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当代艺术瓷升值初探






[日期:2010-03-01] 来源:  作者:鞠先生 [字体: ]
(4)小农意识与新生代陶艺家的思变和觉醒
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植于我们这个民族的骨子里,在景德镇,更存在一种特殊的状态。无论艺术及其世袭形式,还是销售方式,以及政府的统筹力,都存在着不合时宜的思想理念。与此同时,一批新生代陶艺家正在励精图治,演绎着陶瓷艺术的进取与嬗变,许多艺术天分极高、成就不凡的陶艺家正在从意识到行动摆脱桎梏。两种意识形态的激烈碰撞,将会给景德镇--这块陶瓷艺术圣地带来根本性的质的变化。虽然这一过程姗姗来迟、步履维艰,但毕竟艺术瓷的兴盛以及艺术瓷市场的发展期待着这一天。
3.市场规律。
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提出这样一条法则:人们关注目光的多少与价格成正比。似乎不是巧合的是:同为大师,作品价格差距甚远。艺术-目光-市场-价格-艺术......这又从新的角度对艺术瓷市场规律进行了解释。从另外一个角度看,Michael的法则又解释了艺术瓷收藏方兴未艾现状的缘由:国人的目光还未投向当代艺术瓷。
4.宜兴紫砂陶市场的冲击。
“紫砂”在我国改革开放后,最先进入市场阶段,并在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中期(1989年-1994年),经历了价格的骤升阶段。绘画艺术、艺术瓷倒相形见绌了。其中原因,也许是与所处地区有关。宜兴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长江三角洲的腹地,较强的地区购买力与广泛的人脉后盾为市场发育提供了基础,而台湾、香港资金的强力注入起到了关键性的市场启动作用,这两个市场基本条件的相互促成,是其先于景德镇这个市场阶段的根源所在。
现实的事实给景德镇的一部分陶艺家相当大的冲击,令其心态发生很大的变化,形成一股攀比之风。表面上,同为“陶瓷艺术”范属,“艺术瓷”的光辉似乎“紫砂陶”所不能及,由此“同比”演变成“攀比”。虽然这种同比是不可取的,但景德镇的一部分陶艺家好像忘却了本应坚守的艺术瓷独特的审美体系的立场,在艺术以外的层面上开始了心理失衡的躁动。因此,总结“紫砂现象”对艺术瓷的健康发展是必要的。
紫砂陶之所以先于艺术瓷进入市场运作阶段,是由这样几个充分和必要条件决定的:
(1)紫砂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
(2)在长三角和珠三角这样的最早开放地区,社会认知度很高,拥有相当大的爱好群体和一定的收藏群体,具备市场基础;
(3)拥有我国最富裕的社会群体,购买力很高;
(4)台湾、香港和日本强大的资本抓住某个市场契机迅速介入,超常规的快速拉高价格,吸引、促使这些地区的投资资金和社会资金不断涌入,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爆发态势,最终形成紫砂陶“牛市”。
相比之下,景德镇深处落后的开放较晚的内陆省份,从而形成后三个方面条件的明显欠缺。实际上,这部分资金在1989年以前就曾窥视景德镇艺术瓷,或许是当时人们的思想理念问题,市场前景令其感到了渺茫。因此,在艺术上的“同比”演变成价格上的“攀比”,其间并无因果关系,困惑、不解、躁动,依然体现着意识形态上存在着问题。
5.油画市场的触动。
油画市场在2005年掀起的一轮高潮,似乎预示着中国艺术品黄金期的临近,这对艺术瓷市场的发育和发展不啻是一次极大的触动,其意义可能非现在所能感知。但要注意一点:在市价或拍卖价上盲目攀比绘画,对艺术瓷的发展和艺术瓷市场的发育是十分不利的,如果艺术瓷的价格不是按照自身市场规律衍生而是以人的意愿继续走下去,当代艺术瓷收藏将会经受一次不小的打击甚至挫折。大体上看,油画市场具备了这样几个条件:
(1)绘画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内涵,而油画更具有国际性;
(2)艺术创作群体最庞大。这是其它艺术所不能比的;
(3)画家大多集中于特大城市,思想比较解放,有更多的机会理解和运用现代市场运作方式。通常,油画家对国际市场行情以及市场运作模式有较早的接触和较深的了解,因此,油画在绘画艺术领域异军突起,当在情理之中。
(4)在我国,绘画艺术市场在整个艺术里是较早形成的。从市场运作角度看,它的基础与体系已经成形,并且初具规模;
(5)绘画艺术具有广泛的大众基础。任何国人在学校时期都受到过绘画艺术的熏陶。
绘画市场所经历的,可能成为艺术瓷市场的先导和缩影,至少,也是探索艺术瓷价格走势的前车之鉴。因此,了解绘画市场的演进过程是必要的。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