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帮”一词,几乎成为收藏界人人皆知的一个热词,有的人一说起“国宝帮”,恨得咬牙切齿,似有深仇大恨一般。不但如此,很多不搞收藏的人,也都知道“国宝帮”这个词儿,他们不但知道,还都认为:搞收藏的都是“国宝帮”,恨不得都避而远之。
听着“国宝帮”这词感觉很高大上,但真实的意思却非常具有讽刺性,对行里人来讲就是“打着保护传统文化玩瞎货”的,其实就是“以低级赝品充当国宝”的群体。
那么,“国宝帮”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从深层次来挖一挖,之后,你就一切都明白了。
首先,先让我们来化解几个关于“国宝帮”的疑问:“国宝帮”队伍在不断壮大,这是为何?有丰富收藏经历的人都知道,玩收藏,都有一个由无知到一知半解,从一知半解到视野不断开阔,最后再到真假了然于胸的过程。起初,相信大家都读了很多专家写的书,之后看了很多馆藏品,并比照所谓的标准器收藏了很多瓷片和粗普品,但随着收藏者对某个领域的接触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便会发现专家的书太局限,专家的很多观点都是错误的,馆藏品,无论是级别还是品种,都有很大的差距……,随着收藏素养的不断提高,收藏者的观念也在变,起初都少见多怪,看到什么都觉得是假的,看到藏有精品的藏家,心里都会想:这怎么可能?那个人肯定是“国宝帮”!因为这些藏品颠覆了书上、电视上专家的言论,完全突破他们原先的认识范围。但在收藏段位的不断提升、收藏品的不断丰富、鉴别能力的不断提高之后,就会变得越来越见怪不怪了。
去年,我到一个藏家家里,看到一些很“新”的绿色瓷器,心里想,哪有这样的东西呀?于是,这些东西摆在我面前都不屑一顾,后来,朋友让我看看微观,我也不太情愿地拿起放大镜,但通过微观,确实发现了很多土沁之痕,在这种情况下,我仍然半信半疑,还是觉得那些绿色的瓷器太“新”,值得进一步考证。后来,我在其他藏家那里也见到这样的瓷器,而且都是一眼开门的老货,于是,我才认识到,在北宋官窑的家族中,还有“绿官”这一珍稀品种。
收藏和鉴定,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实事求是。可很多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愿意相信自己的推理,眼界和观点都被专家的言论所固化,不愿意睁眼看世界,不愿意接受专家以外的观点,把专家奉若神明,唯专家是从,于是对民间近30多年来出土的珍贵古瓷,往往用“不可能”来全盘否定,看到突破他们认识范围之外的好东西,甚至都不上手,直接两个字:假的。紧接着是三个字:国宝帮!
我始终认为,这其实是没有福分的表现,好东西认都不认,摆在面前的学习机会都不去珍惜,更别指望他拥有这些好东西的福分了!
收藏界,既有一大帮顽固不化的小教条(收藏时间不长的),更有很多的老教条(收藏几十年仍然不开化的),但也有一些实事求是、客观求实的藏家。他们对书上没有的、博物馆没有的好藏品,能够采取科学求实的严谨态度来认真对待,而不是用“不可能”等教条观念来主导,他们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和广泛市场实战之后,观念上都有了全新的突破。
由此可见,很多情况下,“国宝帮”一词,其实是低段位藏友对高段位藏友的一种称呼,就如小学生不会解复杂的方程式一样,而不会解方程式的小学生却不认为自己水平不够,反而认为方程式是错的。低段位的藏友看不懂高段位的藏品,也读不懂高段位的藏家,于是统称“国宝帮”。
那么,所谓的“国宝帮”,队伍为什么会不断扩大呢?原因就是很多原本段位比较低的藏友,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战之后,越来越多的人跳出了伪专家的伪理论,收藏的段位不断提升,这样一来,“国宝帮”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了!
当然,凡事都不能绝对化,本文说的是一种普遍现象,收藏界更是泥沙俱下,各种复杂的情况也都客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