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2021-11/21110212141852.jpg)
钧釉碗 元代 高7.9 厘米,口径18厘米,底径 5.5 厘米 淮阳县博物馆旧藏,现藏周口市博物馆
圆唇,直口,深弧腹,小圈足。胎质坚致,呈灰褐色。器身施青釉,釉层较厚,釉面有开片、聚釉和棕眼,足边无釉。
![](upload/2021-11/21110212144712.jpg)
大明成化年制款青花口杯 明代 高 5厘米,口径8.2 厘米,底径3.9厘米 1986 年鹿邑县城关镇窖藏出土,现藏周口市博物馆
敞口,深腹,圈足。胎质坚致,呈白色。器内外满施青白釉。外腹壁用青花绘太湖石、虫草、兰花图案,杯心内底绘花草纹。圈足内有青花楷书款“大明成化年制”,款外加双蓝圈。
![](upload/2021-11/21110212144831.jpg)
青花莲塘戏鸭纹觚 明代 高 12.1 厘米,径 6.6 厘米,底径 4.3 厘米 1986 年鹿邑县城关镇窖藏出土,现藏周口市博物馆
圆唇,敞口,长颈,深腹,腹部中微鼓,下腹外侈,二层台式圈足。胎质坚致、洁白。器身内外施青白釉。腹部用青花绘制莲塘戏鸭图案。
![](upload/2021-11/21110212154778.jpg)
青釉金玉满堂刻花洗 明代 高 10.5 厘米,口径 27.6 厘米,足距 19.6 厘米 1983年6月淮阳县公安局移交,现藏周口市博物馆
平沿,敛口,弧腹微鼓,圜底,腹下有三兽面足,足外撇,腹底部饼形圆台凸起。胎质较实,胎呈红褐色。器身里饰青釉,底心无釉露胎,器外饰施青釉至饼形圆台。器身纹饰分三层,上,下两层纹饰带是在2周凸弦纹之间堆塑饰16朵小梅花,腹中部刻折枝牡丹花卉。器内底上饰十字形,“十”字之间印“金玉满堂”四字。
![](upload/2021-11/21110212161911.jpg)
黑釉熊耳炉 明代 高 9.5厘米,口径11.3 厘米,底径 8.5 厘米 1983年6月淮阳县公安局移交,现藏周口市博物馆
宽唇沿,直口,束颈,鼓腹,腹附对称双熊首耳,圜底,底下有三兽形足。胎质坚致,胎为灰白色。器身通体黑釉,器内施白釉,釉层较厚,釉面有开片。
![](upload/2021-11/21110212167738.jpg)
蓝釉双鱼耳炉 明代 通高10.5厘米,口径6厘米,足距 4.8 厘米 1983年6月淮阳县公安局移交,现藏周口市博物馆藏
平沿双唇,直口,立颈,斜肩,口肩部饰双鱼耳,鼓腹,圜底,下有三足。胎质坚致,胎色灰白。器身施蓝釉至足部,釉层肥厚,釉面有开片。
![](upload/2021-11/21110212169681.jpg)
酱釉寿龛 清代 高 127 厘米,腹径 80.5 厘米,底径 59厘米 1984 年商水县城关镇八里湾村出土,现藏商水县文物管理所
体呈椭圆形,有双盖,上盖呈宝盖顶状,下盖呈头盔形,双盖相套,盖和器口相扣合,鼓腹,平底。通体施酱釉至底部。上盖无纹饰,下盖有6组开光图案,图案中有卷云纹和“寿龛”、“阿弥陀佛”六字铭文,器身口沿有一周堆塑绳索纹,器身中部有方形开光,内分别有折枝牡丹、花鸟、菩提树、高僧等图案,下有一周塑雕模印图案、一周莲瓣纹、一周宽带凸弦纹。
![](upload/2021-11/21110212173248.jpg)
