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古董收藏记趣:将仿品沉入海底造假






[日期:2012-02-04]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未知 [字体: ]

  一位朋友一本正经地跟我说,你这爱好古董的也没种点古董啊?留给后代也好啊!朋友说,青铜器可埋在地下种,生长出铁锈皮壳;瓷器可浸在海水里,让海生物在上面繁殖做旧;连太湖石也可放入湖里包浆呢!

  “种古董?”我没听说过。“种古董”可能有两种人,一是不法古玩商人“做旧”骗钱,这是很恶劣的做伪行为;二是不懂得古玩价值的人,认为古董越古年代越久就越值钱,因此埋入地下留给后人。后者不能叫做伪,这是缺乏“古董”知识所致,这样做不但不会把财富留给后生,还会殃及后代。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帮朋友在东南亚某国古董街一家古玩店里挑选出康熙青花瓷共20余件。瓷器器型有提梁壶、梅瓶、玉壶春瓶、笔筒、盘子等,绘有缠枝莲、缠枝菊、牵牛花、八仙过海、刀马人物和前、后《赤壁赋》楷书文字装饰的图案。

  这些打捞瓷器,虽经过海水长年浸泡,有的还粘有贝壳,但仍不失青花瓷的艳丽和高雅,动人心魄的魅力一点不减。这让我想起沈从文先生的话:好的陶瓷,是一撮泥土与生命的结合。

  买后才知道,这些年代久远的瓷器虽然是中国的文物,但根据该国的法规,文物禁止带出国界。由中间人介绍,朋友就把买到的瓷器,暂时寄存在一位当地旅游经理的家中。

  种种原因,近20年了,朋友仍没能把这批青花瓷带回国。

  几年前我故地重游,偶然发现了这批瓷器,放在一家古玩店里。是旅游经理将这20件瓷器照相做模,在中国景德镇请仿造高手仿制了无数套清康熙青花瓷,运回来,放入海中浸泡,让海水浸掉瓷表面贼光,同时在瓷器里放进贝类喜欢吃的东西,让贝聚集、繁殖,不少贝壳粘在瓷器上而显得年代久远。采取掉包术,看的是真的,而运出的是仿制品,这个经理屡屡得手,骗了不少游客。这批真的康熙青花瓷近20年来一件不少仍放在店里。

  我国海南也有清康熙青花瓷打捞发现,据说近来也有古玩奸商将仿品沉入海底,用“种古董”骗人。

  赝品殃及后代的事例就更多了,听说早年哥儿俩分家,老大要房子要地,老二要了件古董,传说是宋代钧瓷。爷爷的爷爷传给爷爷的爸爸,当爷爷传给孙子一辈时,家境已经穷困潦倒,孙子考上了大学,当指望这件古董换出学费时,才得知是件晚清仿品……

  古董并非越老越值钱。民国赵汝珍《古玩指南》中谓:“误解者以为古玩之可贵,只在年代,凡古物即可贵,而愈古愈可贵。其实皆非也。”又说:“古玩本质之精妙,做工之精良,后世所不能仿做者。”物以稀为贵,物以珍为贵。有些古玩当时就已珍贵了,如宋代五大官窑,官、汝、哥、钧、定窑瓷,有“宁要官钧一件,不要庄园一片”的美誉。明清官窑有御陶官监制,胎质、颜料、样品要皇帝御批方可制作,而多余品一律毁掉,严防流入民间,且时、工、胎、料、材不计成本。而存世较多且做工粗糙的久远汉代生活所用之陶器到现在也不怎么值钱,还比不上一件晚清官窑瓷器。

  当今瓷器批量生产,胎形、绘图批量定制、印刷,且成本核算,工业制作,流水线生产,满大街都是。就是说,生产者就没当艺术品来做,你又怎么能当艺术品收藏呢?埋在地下,扔在海里“种”上百年,到时仍只能当盛饭盛菜用的碗碟,不会有多大增值的;一件黄铜,你种上一万年,它也变不成青铜呀!

  想用古董艺术品集点资或想造福后代的人士,你首先要了解些古董字画知识,切莫盲目跟风;媒体不要一味炒古董,而要给古玩爱好与收藏者普及一些知识,让不法古玩商不断变换的骗术无法大行其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