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反动政府的统治和剥削下,加上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一般陶瓷业都随着政治的腐败,经济的崩溃,而愈趋衰落。石湾陶业也不例外,到了建国前夕已陷于一蹶不振的地步了。此时生产技术日益衰退,产量日趋减少,销路日益萎缩,陶窑仅存三十座。解放后,石湾陶工发扬了当家作主精神,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使石湾旧貌变新颜。现在石湾不断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机械化、半自动化逐步代替了繁重的手工操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石湾镇已建设成为我国一个综合性的陶瓷生产基地。不少外省瓷厂和外国陶塑工作者,不断到石湾学习陶艺和交流制陶技术。近三十年来,石湾各类陶塑,在国内外各大城市进行多次展览,受到了很高的评价。1981年全镇工业生产总值与1949年相比,增长了约五、六十倍之多,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现在石湾按产品的种类分工,分设了工业、化工、建筑、园林、电瓷、日用瓷以及美术陶瓷、工艺陶瓷等工厂,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世界五大洲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石湾建国陶厂生产的釉面砖,填补了华南地区的空白,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美术陶瓷厂生产的各种美陶,以其工精艺美驰名中外。这个厂每天接待着数以千百计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朋友、华侨和港澳同胞。
石湾陶塑的最大特点是能继承传统风格。塑造人物脸部一般总不上釉彩,以保持胎色和线纹的刻划。不论是大型的雕塑或是只有一厘米高的小品,都极讲究传神,即不但形肖,而且神似。过去石湾以制造陶器为主,没有细瓷。现在精陶和细瓷(新产品)已大量生产。釉色方面,石湾继承了我国青瓷传统,对宋代著名窑口的产品都有继续仿效,而且青山于蓝不断有所发展。石湾陶塑的釉色浑厚,富有质感,别具一格。现在经过陶釉工人的苦心钻研,已从原有的二十多种釉色发展到七十多种,其中结晶釉是石湾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釉色。器表施于这种釉色,经过锻烧,出现深浅相映、错落有致、疏密不同的放射性光芒和梅花形等晶体;形成五彩缤纷、百花怒放的美丽色彩,给人以诗的想象、画的美感,发人深思,百看不厌。
石湾陶塑,人才辈出,后续有人。刘传、庄稼、曾良、刘泽棉、廖洪标、刘锦、霍兰、霍英、马海、苏锡荣等,是当代老一辈的陶塑艺术家和工艺师。他们分别掌握了各种陶塑工艺和传统技法,创作过大批优秀作品。石湾陶艺之花,正欣欣向荣,越来越辉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