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详解: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






[日期:2012-05-01]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 ]
要知道像红彩这样的三氧化二铁不溶于釉内的事,是一种特殊情况。一般的三氧化二铁都因窑热的作用而与釉化合,或熔在釉中,或成为极小的颗粒散在釉内。现只就其一般的情况加以说明如下:
 
当极少量的三氧化二铁混入釉中的时候,如果受到充分的热,就会整个与釉的成分结合而成新的物质(用化学术语来说就是“化合”),显出浅黄色。若增加其铁分,仍与釉的成分化合而使黄色渐浓。但是与釉化合的铁的分量有限,假使超过它的限度而增加铁分,这时铁就不再与釉化合,只是熔在釉中,而呈淡黄褐色。随着铁量的增加而浓黄色加深,终于变成黑褐色,如果再加厚些便会看到黑色。这时釉已经失去对全部铁的溶解力,于是其中一部分的铁变作极小的微粒而垂散在釉内。
 
唐三彩釉便是善加应用这种性质而作成功的。其中含有石英约30%、氧化铅约70%,以及少量的碱金属。在这个成分内再加入铁分,依铁量的增减而显出黄、橙乃至褐色。如后来在明代的三彩和五彩以及广为使用的黄色釉上彩,都是和唐三彩的黄色差不多同样之物。尤其在近代还有用锑和其他金属来代替铁作出黄色的,这一点留待后面再加以说明。
 
与釉化合的铁量的限度因釉的成分而异。釉的盐基性成分越多,铁的分量也越多,但酸性成分越多,铁量便越少。唐三彩釉因为富于盐基性成分,所以与多量的铁分化合而呈浓黄色。由于长石釉的酸性成分较多,从而铁与釉的化合量很少。如仅仅在釉内放入一成左右的铁,其大部分便不与釉的成分化合,只溶解在釉中,或成为极小的微粒而分散在釉内。这虽是由于釉的成分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在长石十分子而氧化钙二分子、硅酸四分子上下的长石釉中,所加的三氧化二铁,如达到1%左右时釉便呈浅黄色,达到5%左右时便呈浓黄色,达到8%以上时便呈深褐色乃至黑褐色,成为所谓的“芝麻酱釉”或“天目釉”。例如我国磁州窑系具有水墨画风格的黑色和褐色,便是利用三氧化二铁的这种性质,用含有一成左右的三氧化二铁作为颜料而绘制的(其中如号称磁州窑大本营的邯郸观台窑、彭城窑所用的一种当地出产的贫铁矿,俗名“斑化石”)。近些年常常有人提到火焰的性质,甚至在古董行业中间也可听到哪些是氧化、哪些是还原一类的话。这样科学的态度固然是一种很好的倾向,不过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要知道在烧制的过程中由于窑炉的结构和气氛的变化,往往会得到相反的结果,这一点是必须注意的。
 
在我国乃到日本各地所作的用铁来绘制图样,或挂上浓黄色和黑褐色釉的陶瓷,多是用氧化焰烧成,这无疑是较为经济的。但是釉的原料中含有3~8%左右的铁分,这也是最普通的自然形成的结果。因此,要知道现代各瓷器窑中的许多白色陶瓷器,其制成并非容易,而是经过多方努力去搜求铁分少的原料,或者在烧窑方法上煞费苦心,一次又一次地遭遇失败,可以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不应该把它看得过于简单。
 
据目前所知,我国早在北朝墓葬中就曾发现个别“白釉”瓷器,但是白度很差,接近灰青色,可以说是白瓷的滥觞。到了隋、唐时期白瓷的白度已达到60以上。五代、宋、金、元、明时期更达到62~78之间,而其中胎釉的含铁量有的竟低到0.26~0.41左右(如明德化窑)。虽然由于历代各地方窑的胎釉原料和烧成气氛不同,而在白度上表现互有高低,但是总的看来,随同制瓷经验的不断累积与科学知识的逐渐增加,这方面的改进显然是在曲线上升,由此也可想见其难能可贵的程度(参见表10)。
 
表10
 
标本名称
时代
白度
Fe2O3含量
烧成温度℃
备 注
 


 
河南安阳出土白瓷

60.5
1.12
  1170±20
 
山西浑源出土白瓷

61.8
2.49
  1240±20
磁 村 窑
 
江西景德镇出土白瓷
五代
77.4
0.61
0.85
1180±20
黄泥头窑
 
河北曲阳出土白瓷

65.5
1.04
0.84
1270±20
定 窑
 
山西介休出土白瓷

78.5
0.80
0.59
1280±20
洪山镇窑
 
辽宁辽阳出土白瓷

62.4
2.87
  1230±20
江官屯窑
 
山西霍县出土白瓷

72.8
0.46
0.68
1280±20
霍 州 窑
 
福建德化出土白瓷

77.6
0.26
0.41
1200±20
德 化 窑
 
 
振翅高飞 分享周健的日志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上)
http://sns.qzone.qq.com/cgi-bin/qzshare/cgi_qzshareget_onedetail?uin=43773913&itemid=1298510564&spaceuin=0&cginame=cgi_qzsharegetlist
 
 
这种碱金属釉中加以少量的铅,或者用铅代替碱金属的作法,究竟始自何时何地虽然不得而知,但是早在三千年以前,已经在亚州西边的美索不达米亚附近开始出现。究竟是由那里东渐经西域而来我国,或是我国独自发明的,也还没有得到确切的证明,只知道从汉代以来就已经在我们国内出现了这种作法。例如一般称为“汉陶”的壶、香炉、盏、房舍、家具的模型和土俑等,上面所施闪有银光的绿色釉便是。这种釉的成分是在用砂(二氧化硅)约三成、铅丹(氧化铅)约七成成所作的釉中加入氧化铜二到三分。根据德入略希克尔-安布顿(Ruechker-Embden)氏的分析,略如表12中的汉陶绿釉。这是一种在700~800℃之间便行熔融的低火度釉,与我们今天用作釉上彩的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现在把这种釉和雍正粉彩的绿釉,以及日本有田磁器上的绿釉试比较如表12所示:
表12 绿 釉 分 析 表
种类
成分
 二氧化硅
 氧化铅
 氧化铜
 三氧化二铁及铝
 碱金属
 合计
 
汉陶绿釉
 29.91
 65.45
 2.60
 0.81
 0.94
 99.71
 
日本有田釉上彩
 39.47
 49.25
 4.48
 0.80
 5.68
 99.68
 
雍正粉彩
 23.20
 70.72
 4.78
 0.91
 0.39
 100.00
 
  汉陶由于其银色的美丽,虽然早已为人所注意,但实际上并非另外掺加了银、而是因为釉的腐败才生出了这样的颜色(这一点留待最后一章中再详加解释)。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