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福建陶瓷的历史






[日期:2012-04-07] 来源:《中国陶瓷·福建陶瓷》   作者:曾凡 [字体: ]

南朝时期由于帝王的提倡,佛教特别盛行,不仅占领了上层建筑的思想领域,也反映到瓷器上,除上述者外,在一些罐、盘、碗上面刻莲瓣纹者也较多,线条极为流利,花瓣饱满丰硕,显得庄严雅致,在青绿色的釉层中呈现出来,给人一种出尘不染典雅风尚的感觉。《青釉覆莲四系罐》、《青釉莲花五盅盘》,《青釉莲花托》等,都属于这种类型,是这个时期青瓷中的上乘作品。

《青釉蹄足砚》(图40),胎灰白,釉淡黄色,滋润莹泽,砚面圆盘形,微凸露胎,用十只蹄形足承托;足的刻划如马蹄,细致而形象,青瓷砚自三国至隋唐各地都有出土,但尚未发现比这件更为精致的。多数都比较粗糙,有不少是完全明器化了,象这样大而实用的是很罕见的。《青釉瓷灶》(图38),梁天监五年(公元506年)墓出土。造型很完整。前有遮火墙,墙下有拱形火门,火门口放置木柴。门左站一男俑,拱手而立;右边放一水缸,缸内有一把勺子。灶面有两个锅孔,前面置甑,后面放锅,灶尾呈船形翘起,并有一个通烟孔。灶边站一双髻女俑,作烹饪状,十分形象的再现了六朝时期人民的炊事情形。这件亦与江西南昌和新干等地南朝墓出土的相同,不仅反映了两省瓷业的共同性,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共同情景,象这样具有确切纪年的更属珍贵。



图40.
青釉蹄足砚 南朝 高6.2cm 口径19.5cm 闽侯县光明荆山 福建省博物馆



图38.
青釉瓷灶 南朝 高9.2cm 长12.0cm 建瓯县穆墩 福建省博物馆

此外,有些器形至今尚未在别地发现,很可能是福建的独创,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青釉莲檠》(图31)。承盘中央凸起莲座,座上树立八角形柱,柱下部两边各有一朵盛开的莲花;上部近顶处两边各有一环,顶尖立天鸡一只,展翅欲飞,十分生动。



图31.
青釉莲檠·款 南朝高24.0cm 盘径19.5cm 闽侯县 福建省博物馆

综观三国以后,南朝时期福建瓷器的烧制技艺和装饰,既受江浙等地的影响有其共同性,都趋于成熟地步,但也有其演变和发展,有些形制变了,有些不复出现了,有些显示了福建地方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福建瓷器的发展水平,有较大可能借鉴于江浙制瓷技艺,移植到福建,因此有些瓷器是相同的,达到了相应的水平,有着一致的时代风格。

(四)

    隋唐五代,历经370余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强盛时期。特别是唐初政治比较安定,经济比较发达,“海内富有”,“行千里不持尺兵”,成为当时世界上极为富庶而具有高度物质文明的大国。就是到了唐末藩镇割据,王氏建立“闽国”后,也仍“鼓励耕垦,发展商业,建立学校,发展文化”,因此经济繁荣,出现了象泉州那样的商业城市,与海外通商贸易,其中陶瓷就是输往国外的重要商品,据《清源留氏族谱》卷三《鄂国公传》说:“泉州城市旧狭窄,至是扩大仁风(东门)、通淮(涂门)等数门,教民开通衢,构云屋(货栈)……陶器钢铁,泛于蕃国,取金贝而还,民甚称便”。由是促进了陶瓷业的发展。

根据考古发现,隋唐初期的瓷器仍继承着南朝青瓷的传统风格,《青釉双耳盘口壶》、《青釉莲花四管插器》等,都和南朝接近,但其制作技艺更为成熟,器形和釉色都较前莹润柔和而美观;然而,也有些器形与前不同。《青釉双系注子》(图46),小口,袋腹,平底;短流,半环把,肩部附加双耳,周身有轮旋纹,施釉均匀,黄中泛青,胎釉结合紧密,显得浑厚稳重。它可能由“鸡头壶”演变而来,至唐初已无再发现过“鸡头壶”,短小的流代替了原来的鸡头,这种造型,成为唐代中期以后“注子”的普遍特点,短流,环把几乎是相同的,只是壶口和腹部变化较多,但尚未见与此有雷同者。



图46.
青釉双系注子 唐 高26.0cm 口径10.0cm 福州市 福建省博物馆

五代是承袭着唐朝遗风的,这从闽国皇帝王审知墓和其子王延钧之妻刘华墓中出土的陶俑等遗物可以得到证实,而瓷器也必然有着密切联系,作为“泛于蕃国”进行贸易的陶瓷,生产必然是大量的,也必然会促进和提高烧制的技艺,这在王审知墓和刘华墓中得到了反映,只是墓早年被盗掘,所存瓷器无多,但陶俑却是大量的。《白釉大碗》(图51)可算是件优秀的艺术品,卷唇圈足,釉色白中闪灰,显得阴暗些,胎质匀净,细而坚致,是福建发现最早的白瓷器。青瓷长颈瓶,直口卷唇,鼓腹,平底而微凹;釉呈黄绿色,近底处露胎。呈红灰色,胎质坚硬,这种器形也是以前所没有的。其墓出土还有陶俑,面容丰腴端庄,衣纹线条刻划娴熟,也继承着唐代的圆润丰满的造型风格,但它与西安、洛阳、南唐二陵和吴越国钱元瓘等墓出土陶俑相比较,却无一雷同处,显示着具有闽国的独特艺术特色。另外,闽国不仅把陶瓷品输往国外,也有把国外的陶瓷器运进来的,作为皇室的陈设品。这种陶器的输入,对促进闽国陶瓷的发展也是有作用的。



图51.
白釉大碗 五代 高8.0cm 口径18.5cm 福州市新店 福建省博物馆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