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拉坯机进化史《一》






[日期:2020-09-21] 来源:百陶君   作者:佚名 [字体: ]

      拉坯机作为一种机械装置,它的发明是世界陶瓷史上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赋予了器皿更圆润精致的灵魂,是陶瓷制作中使用最主要和广普的设备之一。

      如果没有它,制陶还会停留在手摇脚踢时代,陶艺大众化更无从谈起。从慢轮到拉坯机,是人类利用和改造工具的过程,也是人类文明进化的过程。

1975年,美国,街头陶艺DIY

      要了解拉坯机的前生今世,需要站在世界高度和广度,因为它不是某个国家独有,更不是形而上的产物。

      一、前生:辘轳、泥巴,慢轮和快轮

      原始陶轮:人体动力——从前慢,车马慢,制陶也慢......

      Potter's wheel(陶轮、辘轳、陶车、拉坯机),一种用于直筒或类圆体陶瓷器成型的机械装置,该工具还用于陶瓷坯体的修整(修坯),未有该工具(设备)之前,陶器是通过盘绕或拍打成型的。

      陶轮的设计符合牛顿第二定律,借助惯性,陶罐等容器在陶轮上转动成型。最早的陶轮(也叫托尼轮,慢速轮或jolleying<旋转成型>)是盘绕、拍打成型的延伸。开动时,陶工用脚踩动底部碟形轮盘,以保持陶轮转动。

轮制工具-原始陶轮部件(中国)

轮制工具-原始陶轮部件(中国)

慢轮(中国)

慢轮拉坯

      公元前6000年至4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陶工发明了陶轮(慢轮),这引发了古代人用粘土制作器皿方式的革命。陶器制作不再局限于手工形式,而是可以尝试快速成型和新美学方面获得更大的自由。这是粘土制作器皿方式的一场革命。


慢轮

慢轮在现代的应用

      公元前3世纪中后期,人们发明了以飞轮原理运行的快速陶轮。它利用重石轮旋转后带来的能量进行加速,通过踢动或用摇杆向四周施加能量,以提供离心力。

      快轮使制陶工艺得以发展,将粘土放在轮子中央,随转盘转动挤压提起并成型。在陶器内部留下层次分明的环线,用于制作比较薄的器物,因此可将拉坯陶器与手工陶器区分开。陶工生产了更多的陶罐,这是工业化的第一步。

18世纪的法国陶工

欧洲艺术史里的制陶

      这样的场景不止出现在西方艺术史书籍或绘画里,中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也绘述了制瓷整个流程。

《天工开物》里记载的造瓶

    轮盘拉坯在东亚、欧洲、非洲一些偏远地区沿用至今。

日本-轮盘拉坯依然盛行

南非

土耳其

      机械陶轮出现之前的漫长时间里,脚踢式陶轮是最重要的制陶工具之一,陶工们熟练地用脚操控轮盘,控制拉坯速度。

波兰:斜拉式陶轮

印度

埃及

英国

      1900年,墨西哥时事摄影记者Victor Casasola记录的瓦哈卡坎陶工们工作状态,男性负责拉坯,女性则用盘绕法,赚取极低的报酬。

      从物理学和人体机能来看,人体机能是有限的,未有机械动力之前,拉坯是非常耗费体力的事情,所以在拉制大件器物时需要他人帮助。

中国

越南

      当杠杆原理被运用到拉坯中,双脚才慢慢被解放。

      近代陶车:机械动力——女性成为制瓷业里的中坚力量

      机械陶轮直到19世纪才出现。相对快轮而言,机械陶轮的进步在于轴承、皮带以及传动装置的应用,这一时期,制陶工作效率有了量的提升。


早期在慢轮基础上改进的机械陶车

19世纪的机械陶车上出现了脚踏板

这台笨拙的拉坯机生产于1940年代

      人们在设计和改良机械,以获得效率提升的同时,也会关注安全性、可重复性和使用舒适度。

脚踏式机械陶车

缝纫机改装的脚踏式机械陶车

      1939年,美国手工陶器之都伦道夫县(Seagrove)陶工用脚动力转动粘土。踢轮被改进为更容易控制的踏板,减少了工人臀部和腿部的磨损。

Seagrove陶工使用的脚轮(快轮)

      在使用的过程中,陶工们善于发现和利用各种外力,比如杠杆、人力等。



绳子的一端连接陶车,解放了制作者的双脚

利用杠杆转动的省力装置

利用轴承原理的修坯装置

产品化的机械陶车

      电动拉坯机未普及之前,机械陶车是最重要的拉坯工具。当时手工陶艺是轻工业,陶瓷作坊以女工为主,她们会熟练地拉制小件餐具。

      工作中的“包豪斯女士”Marguerite Friedlaender-Wildenhain(1896-1985),她1925年毕业于柏林艺术学院雕塑系,是德国第一位获得陶艺硕士学位的女性,也是第一位获得陶艺大师称号的女性陶艺家。

Marguerite使用脚踢式陶轮

      Marguerite的池塘农场(Teaching-Workshop)陶艺教室,这一届22个学生大多成为著名艺术家,至今仍活跃在欧洲陶艺领域。

“包豪斯”女士的陶艺教室

      1940年,美国一所技工学校的陶艺课。所用的教学脚踏式辘轳车高约80公分,操作起来非常方便,金属支架、铝盘,除了不是电动,但已接近现代拉坯机了。

机械拉坯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球经济慢慢复苏,陶艺有了新的发展。各种款式拉坯车开始量产,这是Craftool拉坯车宣传海报,一百多美刀就能买到一台。

      1946年,阿姆斯特丹,年轻的陶工在工作室生产皇室定制的器皿。

      机械陶车出现,为女性增加了工作机会,也涌现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女性艺术家,这也催生了现代陶艺的萌芽。


      1952年,彼得·沃克思的好友、工作伙伴Lillian Boschen在工作室,Boschen是Archie Bray基金会首任常驻主任,她在加州工艺美术学院获得了艺术硕士学位。

      即便在电动拉坯机更新换代、蓬勃发展的今天,许多陶艺创作者仍然坚守着对慢轮拉坯的钟爱,因此陶车从未退出历史舞台。







款式多样的现代机械陶车(拉坯机)

      进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跃进的过程,是不断创新的过程。生物有无限的变异潜能,人类有无限的创造潜能。生命不息,进化不止。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