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溥泰,香港泰华古轩主人,香港著名收藏社团敏求精舍和求知雅集的会员,收藏瓷器20余年,其藏品数量、质量都非常可观。
南宋 官窑青釉盏
过去的几十年,他一直在从事零售批发业,直到2015年,开始从零售业逐渐退出来,将全部精力用于展览和收藏。最初,他是因爱喝茶才开始收藏宋代茶具,但当时茶具、酒具分不清楚,于是兴趣开始慢慢扩展到宋代酒器,进而开始对宋代文人书斋中的清雅之趣产生浓厚的兴趣,品茗时无香不幽,无花不雅,所以香器、花器也自然开始进入他的收藏范畴。不过,整体而言,其收藏的茶器、酒器数量远比香器、花器多。
北宋 景德镇窑青白釉八稜执壶、台盏
金 定窑印花牡丹纹盏
《收藏》:您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区分茶具和酒具呢?
麦溥泰:宋代带温碗的执壶,以前被认为是酒器,其实应该定为茶酒器,因为考古出土的有些茶器也有温碗。我的观点是,有长的、弯曲的流的壶倾向于茶器,没流的或者比较直、比较短的偏向于酒器。茶壶的流很重要,可以把香气带出来,可以控制水的温度,还可以产生一个力,在冲茶的时候更利于出现泡沫,所以很多流是弯的。
北宋 越窑细线划花人物纹执壶
北宋 金代山西窑口珍珠地划花执壶
盏托是重要场合用的,盏与盏托的生产比例是10:1。酒盏托与茶盏托是不一样的,宽一些、矮一些的、有平台的是酒盏托,高一些、窄一些、空心儿的为茶盏托。
北宋 定窑白釉刻花台盏
宋代 朱绿漆葵瓣式盏托
金代 钧窑劝盏
北宋 定窑白釉镂孔盏托
茶盏与酒盏比较难区分,有种看法是看尺寸。现在日本茶道认为13~15厘米的茶盏是最好的。茶盏的尺寸在宋代的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但是斗笠盏是宋代最高级的一种茶盏,一般尺寸是在10~12厘米左右。所以,10~15厘米左右的盏为茶盏,直径小于这个尺寸的倾向于酒盏。
北宋 耀州窑青釉印花婴戏海涛纹盏
《收藏》:您收藏的选择标准是怎样的?
麦溥泰:首先,很多人是从窑口的重要性、珍贵性、历史意义或者考古意义来看瓷器,而我是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考虑收藏价值,分为茶、酒、香、花器,各个功能的瓷器又有所偏重。比如,我喜欢典型的茶器——斗笠盏,就会收集各个窑口、各种釉色、各式各样的斗笠盏。当时在耀州收的大部分都是斗笠盏。不过,现在有些后悔,不应该那么挑剔,其他的器形也应该收一些,那样就会更完美。
金 耀州窑青釉刻花劝盏
其次,我会挑选有个性的、特殊性的瓷器。同一窑口、同一时代、同样纹饰的东西一般就不收藏了,当发现一件东西跟自己的藏品不一样的时候,我就会很开心。我收藏有三个斗笠盏,虽然都是婴戏图印花,但是印花风格不一样,说明当时的创作是很自由的,可以加入工匠自己的构思和喜好。
再次,在材质方面,也不局限于瓷器。宋代人玩儿得很疯的,玛瑙、金、银、寿山石、青铜等各种材料都会尝试,也许不是很成功,也没有经济价值,只是做着玩儿的,但这正是其可贵之处。
金-元 山西窑口黑釉刻花罐
最后,我要强调的一点是,我非常喜欢一些地方窑口。很多人喜欢名窑、御用窑,而不重视甚至看不起地方窑口。当然,重器确实很重要,皇帝们怎么喝茶、怎么用瓷器确实很有吸引力,但是,我们应该更多地留意地方窑口,注意普通人怎么喝茶、饮酒。一方面,地方窑口离我们的生活更近,另一方面,很多地方窑口的瓷器表现更自由,饱含工匠的个人特色、爱好,也更能反映当时的地方色彩。
北宋 磁州窑黑剔花缠枝花卉纹矮梅瓶
《收藏》:在您的藏品中,您最喜欢哪几件?
