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钉叠烧 是一种将器皿叠置起来进行烧造的方法。采用叠烧可以有效利用窑内的空间,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叠烧因采用的间隔窑具不同可分为支钉叠烧、垫饼叠烧、托珠叠烧、砂堆叠烧以及不用窑具的涩圈叠烧等多种。叠烧的优点是成本低廉,能够有效增加产量,缺点是各种间隔窑具都会使盘碗内心和底部留下明显的疤痕。定窑初创时期主要采用支钉叠烧方法来烧制盘、碗类圆器,支钉用耐火黏土制作,多为三叉形。装窑时把支钉齿尖向下放在坯件上,利用支钉作为间隔将坯件叠置起来进行烧造。由于支钉要承受所负坯件的重量,因此在焙烧时齿尖往往会陷入坯件内,成品出窑后支钉处留有3个明显的支钉痕。
正烧 又称“仰烧”,是一种利用匣钵盛装坯件的烧造方法。入窑前先将施好釉的器皿口部向上放在特制的匣钵内,利用匣钵隔绝火焰与器皿的直接接触。使用匣钵烧制瓷器能够有效避免烟火以及落灰等杂质污染瓷器,保证了釉面洁净,并可使坯件受热均匀,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定窑至少从唐代中期就尝试使用匣钵来烧制瓷器,早期匣钵制作粗糙,各类匣钵的造型、厚度没有统一的规格标准,显然还处于逐步探索、不断改迸的初级阶段。到了晚唐时期,定窑正烧工艺进入了成熟阶段,匣钵的造型、规格已基本定型,常见的有筒形和漏斗形两种,筒形匣钵一般用于烧造瓶、壶、罐等琢器,漏斗形匣钵用于烧造盘、碗类圆器。定窑晚唐时期生产的“官”、“新官”款瓷器以及定州北宋早期塔基出土的精美白瓷,都是采用正烧法烧制的。
覆烧法 定窑北宋中、后期至金代采用的一种装烧新工艺。所谓覆烧是相对于正烧而言,烧造时器皿口部向下。我国南朝时期曾出现过用齿形支钉顶住碗心进行覆烧的方法,但通常讲的覆烧是指宋代定窑创造的芒口覆烧法。定窑覆烧法出现的时间一般认为是在北宋中、后期,装窑时采用支圈来盛置、间隔坯件,支圈的形式有环行、盘形等几种,其中以环形组合支圈使用最为普遍。环形支圈适用于烧制规格相同的产品,支圈内侧有台阶,断面呈“ L”形,装窑时将盘、碗类圆器口部朝下扣放在支圈内的台阶上,然后在支圈上叠置第二个支圈,再扣置第二个盘、碗,以此类推,最多可叠置二三十层。支圈覆烧仍然需要“以匣钵为外保护层,进行配合套装,每件匣钵内放置一组,然后用组装好的匣钵进行垒窑柱”。盘形支圈的形状上侈下收,口薄底厚,适用于烧制尺寸不同的产品,其坯件由小至大,从底部向上顺序扣置。采用覆 烧法烧制瓷器,器物的口部直接与支圈接触,为了防止发生粘连,装窑前需要先将口部的釉层刮去一圈,因此覆烧的瓷器圈足满釉而口沿无釉,俗称:“芒口”。覆烧法能够大大增加单位面积内的产量,此外由于覆烧时口部与支圈接触,受力均匀,从而减少了变形率,胎壁也可以做得更薄。这种先进的烧造方法很快就被包括景德镇在内的诸多窑场采用。
涩圈叠烧法 一种简单、高效的叠烧工艺,主要用于烧造盏、碗类圆器。所谓 “涩圈”是指盘、碗类圆器内底刮去一圈釉后露出的环状圆圈。涩圈叠烧法是金代北方窑场普遍使用的一种装烧方式,它不需任何辅助窑具,只需在施釉后的盏、碗内心刮出一个比器物圈足略大的露胎涩圈,装窑时将器物圈足直接叠放在涩圈上即可。涩圈叠烧法节省了窑内空间,又省去了制作匣钵、支圈等间隔用窑具的工时和材料,是一种低成本的烧造方法。金代后期,定窑生产的一般日用瓷器也使用这种装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