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青瓷博物馆馆长叶英挺介绍,此次龙泉窑址出土的瓷片主要有五大器型:梅瓶、玉壶春、执壶、碗、盘,其中碗的数量最多,其次是盘和梅瓶,玉壶春最少。因此,要收藏龙泉青瓷瓷片的藏家应对照这五种器型加以鉴别、购藏。
1.梅瓶
直口,短颈,圆肩,上腹鼓,下腹向内斜收,弧度大小不等,圈足外撇,宽而浅。内壁大多有流釉痕迹,胎质细密,极少数釉层有开片。刻花均相同,颈饰秋葵,肩部饰云肩式开光,隙地饰云纹,开光内填折枝莲花,瓶身刻碧桃翠竹,碧桃从土里长出,竹叶则配合碧桃作点缀式构图布局,胫部刻缠枝灵芝四株。有少量梅瓶盖残片,作宝珠形钮,三层台阶式盖,有刻花的盖面刻莲瓣纹,盖身刻秋葵纹。另发现两件双口盖残片,从瓶口入槽,严密稳固,实用性强。通高都在38厘米左右,戴盖通高超过40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刻花带盖梅瓶”与此类刻花梅瓶在器型纹饰及规格大小上相同,除了盖子上的花纹稍有出入。佳士得纽约有限公司1999春季拍卖会上的“明15世纪龙泉窑青釉雕竹梅纹梅瓶”亦与此类刻花梅瓶同。
2.玉壶春
撇口外卷,束颈,溜肩,垂腹,圈足。有刻花者颈部分两层装饰,上刻狭长蕉叶纹,下刻牡丹纹,腹部刻太湖石和树木,胫部刻莲瓣纹,圈足饰卷草纹。一般口径8.5厘米、高32厘米左右。
日本白鹤美术馆藏的“青磁刻花树石图玉壶春形瓶”与此刻花玉壶春在器型纹饰上完全相同,规格大小也十分接近。
3.执壶
撇口外卷,束颈,溜肩,垂腹,圈足,壶体与玉壶春相同,长弯流,曲柄,流与颈之间有云形横片相连,柄腹之间一般用铆钉接合,在这类残片中已发现不少铆钉痕迹。有少数颈较长。有刻花者颈部刻竹叶灵芝纹(另一种刻狭长蕉叶纹,较少),壶身腹部对应开光内刻串枝葡萄(另一种为折枝桃,较少),开光外点缀菊花、石榴花等四季花卉,胫部刻蕉叶纹,圈足饰曲带纹。规格大小与玉壶春相近。
4.碗
碗有三种样式,墩子碗、菊瓣纹碗和小碗,以墩子碗数量最多,菊瓣纹碗器型没有光素无纹样式,小碗数量最少。
1.墩子碗:直口,深腹,圈足,底部一圈无釉,呈朱红色。共有四种花纹。
2.菊瓣纹碗:纹碗侈口,腹斜收,圈足较窄。有三种花纹,外腹壁均刻缠枝灵芝,胫部刻菊瓣纹。刻花处理手法及风格与其他残片有些微差异,且同类花纹笔法也有一些区别。数量不多,口径都在20~21厘米。
3.小碗:碗撇口,弧壁,圈足,少数呈“紫口”,有刻花者一般只在外壁刻饰缠枝花卉,内壁不作修饰。口径一般在11厘米左右。纽约苏富比有限公司,200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明15世纪初龙泉青瓷撇口(口径11cm)”即此类小碗。
另外,还有一碗比较特殊,器型为小碗样式,但口径达23厘米。
5.盘
盘分有折沿与无折沿两种,折沿的除有一个为圆口外,其余均为菱口。盘子的花纹品种十分丰富,大部分未见于传世完整器。
1.菱口折沿盘:一般为十六出菱口,少数为十二出,折沿,敞口,腹壁作瓜棱状,并由此形成十六(或十二)组开光,以此为基本单元刻饰花纹,一般为折枝花卉果实,浅圈足,底部一圈无釉,多呈朱红色。形制较大,口径多在50厘米以上。按盘底主题花纹计,共有八种不同花纹:牡丹、仙桃、荔枝、樱桃、缠枝莲、一把莲、石榴、枇杷,其中牡丹纹盘有两种样式,数量也最多。
2.圆口盘:敞口,弧腹,浅圈足,底部一圈无釉,多呈朱红色,一部分盘底向上拱起,腹较浅。圆口盘的规格大小比较多样,小者口径仅31厘米,大者口径近70厘米,而且花纹种类更加丰富。按盘底花纹除五爪云龙纹外共有12种:牡丹、仙桃、月季、芍药、木芙蓉、秋葵、葡萄、林檎、木樨、松竹梅、山楂、一把莲,其中牡丹共有六种样式,数量最多,月季有两种样式。
3.圆口折沿盘:折沿饰卷草纹,内外壁均饰缠枝莲,盘底刻一把莲。
提醒:瓷片收藏应恰如其分
专家提醒龙泉青瓷瓷片收藏爱好者在购藏瓷片时,一是要清楚龙泉青瓷瓷片收藏市场目前还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与整器相比,瓷片收藏仍然是仅限于一定范围,瓷片还没有完全进入市场,如艺术品拍卖会上就还很难见到古瓷片上拍;二是要保持心态平稳,把接触和欣赏古瓷文化放在第一位,投资效益放在次要的位置,切忌赌博和投机取巧。
虽然由于价值相对较低,市场上的龙泉青瓷古瓷片赝品比较少,但既然有市场,就难免有假货,由于人们很难有机会见到真品,所以不易辨识,容易上当,又由于假冒的是名窑名品,要价高,“打眼”一次也是令人十分懊恼的。因此收藏龙泉青瓷古瓷片也要小心谨慎,不可大意。初涉这一领域的人,在收藏中不要盲目攀比和贪大求全,要量力而行,最好是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专题收藏。要从一般到中档再到高、精、尖,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消化,最好不要有空白和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