麦溥泰:最喜欢的是玉壶春瓶,它是山西霍州窑的(金代),虽然不是重器,但是非常美,尤其是放到合适环境的时候。
金 霍州窑白釉玉壶春瓶
我的藏品中,有很多都非常稀有。比如,耀州窑青釉蹲狮形执壶(酒具)。它设计非常巧妙、个性。顶部的洞为入口,脖子处的铃铛上有一个小孔,是出口。这件东西是孤品,应该是当时士大夫专门订制的,做工很精细。
五代-北宋 耀州窑青釉蹲狮形执壶
耀州窑青釉人物诵经形执壶是水注(茶具),也非常精美,入水口在头顶,手中的经书是出水口,眼睛半睁半闭,刻划非常精细、立体,有点像菩萨像。
北宋 耀州窑青釉人物诵经形茶壶
定窑刻花执壶为酒具,多年前在巴黎某博物馆曾看到一件一模一样的执壶,很喜欢,可惜遍寻不得。后来,得知这件东西在法国一位古董商那里,当时我兴奋坏了,经过很长时间的讨价还价,终于收入囊中。这一对执壶也许是一起去的法国,一件进了博物馆,一件流落民间。
北宋 定窑刻花执壶
定窑“新官”款白釉盘口瓶也是一件重器,肩部很饱满。定窑已经有为皇室生产瓷器,底款刻有“官”或者“新官”。耀州窑青釉刻花温碗和执壶的难得之处则在于是原装的。
北宋 定窑“新官”字款白釉盘口瓶
《收藏》:哪些地方窑口的瓷器您比较喜欢?
麦溥泰:比如,河南巩义黄冶窑,烧制的绿色绞胎很漂亮,是外国人很喜欢的一种中国瓷器,如果将花纹用线条勾勒出来,你会发现这些肌理类似于中国的山水画,有粗有细,有虚有实。
唐代 黄冶窑绿釉绞胎提梁壶
再比如山西临汾窑,虽然是地方窑口,但是烧制的茶盏非常漂亮。有一个临汾窑黑釉油滴盏(北宋~金代),油滴分布特别密集均匀,有几千个油滴,90%以上是不交叠的,工艺非常难得,我们称它为“金油滴”。这只盏盛上清水的时候,油滴是银色的,就像漫天的繁星,而放上茶水或者黄酒的时候,油滴颜色就变成紫金色,非常漂亮。
北宋 景德镇窑青白釉钵
还有景德镇影青青白釉,胎土只在景德镇有。器物胎很薄,透光率是很高的,甚至可以当灯罩使用。磁州窑的红绿彩碗放到合适的环境里会非常漂亮。北京的龙泉务窑釉色有一些泛黄,工匠也会做一些窑变,颜色搭配很漂亮,很有地方特色。很多北方收藏家家里也有很多龙泉务窑,但是很多外地藏家不熟悉这个窑口。
宋代 建窑黑釉油滴盏
《收藏》:宋代全国各地都有烧窑口,据资料显示,当时的窑口数量高达1万余处,每个窑口各具特色,您更喜欢哪些窑口?
