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千姿百态的宋元时期龙泉窑瓷塑






[日期:2014-01-16] 来源:《收藏》杂志   作者:刘明杉 [字体: ]



图1 北宋 政和五年龙泉青瓷菩萨坐像 高24厘米 温州市郊梧埏北宋白象塔出土

  
      浙江龙泉地区林木茂密,瓷土资源丰富,且位于瓯江发源地,为制瓷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燃料,还为产品销售提供了发达的水路运输条件。该窑主要集中在浙南瓯江上游两岸,窑场众多,产品沿瓯江顺流而下,运到丽水、温州、宁波,再远销至海内外,连续烧造时间长达1500年之久,是我国陶瓷史上烧制时间最长、窑址分布最广、生产规模最大、外销地域最远的青瓷窑场。

  北宋早期龙泉金村窑产品刻划花纹流畅工整,立体感强,与越窑风格相近,圈足内以石英土加瓷石垫白色垫条烧制。北宋中期以后,出现五管瓶、龙虎瓶、带盖盘口瓶等特色产品。此时金村开始效仿耀州窑纹饰,圈足内以泥质垫饼烧制,产品相对粗糙。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窑口主要在金村,大窑也开始烧造。出现了立体大莲瓣纹的特色产品,器形厚重规整,体量明显变小,釉色转为青黄色,以碗、盘、壶、杯、粉盒等生活用瓷为主,也有仿青铜礼器造型。

  人物塑像只发现龙泉大窑和溪口烧造,而金村未见。宋元时期,大窑烧制的塑像常见佛像、八仙和各类神像等,溪口烧制一些体形较小的把玩人物塑像,数量极少。现藏温州博物馆的北宋龙泉青瓷菩萨坐像(图1),通高24厘米,1965年出土于温州市郊梧埏白象塔。该塔建于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因严重倾斜被文物部门拆除。坐像周身施青釉,釉层匀称,釉色青黄,玻质感强,胎质灰白,“朱砂底”。菩萨头戴花冠,额有白毫,面如满月,双颊丰盈,双目微睁,凝视前方,神态安详。宝缯下垂及肩,颈、胸处挂饰璎珞、宝珠。上身袒露,腹束结带,臂、腕戴钏。左腿盘曲,右腿屈膝,跣足,半趺式坐于束腰须弥座上。一只祥鸟伫立菩萨右脚趾前。塑像造型优雅,肌体丰腴,雍容华贵,有唐代遗风,又透出北宋佛教世俗化的审美意趣。此时龙泉窑已取代越窑地位,据《景德镇陶录》:“丽水窑:亦宋所烧。即处州丽水县,亦曰处窑。”又说:“处窑:浙之处州府,自明初移章龙泉窑,于此烧造至今,遂呼处器。”

  宋室南迁后,全国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江南人口激增,浙江、苏南地区各类手工业迅速发展,商业繁荣。南宋政府为解决财政问题,大力提倡对外贸易,龙泉青瓷因此大量外销。偏安一隅的安定局势和繁荣的经济助长了上层社会的奢靡之风。南宋早期,那种厚胎薄釉、单面刻划花、风格朴素的青瓷已无法满足皇室需求,他们开始追求黑胎厚釉的开片青瓷和白胎厚釉青瓷,这些产品的釉色将玉质感推向极致。在皇室支持下,龙泉大窑等窑场在胎釉配方、上釉技法、造型装饰、装窑烧造等环节均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还出现了素烧工艺。釉料以浓稠的石灰碱釉替代淡薄的重石灰釉,釉色具有莹润如堆脂的玉质感。胎体轻薄,因釉面采用多次施釉、多次烧制的工艺技法,刻划纹饰不易在厚釉下显露出来,故改用模印、贴塑等装饰。黑胎厚釉哥瓷只在龙泉大窑、溪口等少数窑场生产,其器形、纹饰和胎釉特征均与杭州官窑相近。胎薄如纸,釉厚如玉,釉面布满开片,紫口铁足,胎色灰黑,有些采用裹足满釉的支钉垫烧工艺。以瓷石和紫金土二元配方为坯,其胎质比杭州官窑坚密,釉中玻璃质更多,釉层也较透明。以琮式瓶、双龙耳簋式炉等仿上古青铜礼器为多,它们是龙泉窑为南宋皇室生产的祭祀用瓷。


图2. 南宋 龙泉窑何仙姑像 高17.1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晚期塑像的开脸比元代精细,此时窑温控制技术高超,所以表现肌肤部位时大胆采用涩胎工艺,施用的护胎釉很薄,使肌肤颜色呈现出浅淡的自然质感。而元代的窑温控制技术衰退,塑像在表现肌肤等露胎部位只能施很厚的护胎釉,致使塑像面部、胸部等裸露处呈红色或深红色。塑像釉面开片的产品有一件南宋龙泉窑何仙姑坐像(图2),高17.1厘米,1960年龙泉大窑亭后山窑址出土,现藏浙江省博物馆。何仙姑坐于山石座上,两根长辫盘在脑后,面容慈祥,双目平视前方,左手持一支荷放在右肩,右手扶膝,交脚垂地,神态悠然。该像头、手、脚部涩胎无釉,呈赭石红色。余部施青釉,釉面开片。

