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破损青瓷器的修复






[日期:2012-02-16]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 ]

三 上色、做釉

上色和做釉是青瓷器修复中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项技术,若把握不好,整个修复的过程就会在此全功尽弃。上色和做釉,要根据釉层厚薄情况,釉薄者可将上色、做釉两个程序一次性完成,釉厚者或希望釉面有玻璃质感则需单独再次“上釉”。现将不同时代青瓷釉的修复方法分述如下:

(一)原始瓷釉的修复

原始瓷,也叫原始青瓷,流行于商周,延续至东汉,是我国古代瓷器之祖先,因其胎釉的淘炼、化学成份、制作工艺、窑炉温度的把握等等技术尚未达到成熟青瓷的标准而被称之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原始瓷以氧化铁为着色剂,釉色多数泛黄,一般都有缩釉现象,这种缩釉现象给修复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笔者经过数次实验,找到了一种效果比较好的修复方法:先将补缺后的“胎体”表面打磨平整,然后用AAA胶加土黄、铬绿、太白粉等调合,直接涂抹到“胎体”上,不久,它就会收缩,“釉面”滋润有光泽,无需再作其他的工艺加工。

(二)越窑青瓷釉的修复

1.釉的特点分析

越窑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青瓷窑口,成熟于东汉,衰落在北宋, 绵绵千余年,形成了庞大的窑系。经过这漫长年代的演变,各个时期又形成了各有特点的艺术风格,其中的釉色也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如:东汉至西晋时期,越窑青瓷以胎装饰取胜,釉层较薄,釉色青中泛灰,表面多呈亚光;东晋至南朝时期,胎装饰已基本消失,出现了点彩,釉层一般较厚,有玻璃质感,且多数有开片;唐五代至北宋是越窑的顶峰时期,不仅在胎体上重新出现了刻划纹饰,釉的呈色也已达到了最佳水平,有“千峰翠色”之美誉。釉面光亮,色呈艾青者,曰:“秘色瓷”,专作贡品。

2.修复方法

东汉至西晋时期,因釉层较薄,表面乳浊,可将上色、做釉一步完成,即用黑、柠檬黄、白等硝基漆调成后加适量硝基清漆直接涂抹,就可达到预期目的。

东晋至南朝时期,釉层较厚,釉面有玻璃质感,需先用硝基漆调出准确的颜色后,涂抹均匀,然后再用喷枪喷涂硝基清漆。开片的处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手绘;另一种是将“釉面”加热,然后迅速放入冷柜内,通过热胀冷缩的物理变化,形成自然的开片。

“秘色瓷”釉的修复。所谓的“秘色瓷”是窑工在窑炉的还原气氛下烧制而成,釉面呈艾青色的青瓷,是越窑青瓷器中的绝品。如: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的唐越窑青瓷花口杯,杯身已有近一半缺损, 在补缺复原后,用黑、柠檬黄调成绿色,再加上白色,使其变淡,用喷枪喷涂,再用刷子蘸上黑、褐等颜料,弹出斑点。这种青瓷的釉层也较薄,无需再做“釉”。

(三)早期黑釉的修复

在东汉时期的越窑和六朝时期德清窑中都有黑釉瓷器生产,相对而言,越窑黑釉釉层厚而光亮,德清窑黑釉釉层较薄,釉面无光泽。所以越窑黑釉瓷的修复,需在黑、柠檬黄等硝基漆调出颜色涂抹后,再次“上釉”,而德清窑黑釉瓷只需前一道工序便可。

(四)对“片纹”的修复

片纹,源于早期瓷器的开片,本是一种工艺上的缺陷,南宋时期的窑工经过人工掌握后,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装饰纹样——片纹。笔者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这种人工把握形成的片纹与早期杂乱的开片是有很大区别的,它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即线条有“干线”和“支线”之别,“干线”往往是垂直状,有的甚至是从头通到尾,而“支线”则是从“干线”处分离出来。因此,在修复时一定要把握这种规律,且不可随意乱画,造成杂乱无章的面目。做片纹一般都用细笔画,也可用刀具先刻画,再填上颜料。

上述修复方法对其它窑口青瓷器的修复同样适用,只要根据瓷器本身的颜色、釉层的厚薄做出相应的调整即可。应当认识到,古陶瓷修复者不仅要掌握好各方面的修复技术,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古陶瓷鉴别能力,对各窑口、各时代陶瓷器造型风格和工艺特征有基本的掌握,才能避免出差错。青瓷器修复是如此,其他品种瓷器的修复同样也是如此。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