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苏麻离青蓝让人一见难忘
藏家慧眼识金 文物总店也能淘稀品
从本期开始,“我家有宝”将不定期邀请著名鉴宝专家,讲述自己在淘宝生涯中的得意事、代表作,甚至还有专家愿意将当年“买假”的惨痛经历说出,其主要目的就是以专家的亲身经历,告诉广大藏宝玩家,收藏这个行业没有百分百鉴宝的经历,“低于实际价值的珍品往往是一百件中也碰不得一件,赝品却几乎是每一个专家都买过,包括我自己。”本期登场的鉴别专家、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瓷器鉴定专家潘继生告诉记者。
潘继生今天的故事,是鉴别行业中遇到的一件比较罕见的故事,他居然在老专家的眼皮底下,捡到“笋宝”!
潘继生获得的“雍正黄地碗”
闻宝:
雍正黄地碗引注意
潘继生手中的宝贝,是一件黄地青花缠枝纹卧足碗,宝贝也不大,比现在我们吃饭的碗小上一圈。初闻这件宝贝时,其“身份证”早被老专家定好了,“是某省的文物总店老专家鉴定的,认为是清雍正年间的青花瓷,开价也不高,在10万元人民币之内。”潘继生回想起三年前的收宝经历:“当时我只是听行家说,这个碗虽然是雍正年间出品,算不得珍贵,但胜在完整,而且颜色如新,是一件比较难得的雍正完品。”
百闻不如一见,潘继生决定亲自从顺德前往该文物总店,其目的也只是想看一看,并不想马上收藏,“雍正品比较多见”;但当该文物总店的电梯刚停下开门,从电梯中出来的潘继生远远看见该黄地碗,马上心底打了一个突,他觉得完全不对劲!
识宝:
雍正瓷还是宣德碗?
回忆起那激动一刻,潘继生现在还记忆犹新,“隔了十几米吧,但我还是觉得这个碗的青花太刺眼了,怎么能有那么深,那么漂亮的蓝色呢?这完全不是雍正时期的浅青花啊!就算是雍正年仿明朝的青花瓷,也不可能做出这样的颜色。”当下,潘继生心底已经有一个大胆的判定,这并不是一般的雍正瓷,而是收藏界比较罕见的明宣德碗!
按住自己内心的激动和疑惑,潘继生镇定也与店员攀谈,了解该碗的最初鉴定情况,最后慢条斯理地掏出钱,买了这“雍正瓷”,“当时的价格,就算是雍正瓷,也仅仅是比市面贵一点而已,又不是买了赝品,所以我决定一博。”
鉴宝:
真为苏麻离青瓷
潘继生告诉记者,任何一个严谨的收藏家,都不可能仅仅凭一眼,几分钟的鉴定,就下一个准确而且肯定的结论,“必须回去,利用自己收藏的各种资料,进行比对研究,才能知道最后的答案。”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潘继生便在一份权威的收藏年鉴中,得到了权威的比照物。
这是一个明宣德年间的白釉卧足碗,“白釉碗高4.5厘米,口径13.9厘米,足径3.5厘米;我收藏的黄地碗高4.5厘米,口径13.5厘米,足径3.3厘米,可以说基本一样大小,而且基本造型一致。只是白釉碗纯白无花纹,我这个碗是缠枝纹,而且有漂亮的苏麻离青瓷。”
而这个“苏麻离青”,正是鉴定黄地碗为宣德年间出品的最大关键!
明宣德年间的白釉卧足碗
三点证据
证“宣德”出身
潘继生告诉记者,黄地碗除了有重要比照物外,还有三大证据证明自己的“宣德”出身。
首先就是苏麻离青,潘继生解释道,“苏麻离青是我国从西亚地区,就是现今伊拉克范围内进口的一种非常珍奇的颜料。这种进口一直持续到明代,但到了清初完全中止,而且颜料完全用完。这种颜料烧出来的蓝色完全没有其他蓝色可以相比,绚丽浓艳,清晰而通透,线条的纹理中或青料凝聚处有乌黑而浓重的结晶。如果是雍正年间出品,不可能出现这种蓝色,这就断定了它明代的身份;另外,釉面这种鸭蛋青的特色,也是宣德年间的特点。”
其次是碗底黄地面,“有明显的冰裂纹,这也是明代瓷器,而不是清代做工的特征。”潘继生说道。 最后是缠花的线条、纹饰,“都是明代的风格。我补充一点,明永乐年末宣德年初,大多数官瓷并无落款,此款黄地碗也无落款,所以它的年代就更准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