  白胎厚釉青瓷胎土也使用瓷石和紫金土二元配方,但紫金土用量较少,胎色白中泛灰,产品无釉处呈朱红色。虽然亦采用石灰碱釉多次上釉、多次素烧技法,但釉中铝、钙含量比哥窑青瓷低,因胎、釉膨胀系数接近,所以多数产品釉层无开片,胎质白细,底足及露胎处呈“朱砂底”。在白胎映衬下釉色青翠柔润,以雨过天晴、淡青湖水般的粉青和娇翠欲滴的梅子青为极品,翠青、豆青色次之,其他釉色更次之,泛黄、泛灰者为下品。上品薄胎厚釉,富于玉质感,采用刻划、模印和贴塑装饰,纹饰清晰。胎体以竹刀刻划出灵动流畅的花卉、行云、游鱼、芦雁、婴戏等纹饰,又有蓖纹、水波、花叶等辅纹,施釉后刻划处形成深翠色积釉。

图3 南宋 龙泉青瓷韩湘子坐像 高18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不开片的塑像产品有南宋龙泉青瓷韩湘子坐像(图3),高18厘米,与前者同为1960年龙泉大窑亭后山窑址出土,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该塑像通高18.4厘米,韩湘子端坐山石座上,头戴方巾,身着博袖宽袍,腰系束带。头巾和衣袍施青釉,面部、双脚及台座涩胎。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钟离权塑像,釉面也不开片。南宋晚期,龙泉窑逐渐发展成为以大窑为中心产区,辐射邻近庆元、云和、景宁、丽水、遂昌、松阳、缙云、武义、青田、永嘉、文成、泰顺以及福建浦城、松溪等地的规模庞大的窑场。器型常见莲瓣纹盘、碗、罐,动物纹凤耳瓶、鱼耳瓶、双螭耳瓶、双鱼盘、双鱼洗、云龙盘,花果纹荷花碗、荷叶盖罐,还有觚式瓶、琮式瓶、鬲炉、鼎炉、贯耳瓶、执壶、文具、粉盒等,此时人物塑像少见。

  元代蒙古贵族建立了地跨欧、亚的庞大帝国,从而促进了各民族之间更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元朝政府重视对外贸易,龙泉青瓷作为一种重要商品大量外销。1976年在韩国新安海底发现一艘元代沉船,共打捞各类文物22000多件,其中龙泉青瓷约占三分之一,可见当时的外销规模。元代龙泉窑工艺技法总体来看不及南宋,但产量却高,目前已发现窑址300余处,且分布很广。为适应蒙古贵族和外销国家的生活习惯,此时只生产白胎青瓷,且器形较大,采用刻、划、印、点彩、镂雕、堆贴、模印、涩胎等装饰技法,纹饰布局疏朗,刻划自然流畅。产品胎体厚重,胎质粗糙。改为一次上釉,釉层明显变薄。因胎体含铁量降低,釉中钾、钠含量增加,故釉面比北宋和南宋前期产品厚润光亮。


图4 元 龙泉青釉释迦牟尼佛坐像 通高25.4厘米 1966年北京昌平区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元代烧制塑像工艺技法走向成熟,数量显著增多。1966年,北京昌平区出土一件元龙泉青釉释迦牟尼佛坐像和一件骑犼观音菩萨坐像。释迦牟尼佛坐像(图4),通高25.4厘米,现藏首都博物馆。佛像胎体厚重,釉色青中泛绿。头顶肉髻,法相庄严,大耳垂肩,身穿长衫,袒胸。上披双领下垂式袈裟,下着僧裙,胸前饰表示吉祥的“卍”字。结跏趺坐于莲花台座上,双手结禅定印。肉髻、衣饰、台座施青釉,脸、胸及手等处施厚重护胎釉,裸露部分褚褐色。莲花座下承以束腰六棱基座,基座上层的6个棱面印花卉,束腰处饰卷草纹,下为垂云纹。

  元代龙泉窑烧制的观音菩萨像造型多样,其共同点是菩萨的脸、胸、手等肌肤裸露处均涩胎无釉,呈赭红色;花冠、衣饰、台座、坐骑犼等均施青釉。如与前者同时出土的骑犼观音菩萨坐像(图5),通高24厘米,现藏首都博物馆。菩萨头戴花冠,法相端庄,双目微闭。上披双领下垂式袈裟,下穿串珠纹纱裙,胸部袒露,胸前饰璎珞,高雅华贵。结跏趺坐于仰莲花座上,双手结禅定印,座前有3条连珠垂饰。

图5


图6


  元代观音塑像中还有一种带龛造型,天津博物馆藏带龛水月观音坐像(图6),高45厘米、宽26厘米、厚11.5厘米。拱形龛,龛顶一轮圆月,龛楣贴塑祥云,龛内分为三层,观音结跏趺坐于莲台座上,头戴宝冠,面容慈祥。上披双领下垂式袈裟,下着串珠纹裙,后有背光。袒胸,胸前佩璎珞,衣纹简练。第二层左右侧为善才童子和龙女,手捧贡品立于龛柱两侧,下层左右两侧各立一供养人。龛前浮雕一束莲花,底层中央浮雕浪涛海水。此塑像胎体厚重,工艺精湛繁缛,美中不足的是釉色青灰。

图7

  现藏浙江省博物馆的元龙泉窑道士像(图7)高30.8厘米。道士包头束发,面目清秀,手执羽扇,博袖宽袍,衣袖垂膝,着如意纹翘头鞋,右腿搭于左膝端坐石台上。头巾、大衣均施青釉,有开片,塑像面部、额下、左衽内衣、翘头鞋、扇子、仙鹤、台座均施厚重护胎釉,呈暗赭红色。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