青花加紫印色盒 清代 高4.5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 5.5厘米 1986 年鹿邑县城关镇窖藏出土,现藏周口市博物馆
盒扁固形,子母口,浅腹,圈足。器身饰白釉。盖顶及底部用青花加紫手法各绘一条飞龙,龙周围有蓝紫相间的火焰纹,龙身盘屈护一火球。器侧面以细线为一组,绘出一周青花菱形纹带,圈足上绘一周紫彩莲瓣纹,菱形内加紫彩。
![](upload/2021-11/21110212172932.jpg)
青花缠枝勾莲纹罐 清代 高22.4厘米,口径16 厘米,腹径 18.9 厘米,底径13.5 厘米 1986 年鹿邑县城关镇窖藏出土,现藏周口市博物馆
兽钮弧形盖,圆唇,直口,短颈,斜肩,肩下四系分两组,弧腹,浅圈足。胎质坚致、灰白色。器身内、外施白釉,口沿、圈足无釉。器物主纹为青花勾莲纹。
![](upload/2021-11/21110212178659.jpg)
青花喜字勾莲纹天球瓶 清代 高41.7厘米,口径8.2 厘米,底径 14.4 厘米 1983 年淮阳县公安局移交淮阳县博物馆,现藏周口市博物馆
圆唇,口微侈,长颈,丰肩,鼓腹,浅圈足。胎质坚致,胎呈灰白色。器身施白釉至足部,器身纹饰以青花勾莲作底纹,在颈、腹部书写6组青花双喜字,器底饰一周草叶纹。
![](upload/2021-11/21110212175489.jpg)
青花双喜狮耳瓶 清代 高43.7 厘米,口径18 厘米,底径 16.2 厘米 1983年6月淮阳县公安局移交,现藏周口市博物馆
盘口,束颈,颈较长,颈部两侧饰对称双狮耳,每耳为两狮伏卧对视,四目相对。斜肩,直腹微鼓,浅圈足。胎质坚致,胎色较白。器身施青白釉。器物通体饰青花,纹饰共分9层。分别是几何纹、勾莲纹、三角纹、菱形纹、卷云纹、勾莲纹、变形蕉叶纹等。颈部、腹部为主纹区,在青花勾莲地纹上书写“囍”字。
![](upload/2021-11/21110212183163.jpg)
青花三国人物故事纹方瓶 清代 高 61.6 厘米,口径 19.6 厘米 项城市博物馆旧藏,现藏周口市博物馆
敞口,束颈,颈较长,方折肩,方腹,方圆足。胎质坚致,色洁白。器身满施白釉。颈部用青花绘人物、山水、小桥图案,构画出高士隐居场景,腹部四面绘四组三国人物故事画面,胫部四周饰变形蕉叶纹。
![](upload/2021-11/21110212184357.jpg)
青花花鸟纹瓶 清代 高58 厘米,腹径24.2 厘米,口径21 厘米,底径20厘米 鹿邑县博物馆旧藏,现藏周口市博物馆
圆唇,敞口,长颈,颈两侧对称置双耳,弧肩,深腹,浅圈足。胎质坚致,胎体洁白。器身施亮青釉。器身绘饰牡丹纹、白头翁等花鸟图案,寓意富贵到白头。
![](upload/2021-11/21110212181751.jpg)
五彩堆塑透雕人物纹天球瓶 清代 高 42厘米,口径6.5 厘米,腹径23.9 厘米,底径13厘米 1954 年沈丘县出土,现藏周口市博物馆
方唇,直口,长颈,圆肩,鼓腹,平底,璧形圈足。通体施青绿釉,主体纹以卷云纹为主,颈部有一条龙环绕,器腹纹饰之间透雕有马蹄形小孔,并浮雕十八罗汉图案,用五彩点饰祥云、服饰、飞龙等。底部有印款“大清康熙年制”。
![](upload/2021-11/21110212186389.jpg)
哥釉盘 清代 高5厘米,口径 26 厘米 1964年西华县城关镇出土,现藏周口市博物馆
圆唇,敞口,浅弧腹,平底,圈足。胎质坚致,胎呈灰白色。器身施青釉,釉面冰片纹开片,圈足内无釉。盘心内有 7个支烧点。
