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接触各种各样的藏友不算少。一面是富豪们炫耀手里的财富,热热闹闹地演绎着荒唐无比的收藏故事。另一面,还可以随处可见那些手里缺金少银,却也在收藏市场上蚂蚁刨食、四处奔波的淘金者。尽管他们身处社会底层,在收藏志趣、收藏方法、收藏种类上各不相同,但有一点非常相似,那就是异常地执着。有些人执着于藏品之精,有些人执着于藏品之全,有些人则执着于去破解某方面藏品的隐性文化符号。这三类人当中,最苦最累的当属第三种人,这部分人是目前收藏大军中的少数派、真正的文化殉道者。他们的收藏品味很高,但又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加上他们的收藏、研究对象多半是一些换不来钱的“违禁品”——出土文物——故而,这部分藏友的生存状态往往窘迫不堪。
欧阳杰就是这类人。他搞专职收藏之前是南方某地一所县级中学的历史教师。
2010年春节过后,欧阳杰老师在京读研的儿子打电话告诉我:父亲辞去了所有的人生职务,独自一人去穿越红山、穿越良渚、穿越龙山、穿越齐家、穿越大地湾、穿越……
后来我听说:穿越者出行的那一天是年初三,县城里所有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都纵情地燃放起只有在过大年时才开禁的烟花爆竹,顺便为他壮一把行色。很多人认识穿越者,是因为多年来他的那些靠谱或不靠谱的事儿,几乎无一例外地演绎成这个小城镇里悠闲阶级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
我是3年前在某省电视台“鉴宝”栏目活动现场认识欧阳杰的。这档节目收视率很高,被列为电视台的重点栏目。录制现场的专家席上,坐着从北京请来的艺术品鉴定权威和省里面的文物专家,他们根据不同的专业,对选送上来的古董进行现场鉴定、评述、估价。
在数百件参加海选的收藏品中,欧阳杰收藏的一尊泥巴人头脱颖而出,代表陶瓷组进入专家评点、选宝的最后环节。跟这尊泥巴人头一起选送的陶瓷器还有两件,都是清代宫廷瓷器。泥人头被北京专家认定为“红山文化时期的泥塑人像,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因有小裂缝,估价3000元人民币。
一开始欧阳杰老师还挺高兴,可劲儿向鉴定专家表示感谢,这毕竟是对他眼力的认定啊!可在最后评选国宝级藏品的环节,泥人头被淘汰出局,一只清代粉彩罐被专家估价50万人民币,荣登本期地方“国宝”宝座。欧阳杰老师发火了,当场发难,指责专家太过市场化,指责鉴宝节目太过娱乐化。他的慷慨陈词,引发了在场几百号落选收藏者和嘉宾们暴风骤雨般的掌声,当地一家收藏小报全文刊载了这篇措辞激烈的“檄文”:
“……这一尊红山泥塑人像,承载了6000年前新石器时期的众多文化信息,诸如人种迁徙(泥塑人像有现代欧洲人种特征)、巫神崇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起源,等等等等。红山文化的文物目前存世量稀少,像这种人物造型的泥塑更属罕见。请问专家,什么是‘国宝’?是不是应该从文物所具备的历史研究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工艺审美价值去衡量?倘若要以市场交易价格去遴选国宝,那就直接让拍卖公司说了算,还要这档子节目干什么?文化节目轻薄文化的倾向不可取!”
欧阳杰老师的这一番发言被现场直播后,他由此一夜成名。以前认识或不认识他的人,现在见了面都会跟他打招呼,或称他作“收藏家”,或称他作“文物专家”。行内人还给他取了个雅号叫“玉夫子”,因为他家的藏品以高古时期的玉器为主。
既然在省电视台都露了脸,市县两级电视台和报纸自然更不会错过。接下来,欧阳杰三天两头上电视、出报纸,成了远近闻名的新闻人物。特别是在古玩圈内,许多人将他奉若神灵,淘换了什么宝贝,少不了拎去学校或家里找他“长眼”,若是得到他的首肯,自然是领到了吹牛通行证。东西若是被他“毙了”,少不了也要向他讨教一番,听他讲些历史知识和鉴定常识。
不管别人拿来的东西是对是错,“玉夫子”欧阳杰都喜欢向登门者普及一番历史常识。三皇五帝夏商周,断朝论代自是他的强项,不备课也能讲上几十回。除此之外,他还爱给粉丝们谈文化、讲美学,照着一件小玩意儿他可以聊上半天不喝一口水。时间久了,在教室里他也经常走边出戏,把大人们的那些“破事儿”掺进历史教科书一起高谈阔论,把那些本来就不喜欢困顿在课本里的初中生玩得昏天黑地,记不住唐太宗,却能头头是道地鉴赏唐三彩。说不清王朝古都,却对历代国宝重器如数家珍。什么铜簋琮璧金镶玉,什么名窑官哥汝定钧,他的历史课几乎被翻版成古董鉴赏速成班。
“欧阳老师,年末考试你带的两个班历史成绩又是倒数第一第二,班主任和学生家长意见很大,多次去教育局反映,这样下去我们也难替你扛啊!”终有一天,校长不得不这样对欧阳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