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其赏,与时俱进
德化瓷塑与以往大众熟知的官窑瓷器最大的区别就是生活化。由始至终,德化一直主打民用瓷和外销瓷。所以每个时代,依据审美观念和需求的不同,德化瓷塑都有各自的艺术风格。比如明代,在当时的自然经济压力下,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陈伟、林希宗、林孝宗等瓷塑艺术大师既有为寺庙制作氏相庄严肃穆的佛像,也有为平民百姓烧造亲切的观音、弥勒,喜庆的关公、和合二仙等,真正实践了艺术的雅俗共赏、亦庄亦谐。到了文革时期,在红色思潮的影响下,德化瓷塑专注烧造出了当时非常流行的毛泽东像、胸章以及红灯记等多种红色经典,成为难得的时代纪念。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思想不再禁锢,无论是追寻过去某个阶段的时代特色还是追寻现代审美观的创作都层出不穷。不过无论哪个时期,传统德化瓷塑,自明代何朝宗以来,就以“整体写意以形写神”精神为主导,并不强调精确的人体比例。例如“瓷圣”何朝宗就喜欢通过衣纹特征来烘托人物的精神气质。他雕刻的衣纹圆柔自若,婉转流畅,又不拘一法,灵活自然,不仅能将衣服质地的轻薄、厚重之感真切地刻画出来,还能通过衣纹的走向、折变来表现人体的动态、身段,并以此来烘托人物的精神气质和内在性格。另外,尤其重要的一点是,自何朝宗以来的瓷塑大师们,无论采用了哪种表现形式,都将自己的情感贯穿于创作过程始终。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永远是他们最想要表达的:比如观音优美的身姿、细润丰满的肌肤,以及微微鼓起的口唇与柔和下垂的眼脸,都是为了要表现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柔美形象,以使整个瓷塑具有一种极为吸引人的特殊魅力。几十年来苏清河大师都在研究佛教经典,在创作传统的佛像时不画草稿,不给自己设限,完全凭借此时自己对佛意的理解去雕塑:观音常以莲花为座,为何不能以荷叶为座?既然观音的幻化无边,为何要一直拘泥于莲花之上?手里的竹篮改成荷叶幻化的篮子不是更有仙气?这些源源不断的奇思妙想使苏清河大师的传承不仅仅止步于模仿,更融入了个人全新的理解,成就了真正的大家之风。
在历经泥塑木雕的洗礼后,苏清河大师毅然回归,因为在他眼中,瓷塑已囊括绘画、雕塑、建筑、木刻、化工等诸多技艺,融合了佛教、美学、历史、传说等民族文化精髓,是中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回顾往事,苏清河大师已经不知不觉在传统瓷塑的路上走了半个多世纪,但他依然觉得很幸福,也希望各位收藏家们在拥有德化瓷、欣赏德化瓷塑的时候能感受到这种传统、亲切、美好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