雕人像
内蒙古林西县西山遗址出土,人像双眼明显,嘴向内凹,鼻子隆起,肚部凸出,乳房较大,双臂向上弯曲作抱手状,系一孕妇形象。
成熟期:稳定发展 形式多样
雕塑人像广泛出现,以人像立体造型者占绝大多数,开始出现附属于器物的线、面结合的平面形象,及器、形结合的雕塑形式,年代距今约7000~6200年。雕绘形象内容丰富,塑凿较精细,人物的基本结构比例初露端倪。其制作手法多样,初步具备了基础性雕塑技法。绘、塑并行,是这一时期人像造型艺术的主要装饰特征,彩绘以黑彩为主。雕塑多采用捏塑、贴塑、线雕、浅浮雕、圆雕等艺术手法。
陶塑人头像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
人像颧骨突出,额前凸,以线刻划出眼睛和嘴,张嘴,宽下巴,造型稚拙,显得俏皮可爱。
鼎盛期:规模空前 技法多重
雕塑人像广泛流行,器、形结合与塑、绘结合的雕塑形式占据主流,独立立体的人像雕塑数量减少,年代距今约6200~5000年。这一时期,在人类社会进步及雕塑经验积累、雕塑艺术完善的基础上,雕塑人像的制作日趋工整,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开始出现人体形象与器物实用功能相结合的陶器,或将人体的某一部分塑造成陶器造型,或将陶器的局部塑造成人体形象。彩绘与雕塑融为一体,达到原始彩塑艺术的高峰。
红陶人头壶 陕西洛南焦村遗址出土
泥质红陶,火候较高,陶质坚硬。人头与壶浑然一体,整体呈高颈鼓腹小,平底形状。头部稍上仰,脸部比例协调,眉目清秀。鼻梁修长,双目上视,嘴唇上翘,下唇外突,两耳残缺,耳垂处有穿孔。头部中空,口、眼与壶内相通。发型用扁平指甲纹表示。肩部两侧有断臂痕迹。
玉雕人面像 陕西高家堡镇石峁山遗址出土
人头束高髻,圆脸大眼,脸部有穿孔目光平视,鹰钩鼻,半张口,作浅浅微笑状,形象古朴传神,憨态可掬,为男性形象。
融合期:神权象征 巫术载体
雕塑人像在形态、材质、装饰技法与用途上进一步扩展,附带上原始巫术的意味,年代距今约5000~4000年。器、形结合者趋于消失,独立立体的雕塑人像重新占据主流,雕塑造型所涉及的内容、形式、雕塑技法等各方面仍多沿用鼎盛时期的做法,但开始走向衰落,细节处理趋于简单化,整体造型也没有显著突破和提高,处于缓慢承变阶段,出现镂空、透雕与雕、塑结合的装饰工艺。
史前时期的雕塑人像以人体本身作为审美对象,以人的身体形象作为雕塑、绘画题材,是人类形象的历史,反映着不同时期人们的情感世界和文化艺术的审美倾向,同时也反映了人们朴素而美好的精神生活。史前雕塑人像所具备的纯真稚拙之美、写实的造型形态、神形兼备的造型艺术,也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折射。(本文根据西安/郭罗 贺卫良《远古微笑 :新石器时代雕塑上的人像笑容》一文编辑整理,原文刊载于《收藏》2019年06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