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章星陶瓷雕塑展开幕






[日期:2011-07-18] 来源:世艺网   作者:佚名 [字体: ]

 
  2011年7月16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苏丹教授策划的展览“章星陶瓷雕塑展”在798艺术区四面空间盛大开幕,来自海内外的数百人参加了开幕式。

  此次展览展出作品20件套,以人为主题表现对象,大部分是陶质,有两套是细白瓷。创作时间最早的是1999年,也有近一两年的新作,作品时空跨越十几年。作品大致分为人物和人体两类,人物系列包括《坐忘》、《至道》、《老人》和《藏女》等,人物多处于一种冥想和沉思的状态。以《至道》为例,表现了一位藏族的僧侣,厚重的衣袍保留了陶泥捏塑的痕迹和接合缝隙,相对写实的头部也采用了同样的手法,作品在氧化气氛中烧成,色彩质朴浑厚,突出了陶土在湿润时的柔韧和烧成后所具有的裂性之间的反差。而《坐忘》则略施薄釉,造成了肌肤的细腻与服装的粗糙之间的对比。在人物系列中,服装实际上昭示了人物的身份,无形中带有了叙事的特征,因此作者需要思考人物身份与神态之间的和谐。在人体系列中,章星获得了更大的自由。这些裸体的男女没有丝毫矫饰和做作,完全成了某种状态的载体。《伤》、《盼》和《咏》是章星人体系列中较早的作品,其中捏塑的痕迹显示出他对雕塑语言的探索,相对而言,对陶瓷语言的强调尚不明显。人物的表情充满迷茫和企望,似乎暗合了章星在这个探索过程中的焦虑状态。
 
  在《合韵》、《平怀》这样的作品里,章星对雕塑与陶瓷语言的把握显得更加自信和成熟。《合韵》中的女人体似乎飘浮在空气中,让人想起法国雕塑家马约尔创作的《空气》,人物脸上淡然的表情似乎正在享受这种失重的状态。除了人物的手、脚和面部,章星故意在手臂、躯干等部位留下了捏塑的痕迹和空洞,以及陶泥干裂后的细纹。章星正是通过强调陶土的特性、不同烧成气氛的特殊效果来丰富雕塑创作的语言,从而使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和魅力。
 
  此次展出作品反映了章星在陶瓷雕塑创作方面的心路历程。在工艺与记忆、造型和形式,探索和积累一套捏和泥片结合的塑造表现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对人的情态、心态等内心的表现,挖掘当代人的情感因素,对人内心的探视和解读,有着深远意义。章星的作品中对人内在的精神塑造,会使我们去追溯到他的思想内心的深处,其更多的是对人的命运的思考,体现他的人文气质和情怀,其作品具有“朴素而大美”的艺术风格。
 
  此次展览将持续到8月14日,敬请关注!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