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古玩造假揭秘:“古玩造假产业链”全国已形成






[日期:2010-12-10] 来源:网络  作者: [字体: ]

【追问】

拍卖会成了作假书画的温床

行规“不打假”放行赝品?

观点:不能游离于法律之外更不能高于法律

假古玩比如假书画,是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呢?在这过程中,就没有人发现吗?和假冒伪劣商品相比,假古玩为何如此“幸运”?不但利润丰厚得惊人,而且代价极低,几乎没听说过有人因制造、销售假字画、瓷品、明清家具等受到处罚的。

拍卖会成了假书画温床

据悉,如今拍卖会成了作假书画的温床,而目前拍卖会法规的不完善,也给作假书画提供了可乘之机。

据扬州一位常年跑拍卖会的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拍卖市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而在北京这样的政治文化中心,拍卖出的价格更是有些夸张。“一件拍卖品,如果在扬州拍卖,5千元就到顶了;拿到北京,就算是拍出20万来,也是有人举牌的。”

现在在中国,想要开一家拍卖行,并不算特别难。以前只需要200万元的注册资金,还有几名有职称的文博人员就可以了;现在的门槛提高了些,但是也不算很难。一类拍卖行可以拍瓷器、玉器、书画等所有门类,而二类拍卖行的范围就小些。而目前对于进入拍卖会的拍品,并没有严格的准入法规去约束。“有的小型拍卖会,一半以上的拍品都是存在疑问的,有时候他们看到老主顾,都会提醒他们,这场就别来了。就算是大型拍卖会,也难保没有假货流入。有的是不自觉的,因为每个人的知识面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文物都了如指掌,总有漏网之鱼;而有的就是自觉的,属于职业操守不坚定的,以牟利为主要目的的。”

发现赝品打官司也不成

“每次进入拍卖会,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这位业内人士说,现在拍卖会上,事先都会让人去看拍卖品。如果自己吃不准,也可以带着专家一同前往。但是,只要是在拍卖过程中举牌了,就表示你认可了这件拍卖品,包括它的真伪、瑕疵。之前也有人用高价买回拍品,发现是赝品,准备打官司的,但是法庭上要求出具几位国家级鉴定专家的署名意见。“圈子本来就不大,谁会做这种得罪人的事情呢?”所以,近些年来,也不怎么听说有人要打官司了,完全就凭眼力了。

当然,除了流入拍卖会,获得成倍利润之外,也有少部分作假书画,进入各地的文物交易市场,这就需要买方自己进行鉴别了。

“不打假”成古玩潜规则

陈晓友也告诉记者,之所以古玩街假古董盛行,除了市场供求失衡之外,古玩界的行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古玩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不打假,买了假货也不能退。

据陈晓友介绍,古玩市场是一个特殊行业,按其行业特点,在交易中按约定俗成的职业习惯,形成自己特有的行规行约,并为业内人士一致公认和长期沿用。其中最主要的行规,就是在古玩行业“不打假、不三包,出售赝品不算骗人”。“这个行规自古以来就有,到了现代社会,古董交易基本延续。而且在古玩界,普遍不谴责造假的,反而讥笑买假的。”

“在古玩这个行当,造假不叫造假,而是称为‘做旧’‘修旧’。假的不说是假的,而是说‘新’的,真的说是‘老’的。”一位扬州收藏界人士告诉记者,古玩买卖全靠“眼力”,哪怕买了价格很高的假货,只要卖方没有隐瞒真相,也谈不上欺诈。因为历代都有仿品,也就是所谓的赝品,它们同样有收藏欣赏价值;只要双方认可,出多少钱都很正常。而且,古玩的水太深,鉴定太复杂。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