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国著名瓷器鉴定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叶佩兰来济南参加鉴宝活动,在活动间隙,记者采访了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
不是人人都可以搞收藏
记者:叶老师,目前很多人加入收藏队伍,掀起收藏古董的热潮,你怎么看?
叶佩兰:喜欢收藏是个好兴趣,但对于很多收藏者来说,现在最缺乏的是学习。把看书、看博物馆相结合,起码知道什么是古董,不能盲目收藏。现在许多电视台争办鉴宝之类的节目,许多大老板成了大“收藏家”,成千上万件地收藏古董。按说这是好事,证明人们富裕了,买些古董,陶冶情操,研究古董的过程中文化修养也能提高,多好啊!但问题是你仔细一琢磨,又觉得其中许多地方不太正常。
你去北京潘家园看看,摩肩接踵,有时挤得水泄不通,男女老少好像都在那儿折腾古董。那古董你懂吗?不懂你怎么就敢大把地往里扔钱?一听说古董更能赚钱,人们都去抢着淘古董。
走到哪儿也没见过这么多搞收藏的,几乎是“全民皆收藏”。说到底,这不是真正热爱文化,不少人是想通过文物挣点钱,这说明很多藏家目前文化素质还不高。
记者:现在有些藏家一说起古董的价值,就认为是经济价值;一听说是真的,就认为值多少多少钱,如何澄清这种观念?
叶佩兰:我们对古董的理解比较狭窄,一说是老的东西,马上就问值多少钱!古董是值钱,但必须是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才有经济价值。比如,唐代民间用的大瓷碗也是古董,但很多没有艺术价值,没有值得欣赏的地方,经济价值就不高。所以收藏不是做古董生意,不要做成了投资,不懂就去收藏就是赌钱。现在有些人受一些媒体影响,再看点书,就顺着马路牙子找东西。30元买一件“古董”,还要花上100元来鉴定,还有不少人抱着假古董坐火车、乘飞机赶过来鉴宝,就为了这么一件不懂的东西。要学习啊!
因为盲目收藏,不少人倾家荡产
记者:有不少藏家因为盲目收藏陷入困境,您是否能给大家提个醒?
叶佩兰:我见过因为收藏而使自己受损的企业家有很多,不少人为此弄得倾家荡产、卖房离婚。收藏是个好的爱好,但不能太痴迷。我认识泰国一个华侨,收藏了大批元青花,全是仿的。爱好可以,千万不要太痴迷了。太痴迷就给造假者制造机会,人人都觉得自己有捡漏的机会,这是一种侥幸捡便宜的心理,赝品专骗财迷的人。要说收藏的话,首先这种心态就不对,你心态不对,就容易上当受骗。
还有一个企业家,在溶洞里藏了上千件瓷器,说是“海捞瓷”,上面还长着些蛤蜊皮,看得人身上起鸡皮疙瘩。其实都是些仿品,蛤蜊皮都是做上去的。搞收藏,上当受骗得太多了。有的人受不了那种刺激,以致精神受到伤害。
另外,我觉得现在的收藏观念应该有所改变,收藏现在的艺术精品也是一种收藏途径,应该加快现代艺术品走入市场的步子。高仿品的制作有助于普及大众的文物知识,一些镇馆珍宝的展览机会很少,普通大众很难有机会欣赏到原件,更不可能收藏。而高仿品对文化产业而言,前景无疑将有更大的发展。
记者:如今各地电视台鉴宝节目办得很火,这类节目在普及文物知识上无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有人认为它有负面影响,比如过于向钱看?另外,多年来您对民间藏品的鉴定数以万计,您觉得民间收藏的水平如何?
叶佩兰:现在一些鉴宝节目,不能光教育人知道古董值钱。媒体应该担当起宣传教育作用,各种鉴宝节目的内容应该是普及知识内容,让人看了后能增加文化和知识、培养高雅的性情。我觉得《国宝档案》就比较好,每天几分钟,其中好多知识我都不知道。让人增加历史知识、热爱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养,比告诉人们它值多少钱更重要。
多年来参加的鉴定活动,发现民间藏品的档次、品位大多比较低,多数是仿品。可以说,我参与鉴定的古董80%是仿品。现在市场上从几千年前的陶器到元明清时代的瓷器没有不仿的,所以强调学习,先学习,再收藏。
文物部门应规范鉴宝活动
记者:现在社会上搞鉴定的专家很多,但这些专家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是鱼目混珠的伪专家,该如何规范民间鉴宝的专家队伍呢?
