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18元转让价值连城“梅瓶”






[日期:2010-08-22] 来源:扬州晚报   作者: [字体: ]

 
  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清朝扬州八怪黄慎的《韩魏公簪金带围图》、西汉“妾莫书”银印……这些都是珍藏于扬州的宝贵文物,每件作品背后均折射出扬州的一段时代背影。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摄制组近日赶赴扬州拍摄《扬州文物瑰宝》系列节目,力图通过零散的文物,串联起扬州从春秋战国、西汉到唐宋元明清的历史人文风貌。节目预计至少18集,计划于9月份在央视四套播出。本报特开设“扬州国宝档案”栏目,为您揭秘这些国宝背后的故事。

  扬州双博馆有一间国宝馆,在3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内陈列了一件镇馆之宝——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虽然被透明的玻璃外罩保护着,梅瓶在灯光照射下还是闪烁着华丽的光芒。那瓶身通透的蓝色传递给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特质,似乎在告诉参观者,它的背后隐藏着众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无价之宝当年只卖了18元

  一件元代的瓷器精品,在民间辗转了六百年能够保存得这么完整真的算是一个奇迹。

  埋没民间:开价16元,18元成交

  梅瓶曾经的主人是扬州轻工机械厂的退休工人朱立恒先生,这件国宝本是他家祖传之物。1976年地震震情紧张,因担心梅瓶在地震中遭到破坏,朱立恒瞒着妈妈和哥哥来到文物商店,当时收购人粗略验瓶后开价16元,最后以18元成交。

  这个梅瓶传到他这一辈应当已是第六代,传说他的祖上几代都曾在朝廷做官,从宫中得到梅瓶后一直视其为家传之宝,每年只在年三十晚上才将梅瓶的画像挂在屋内瞻仰,事后又匆匆收封。他清楚记得,1945年他家住江都时,曾有人以18石米作为交换向他母亲收购梅瓶,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还是被他的母亲拒绝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他的母亲为保护梅瓶不被抢夺破坏,还用黑墨汁把瓶上的白龙纹遮蔽起来,用棉布包裹着藏于床下。

  冷落:被误定为清代瓷器

  由于对元代瓷器缺乏研究,所以误定此瓶为清代瓷器,于是长期置于店内并未给予重视。

  一次,上海市外贸公司的沈胜利先生来扬,见到蓝釉白龙纹梅瓶,沈先生对梅瓶的时代提出了异议。由此,受到冷遇的蓝釉白龙纹梅瓶开始引起扬州文物商店及中国古陶瓷学术界的关注。

  1978年在北京举行的“各省、市、自治区征集文物汇报展览”时,扬州的这件霁蓝釉白龙纹梅瓶首次亮相,引发了国内众多博物馆的极大关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博物馆纷纷向扬州文物商店表示了想收藏此瓶的愿望。扬州博物馆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捷足先登,以3000元价格购得了这只宝瓶。

  辉煌:从3000元飙升至3.4亿、40亿元

  扬州博物馆邀请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冯先铭先生、南京博物院王志敏先生两位古陶瓷专家鉴定,一致确定此瓶为江西景德镇窑元代蓝釉瓷器精品。最终,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宝级文物。

  香港一位收藏家欲以3.4亿人民币收购,巴黎出了40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日本出了3亿美元的价格,但都未能如愿。

  好多人谈论的是这件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当初转让得如此廉价,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是亏大了。记者在整理这篇文章的时候,却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心中对朱立恒先生充满敬意。对他个人和家庭而言,经济上是亏的,但他将一只最完整的国宝留在了扬州,成为这座城市的骄傲。如果在另外一个时间、另外一个地点出手,经济上完全可以多加几个零,但也许就不会陈列在扬州,也许就没有这么完整。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