![](upload/2021-11/21110212198009.jpg)
哥釉碗 清代 高 10厘米,口径 24 厘米,底径 11 厘米 1964 年西华县城关镇出土,现藏周口市博物馆
圆唇,口微敞,深弧腹,圈足。胎体较厚,胎质坚致,呈灰白色。器身施青釉,釉面有冰裂纹开片,纹线呈铁丝金线状。
![](upload/2021-11/21110212196711.jpg)
青釉瓜棱橄榄瓶 清代 高51.4 厘来、口径15.2 厘米,底径15.8厘米, 1985 年淮阳县城关镇北关粮店出土,现藏周口市博物馆
瓶体瓜棱纹橄榄状。方唇,敞口,束颈,弧肩,鼓腹,腹下收,胫部外侈,浅圈足。胎体厚重,胎质坚致,胎呈白色。器身施青釉,器内施白色釉。
![](upload/2021-11/21110212196197.jpg)
窑变红釉尊 清代 高 31.5 厘米,口径14厘米,腹围 23.5 厘米,底径11.8厘米 鹿邑县博物馆旧藏,现藏周口市博物馆
方唇,敞口,束颈,弧肩,深腹,隐形圈足。胎壁厚重,胎质坚致,胎呈白色。器身施窑变红釉,口沿处稍显蓝紫色,腹内及圈足内施苹果绿釉。足部有后修胎痕迹。
![](upload/2021-11/21110212202961.jpg)
粉彩双雉牡丹纹天球瓶 清代 高 39.4 厘米,口径8.4 厘米,底径13.5 厘米 淮阳县博物馆旧藏,现藏周口市博物馆
圆唇,直口微敞,长颈,圆肩,球腹,隐形浅圈足。胎质坚致,胎呈白色。器身施白釉,用粉彩绘山、石、花枝、牡丹,雏鸡纹。底部朱书篆体“乾隆年制”四字款。
![](upload/2021-11/21110212201166.jpg)
黄釉粉彩蝠耳瓶 清代 高 23厘米,口径8.7 厘米,足径 5.5 厘米 周口市关帝庙民俗博物馆藏
圆唇,敞口,长颈,颈部两侧有对称蝠形耳,弧肩,筒状腹,浅圈足。胎质坚致,胎呈白色。器身以黄彩做地,用红、白、蓝彩绘制缠枝花纹,器腹有两组开光,绘有梅、瓶等纹饰。
![](upload/2021-11/21110212204902.jpg)
粉彩婴戏蟋蟀对罐 清代 高6厘米,口径8.6厘米,底径6厘米 1986 年鹿邑县城关镇窖藏出土,现藏周口市博物馆
盘式盖,盖中心开十字花形孔。圆唇,敞口,弧腹,平底,浅圈足。胎质坚致,胎呈白色。一组2器,器身内外施白釉,口沿及圈足底无釉。罐身用粉彩绘婴戏图案。
![](upload/2021-11/21110212204892.jpg)
![](upload/2021-11/21110212213744.jpg)
堆塑铁花龙凤纹瓶 清代 口径6厘米,底径6 厘米,高 19.5 厘米 1964年西华县城关镇出土,现藏周口市博物馆
圆唇,盘口,长颈,斜肩,直腹,胫部紧收,深圈足,足墙外侈。胎质坚致,胎呈灰色。一组两只。尺寸形状相同。器身通体施青白釉,有冰裂纹开片。肩、腹部分别堆贴铁花吐火龙凤纹。
![](upload/2021-11/21110212218868.jpg)
白釉观音像 民国时期 高 35.9 厘米 太康县文物管理所旧藏,现藏周口市博物馆
观音面部丰腴,颈部佩璎珞,身材修长,头巾披肩,身着宽袖长袍,赤足立于莲花座上,左手托净瓶,右手向上,胎质坚致,胎呈白色。器身施乳白釉。瓶底部有印章式排列楷书四字“茂记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