麦溥泰:20年来,我的心态是一直在改变的。
最开始的时候是喜欢建盏黑釉(福州),因为喝末茶,黑釉是最漂亮的。后来,兴趣慢慢转移到定窑(河北)、耀州窑(陕西)、磁州窑(河北),这些北方的窑口有自由奔放的气质。
北宋-金 定窑印花菱口劝盏
中国人很喜欢漂亮的定窑白釉。宋代的时候定州生产了大量白釉,供上流社会使用。白釉的特点是非常薄,而且质地坚实,因为北方窑口是烧煤炭的馒头窑,升温比较快,温度比较高,与南方柴烧的龙窑是不一样的。除了白定以外,我也喜欢定窑的酱釉,被称为鹧鸪斑,就算是在今天,这也是很创新的设计。
金 定窑酱釉印花碗
宋代流行用黑定喝茶,黑釉金彩尤其珍贵,只有非常精彩的东西才会加金彩。日本人把黑釉金彩盏当作国宝,非常稀有。十多年前在苏富比出现过一件这种器物,1000多万元。
北宋 定窑黑釉酱彩盏
耀州窑最鼎盛的时期在北宋,很有内涵,最好的颜色是橄榄色,冰清玉洁,刻花又非常立体,也是中国人很喜欢的一种瓷器。
五代-北宋 耀州窑青瓷刻花牡丹纹执壶
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带碗执壶
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渣斗
耀州窑也会有黑釉,我有一件黑釉描金彩盏,鸳鸯莲池图案很生动,把一幅花鸟画放到了一个小小的茶盏里。茶盏还描有金彩,说明很重视这个盏。到金至南宋时,很多匠人逃走了,耀州窑烧的瓷器就没有那么好了,釉色有些泛黄。
北宋-金代 耀州窑黑釉金彩鸳鸯莲池纹盏
这几年,我又喜欢上了龙泉窑、吉州窑等南方窑口。
《收藏》:这种兴趣改变与国际市场有关系吗?
麦溥泰:没有。国际市场追崇的一直是宋代的五大名窑(汝、定、官、哥、钧)的重器。这些重器代表着那个时代最珍贵的东西,我也非常喜欢。五大名窑中,我只有汝窑没有机会收到。我收藏有一件哥窑杯,是90年代末在嘉德买的,当时大家都说不清楚是什么,我一举手就买到了。
宋 哥釉八方杯
市场上的汝窑太少了,偶尔出现一件,也是被很多人抢,在财力方面,我又不一定比别人更强。汝窑存世只有几十件,哪一件藏在什么地方,大家都是很清楚的,大部分都是在博物馆,如果出现一件汝窑不在这几十件之列,就容易有争议。
对我来说,收藏重器是很重要的体验,只不过,除了这些重器,我也非常喜欢地方窑口的日常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可以反映当地的人文风采,更能代表当时窑口所在地的普通人的趣味,不值钱,但很有趣。
当然,这只是个人爱好,对投资来说,可能并不适用。
宋代 福建将乐县万全窑青釉褐彩凤首瓶
北宋 巩义芝田窑三彩台盏
《收藏》:对于瓷器收藏来说,真伪鉴定是一个门槛,您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麦溥泰:鉴定一定要多上手看实物,用手电筒看细节,用手去感觉重量,这与看照片、展览上隔着玻璃看是不一样的。在香港有个很好的地方是,每年的拍卖会都会有很多的古陶瓷,可以上手看,而且古董商会拿给我们看很多古瓷器。
但是,我仍然依靠经纪人去掌眼。因为很多国外的拍卖会我可能不能去现场,只能委托经纪人代替我去检查,看看这些东西是否有问题,品相是否完整,因为90%的东西都是不完美的,检查是否修理过需要专家把关。
当然,古董行业有个规范,会提前告诉我们是否有损毁或者修理,尤其是在香港,如果古董商提前没有说明,等发现以后还可以退回去。
《收藏》:您主要是在国外拍吗?
