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循真
大多数作者笔下的西施就是一个想象中的美女,没有任何故事情节,这种表现手法太传统了,我想要做一些创新,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
“画广彩人物不能急,一急,这些头发丝就画不出来了。”广彩艺人邹志标拿出一个刚刚画好墨稿的“三国故事大碟”,介绍着上面的9个故事,“比如这个是煮酒论英雄,这个是桃园三结义。”像这样一个17~18厘米的大碟,邹志标一年只能画1~2个,月平均收入为1000~2000元。尽管如此,邹志标却说“急不来”、“我不能走回头路”。
简陋的家既是邹志标的起居室,也是他的彩绘工作室。除此之外,还是烧制广彩的“窑炉”。邹志标的太太告诉记者,他不放心把自己的作品送去“搭烧”,怕烧不“熟”,非要自己动手不可,所以在小小的客厅中硬塞下一个冰箱大小的电炉,自己控制作品烧制的火候。
在采访中,邹志标拿出自己最近构思的一叠手稿。这叠画稿其实就是一本连环画稿,描绘了西施的故事,每一页都是生动的画面。他准备把这些具体的情节在广彩瓷瓶上表现出来:“大多数作者笔下的西施就是一个想象中的美女,没有任何故事情节,这种表现手法太传统了,我想要做一些创新,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
不过,这样的计划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实施,因为邹志标画画的速度之慢在行内众所周知。“年纪大了,眼力没以前好,自然画得慢了。”以前,他一年还可以画4只17~18厘米的大碟,现在顶多画1~2只。事实上,眼力变差是一个原因,对自己的作品要求越来越高才是邹志标作品出得少的主要原因。“相较数量,我更想保证质量。我不允许自己走回头路,降低作品的水平。”邹志标认真地说,“当然,不需要一分钟,我几笔也能画一个人头,再在头发的位置堆点颜色加以表现就完成了。但是要画那么细致的发丝,寥寥几笔怎么可能表现?”正因为作品数量太少,已经63岁的邹志标至今仍未举办过个人展览。
但是行内无人不知邹志标善画人物,且线条极为精细。讲到自己为何对广彩人物情有独钟,邹志标说,花鸟画太过传统和呆板,接受程度较低;而人物画接受程度高,又有根源可追溯、有历史记载:“更重要的是,因为人物画要求高、难度大,人物结构千变万化,画人物更可见作者功力。”
尽管对自己的作品很有信心,也知道自己的作品在市场中卖得起价,但邹志标从来不喜欢开大价:“别人卖我的作品,至少在我的底价基础上提高一倍,甚至两三倍,如果我叫价太高了,他们不好做。”作品少、价格低,令邹志标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他和太太却对现状颇为知足,依然保持“慢慢来”的步骤。据邹志标透露,现在光是佛山、南海一带,他“欠”下的小花瓶就不下50件:“所以我不敢随便答应别人的订货,因为我的作品真的急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