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口铁足”和“芝麻酱底”是过去煤烧时钧瓷的一般特征,是钧瓷胎质的外在表现。
“铜口”,是指钧瓷产品口部的颜色,由于多呈褐黄色,似黄铜之色而得名。“铁足”,是指钧瓷产品底部无釉处的颜色,由于多呈酱褐色,色深似铁色而得名。
“铁足”的形成,主要与钧瓷的胎质和烧成气氛有关。钧瓷胎泥中含有一定量的铁质,在还原气氛下高温烧成,胎体的表面无釉处就会形成一层褐色,而胎体的内部则形成灰色,胎中铁的含量越高,形成的酱褐色和灰色就越深。此外,装烧时所用的垫饼往往用含铁量很高的耐火土制成,高温烧成时,铁质从垫饼扩散到底足处,也会形成铁足。当然,如果胎中的含铁量很少,或者不用还原气氛烧成的话,就不会形成铁足。例如宋钧官窑出土的瓷器中,有的足部胎体无论外观或是断面均呈黄色,就是烧成时气氛氧化的结果。
“铜口”的形成,除与铁足的形成原因相同外,还与钧釉的“脱口”有关。在高温下,产品口部的钧釉由于流动而变薄,同时釉的透明度提高,可透过釉层看到胎体,凡是产品造型的凸棱之处都有这种现象,这就是常说的“脱口”和“出筋”。脱口之处由于釉层较薄,釉中的铜量、铁量较少而不会呈现红色和青蓝色,胎与釉反应的结果,就会呈现出褐黄色,即“铜口”。
“芝麻酱底”是指钧瓷产品底部类似芝麻酱的一种釉的颜色,也叫芝麻酱釉。这种釉起始于宋钧官窑,当时为皇宫生产的陈设类钧瓷,如各式花盆及盆托、鼓钉洗等,系采用环状支钉圈支住产品的底部入窑烧成,如果底部釉涂得与其他部位一样厚的话,烧成后留下的支钉痕就会太大,很不雅观,故上釉时窑工把底部的釉刮去,然后涂上一层很薄的稀釉,这种稀釉一般是青蓝色釉,由于釉层很薄,烧成时与胎表面反应而呈芝麻酱色。个别的也有涂一种酱黑色釉的,这种酱黑色釉的特点是光泽比前面所涂的稀釉要亮。涂芝麻酱釉的目的是为了掩盖产品底部大面积无釉的状况,使其美观。后来芝麻酱底就作为钧瓷的一种特征保留了下来。新中国恢复钧瓷生产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钧瓷产品的底部基本上都上有芝麻酱釉。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产的钧瓷就不是如此,有好多产品的底部无釉而直接露出泥胎的本色——“铁足”。
需要说明的是,钧瓷的“铜口铁足”和“芝麻酱底”也存在着窑变效应,由于温度或气氛的不同,使其颜色有所变化,如“铜口”可呈现茶黄色、深褐色,“铁足”颜色则有深有浅。
传世的宋钧官窑产品当中,个别器型由于口部破损,后人有用金属铜包镶其口的,这种铜口与我们上述的“铜口”是两码事,不可混为一谈。
(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