叶佩兰:严格地说,鉴宝是解决学术上的问题,是个严肃的活动。目前,收藏鉴赏的人群剧增,文物鉴定人才却是极度缺乏的。现在有些人摆上几天地摊也出来搞鉴定,这不是严肃的行为。我知道,有个司机玩了几天古董,也开始去全国各地搞鉴定、开证书。这些人从知识面和经验上来说,不见得深入,怎么能谈得上权威性?我认为,对于文物鉴定人员资质认证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应该认真地管一管了。什么样的人员以及哪些部门具有鉴定文物的资格,必须要由国家权力机构进行审核,甚至是严格考核,然后发给资质证书才行。文物这东西,博大精深,绝非是研读过几本专业书,就能驾驭得了它的。作为专家,你必须具有多年的专业工作经验;必须是在哪个博物馆工作过,确实接触过大量实物;你还必须得有多部能够被人认可的科研著作,否则不能妄称文物专家。所以我建议文物部门应该立法,规范当前的鉴定活动,应该设立门槛。只有符合文物部门规定、符合条件的才能有资格去鉴宝。文物部门应该发挥引导作用,普及知识,发挥地区专家的作用,引导大家热爱文化,理性收藏。
记者: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我们当代瓷器水平如何,在世界上的地位是怎样的?
叶佩兰:对于当代瓷器,我不太熟悉,听别人讲在国际上能排在五六名的位置。我们是陶瓷的故乡,生产量很大,但是整体水平并不高。主要是我们技术上多少年来没有什么创新,这都对不起祖先啊。还有一点,很多著名瓷器产地都在大量生产仿古瓷,工艺水平不高,还消耗了大量瓷土,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这些仿古瓷器中很多被文物贩子当成真品去骗人,这也是赝品横行的一个原因。
在故宫50多年练就“火眼金睛”
记者:在普通人看来,您鉴定的秘笈无非也是“看、听、摸”,在故宫50多年,你是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的?
叶佩兰:我是1956年从学校来到故宫的,我觉得我的进步,一是在工作中看实物获得;一是当时很多著名的老专家们像陈万里、冯先铭等给我很多教益。更幸运的是,我们赶上上世纪50年代故宫大整理,我们这些刚去的年轻人,就跟着老专家们一个朝代一个朝代地整理文物,边工作边学习。在大殿里铺上红地毯,看文物、给文物定级、抄写档案、制作标签、编书,甚至包括搬橱子这样的工作。边工作边总结,不懂就向老专家们请教,总结一次就提高一次。一上班先看文物,等到老专家们喊:“看够了吗,看够了就干活!”大家再各自忙各自的活。这样整理完文物,我自己就记了一箱子笔记。那时候,我们专心致志地工作,没有私心杂念,没有什么赚钱的想法,就是生怕把活干坏了,这种艰苦的状态非常磨炼人,促进年轻人的成长。
现在的仿品再精致,我一秒钟就可以看出来。我们和景德镇的专家交谈过,比如从釉上做旧。新的比较亮,火光要去掉。去光,将新烧的瓶子用药水腐蚀。而腐蚀出来的釉面,没有光泽了。用放大镜看,釉面有很小的细坑;要不然,用很细的皮子打磨。用细皮子打磨出来的光亮是油亮的感觉,和自然的感觉还是不一样。
记者:目前文物鉴赏还需要给大众普及一些知识,您想如何去做。
叶佩兰:我现在最想做的是建一个赝品博物馆。现在有些人家里的假瓷器可以用堆积如山来形容,我就想找这样的人,只要他不怕笑话,把家里的假东西都拿出来,仿历朝历代的都有,办成博物馆,当成反面的标本,让人们去看、去对照,就能起到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