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永春和安溪等地也发现不少清代的窑址,多是青花而无其它彩色,有的窑场规模相当宏大,产品多是日常生活用具,除各种碗外,也有盘、碟、瓶、罐、灯、炉等,花纹都是民间艺术家的随意作品,这些青花瓷器也为研究福建青花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因为它图案简单,画法自由奔放,不拘一格,富有中国绘画趣味和民间艺术特色。不象御窑产品那样。纹饰复杂,而且繁密工整,有着严格的要求。
八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近百年来,由于遭受内外反动派的剥削和压榨,在经济上一蹶不振,福建的制瓷业,也始终停留在落后的手工业的生产方式上,著名的瓷区德化,原有瓷窑二、三百家,在其内外交困下,也都先后倒闭歇业了,所剩无几,也是在岌岌可危之中苟延残喘,处于萧条的状态。1949年建国以来,福建的陶瓷业得到了恢复和新的发展,目前国营和集体经营的瓷厂近五百家,而且已形成了几个较大的产区,如福州、厦门连城、晋江、安溪、南安、德化、闽清、宁德、古田等。其产品各具特色,原来只有德化可以生产出口瓷,现在全省已有五十多个厂能生产出口瓷了,这些瓷器运销的地区,已从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亚、中东、近东而发展到欧洲和美国了,与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在技术革新方面,日用陶瓷的生产,主要厂基本上都实现了机械化或部分自动化,解除了工人们笨重的体力劳动。在产品的种类上,更是推陈出新,日新月异,百花齐放。如德化在“解放初期仅有以小件制品为主的匙、杯、盘、碟、壶等十来种日用瓷和三十八种美术陈设瓷;到了1973年就有了三百九十五种日用瓷和四百三十五种美术陈设瓷了。如在陈设瓷方面,除了继承优秀传统外,也有所创新和发展。观世音菩萨,面相丰润,凝神而视,项带缨珞,双手藏于袖内,拱手立于海波上;衣纹飘拂,随风而动,这是仿明代瓷塑家何朝宗的造型,但也不完全雷同而有所创新,不愧是当代的艺术品,在日用瓷方面,也创出了不少新品种,深受群众喜爱。对清初已失传而享有盛誉的明代乳白瓷,也进行了试制和恢复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成就。
此外,前几年,建阳县瓷厂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省轻工业研究所、省博物馆等单位的美术、科技、考古工作者的协助下,对恢复固有的黑釉免毫盏进行了探索性的试验,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试制烧造了建窑兔毫盏。新产品经过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测试分析,其胎釉的机理完全和宋代相同。闭此,在1981年五月召开的“恢复宋代建窑兔毫釉产品鉴定会”上,来自全国著名的陶瓷专家都一致认为建阳免毫盏仿制品的确是恢复起来了,试制品不单是达到了形似、神似,而且达到了质似。因此,它的恢复生产,不仅发扬了福建固有陶瓷的优良传统,同时,也将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创造出更适宜于现代人民生活的用品来,以满足国内外人民生活日用和艺术欣赏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