麦溥泰:在国外拍得多,内地基本没有拍过,因为有政策限制。除了拍卖,我更多的是从日本、英国或者其他欧洲国家的古董商手里买。在香港藏家手里买的也不少,香港也有很多藏家收藏了几十年,东西很好,也很多。
买宋代瓷器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日本人,他们很喜欢。我有很多瓷器是从日本买回来的,多是从大家族传下来的,比如德川家族等等,流传有序,用了好几百年。比如吉州窑树叶黑釉盏,其中有一件桑树的树叶花纹并不是平铺的,而是立体的,有一边翻转,这种几率是比较小的,通常是十个里面会有一个这样的花纹。
宋 吉州窑树叶纹黑釉盏
《收藏》:现在海外瓷器好找吗?很多人抱怨东西不好找。
麦溥泰:东西还有很多,13世纪到19世纪,很多中国的瓷器被运到日本。但是,现在很多游客去日本的古董店买东西,只是一时兴奋,只能买到简单的、普通的东西。因为古董店不会把好东西摆在店里,这些东西价格不便宜,肯定不会面对散客。如果要买重器,必须与古董商保持长久的密切联系,足够熟悉后,他们知道你要什么,才会把精品一件件发给你看,而且古董界有个网络,面对所有收藏家。
《收藏》:这几年网上拍卖比较热,您有没有采用这种方式?
麦溥泰:不习惯。大部分网上拍卖的拍品价格与正常市场价格相比,高得离谱,不合理,所以这时候我是不会出手的。而且买东西一定要了解来龙去脉,了解传承和背后的故事,我在这方面比较挑。所以我通常会找有丰富经验的古董商做经纪人,找来源可靠的东西,如果有疑点,就会放手。东西是慢慢入手的,不要急着买。在香港、日本、伦敦,每年上拍的古瓷器起码有上千件,不可能都会收入囊中,只能去慢慢淘宝。
在一个古董商拿给我东西的时候,我首先会考虑价值与价格,在谈价格的过程中,不一定是减价的,也有可能是提价的。所以,会碰到很多次买不到的时候,甚至买不到的情况会更多,要靠缘分的。
我的心理是,买到最好,买不到也无所谓,倒不是说我不紧张,而是很多时候都是持久战。因为要说服藏家把东西让给你,要多次去拜访,常去聊,可能要等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倒不一定全是因为价格谈不拢,而是出于对藏品的爱。对此,我个人还是看得很开的,不会因为买不到而茶饭不思,寝食难安。
《收藏》:几十年来,明清官窑的市场一直比较好,您觉得近几年会不会有变化?
麦溥泰:虽然我从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收藏,但是之前就有关注瓷器市场。印象很深的是,在80年代,宋瓷、唐三彩比明清瓷器要贵,但是90年代以来,明清官窑的价格越来越高,尤其是康雍乾三代。最近,明清官窑的热度有所冷却,价格似乎不像以前那么疯狂了,但要说缩水也不一定。当然,好的东西永远是有人收藏的,只是市场已经趋向冷却、理智,再想疯涨是不太可能了。
《收藏》:您的收藏是从实用器入手,是否这些藏品也会在日常中使用,比如摆茶席用?
麦溥泰:最初收藏的时候是有使用过的。后来买了一些孤品和重器,感觉自己有保护这些文物的责任,它们只是在我的手中保存一段时间,还是要传承下去的,所以就不使用了。不过很多民用的东西,尤其有些曾破损过、修补后的瓷器,现在还是有使用的。修补过的瓷器在清洗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最好不用一些化学洗剂,如果拿的时候力度、位置不对,瓷器极有可能会再度损毁。这些古物上有很多历史的痕迹,最好不要清洗、使用。
《收藏》:宋代文人书斋文化处于发展期,而明代中后期是文人书斋文化的鼎盛时期,文人也会参与一些器物的设计,对此类器具您的感受如何?
麦溥泰:这些是非常棒的。当代人更喜欢自由的风气,所以,我最喜欢宋代瓷器,那时的规矩不是很死板,是有个性的张扬,富有活力,有些器物的刻花,地方色彩和个人色彩浓郁。在明代,文人设计也有个人色彩,我也是非常喜欢的,对此有一点研究,也在收藏。宋代虽然也会有雅俗概念,但是没有很死板地写出来。明代有很多规矩,雅俗已经有很明确的区分,雅俗界限过于清晰。实际上雅俗有时代、个人、历史的概念,不太好去定这么多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