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博物馆展厅里看到的,大多是精美的陶瓷作品或修复而成的陶瓷器,而在令人眼花缭乱的陶瓷之间,你是否会注意到一些展品:它们十分质朴、有点奇怪、好似工具,挡不住心生“这是什么”的疑问。其实它们是默默付出的“幕后工作者”——没有纹饰装饰和釉彩光环的加持,是最不起眼的“工具人”,而恰恰是它们,才成就了陶瓷的精致与美丽——它们就是窑具。
窑具,广义上指窑场制作陶瓷器而使用的工具总称,一般概念上是伴随陶瓷烧制过程中在窑炉内使用的辅助工具。使用窑具的目的在于减少废品出现和提高窑室空间利用率,其在陶瓷焙烧过程中对坯件起到间隔、承托、保护等作用。
色彩多样、造型多变的陶瓷,背后都离不开窑具的创造与使用。根据使用功能,窑具大致可分为垫烧具、支烧具、装烧具和测温具。
垫烧具
垫烧具,也称间隔具,是装烧过程中置于坯体之间的起间隔作用的窑具,常见的有垫珠、支钉、垫圈、垫饼等。垫烧具有效防止了釉的粘结,使得陶瓷器物可以向上一层一层摞起来进行叠烧,充分利用窑室竖向空间,提高了产品的烧造数量。
东汉时期,湘阴青竹寺窑的装烧是用玉璧形垫圈、圆形垫饼间隔器物。
东汉-三国 玉璧形垫圈(残)
青竹寺窑器物叠烧示意图
湘阴青竹寺窑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到了西晋后期,岳州窑开始采用齿状支钉作为间隔具,器物内底常见有支钉痕迹。
晋—隋时期各类间隔具
三足垫圈
乳钉足垫环
齿状支圈
环形垫圈
以上皆为湘阴马王墈窑出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东晋时期青瓷碗,内底有明显的支钉叠烧痕
汉寿大岭上咸康三年墓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五代北宋时期,烧制青瓷为主的衡州窑系,生产的碗盘类产品多以垫圈间隔相叠,匣钵(后文详细介绍)装烧。
北宋 带乳状支钉的环形垫圈
青瓷花口盘内底,粘连垫圈
两者皆为衡南云集窑出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而到宋元时期以烧制多色釉和彩绘瓷为主的衡山窑系,碗类多用支钉间隔叠烧。
盏底足,粘连三个泥质支钉
南宋 酱釉盏 衡山窑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支烧具
支烧具是承托器物到合适位置的窑具,一般安放在窑床上,使用的时候足或齿口朝下,托面朝上。这类支烧具抬升了器物的高度,使其远离窑室底部温度较低的地方,避免出现生烧器,也就是没有烧不透的次品;同时支托在窑床和陶瓷器物之间,可以防止砂石污染陶瓷器的底部或釉面。这类窑具的使用能更好利用窑室内的温度,追求的是产品质量的提升。
晋—隋 齿状支座 湘阴马王墈窑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唐 圆筒形陶支垫 长沙铜官窑遗址出土 长沙市博物馆藏
南宋 喇叭形支座 允山玉井窑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装烧具
朱琰在《陶说》中载:“瓷坯宜净,一沾泥滓,即成斑驳,且窑风火气冲突伤坯,此所以必用匣钵也。” 匣钵是陶瓷烧成过程中保护器物的装烧具,而正是匣钵在烧造过程中为陶瓷坯体创造了较为洁净的烧成环境,使得釉层不易受污染;耐火材质的匣钵也保护了坯体受热均匀,防止其因膨胀或收缩导致破裂。
匣钵的出现是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明之一,极大提升了瓷窑的产量和质量。早在东晋时期,岳州窑出现了筒形匣钵,是目前所知最早采用匣钵技术的窑口之一。
湘阴马王墈窑窑床及残存的匣钵
唐代匣钵、匣钵盖
长沙铜官窑遗址出土 长沙市博物馆藏
匣钵在使用时,是将器物以垫烧具间隔,放置于匣钵内,匣钵层层垒叠,最上层覆以匣钵的盖进行密封,类似蒸包子馒头时用的笼屉,这样既能安放稳定又增加了装烧的数量。在我们展厅内展出的几件匣钵装烧件,窑具与器物粘黏在一起,其实这是烧造失败的产品,但却为我们了解和复原陶瓷的烧造工艺留下了最好的示例。
南朝筒状匣钵
湘阴马王墈窑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北宋 匣钵装烧件 邵阳召伯窑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数量众多的普通日用瓷器,通常是一个匣钵叠烧多个器物,器物表面施半釉或者在内底施釉后刮去一圈,以防止器物粘连。这一圈无釉处即为涩圈。而昂贵的精致细瓷则是一个匣钵装烧一件器物,不用叠摞器物,内施满釉,釉色莹润。
日用瓷器
南朝 青瓷碗、盏一组 湘阴马王墈窑出土
元 青白瓷碗 宁乡冲天湾遗址出土
元 青釉莲瓣纹盘 醴陵唐家坳窑出土
以上三组为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精致细瓷
南朝 “太官”碗底残片 湘阴马王墈窑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北宋 景德镇窑青白釉十二出葵口碟
北宋 耀州窑青釉斗笠瓷盏
后两件器物为岳阳茆山宋墓出土,岳阳市博物馆藏
湖南地区在南宋晚期至元代,陶瓷器以芒口覆烧和青白釉瓷为主要特征。芒口是指一部分碗盘等瓷器的口沿无釉露出胎骨的那一圈。芒口器一般胎体轻薄,口沿刮釉,置于支圈与垫钵的组合窑具内覆烧。这类窑具不仅有量产的功效,同时也相当于一个装烧的匣钵,可以起到遮挡窑灰的作用,使产品的釉色均匀且少杂质。
南宋装烧具与青白瓷器
支圈与垫钵
青白瓷芒口碗
青白瓷芒口盘
以上皆为醴陵唐家坳窑出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测温具
火照是陶瓷烧造时测定窑内温度的标样试片,相当于窑内烧造情况的“晴雨表”。在《陶记》上载 :“火事将毕,器不可度,探坯窑眼,以验生熟则有火照”,就是使用火照观察窑温,判断何时可以止火。其实火照很像我们做饭时“被试吃的菜”,但不同的是在陶瓷烧造过程中窑炉是不能打开的,要想知道陶瓷的烧制情况只能通过火照,在需要验火时用铁钩将它钓出来,观察其烧制情况来及时判断和掌握窑内温度和气氛变化。
唐 火照 长沙铜官窑遗址出土 长沙铜官窑博物馆藏
火照本身多用残片制成,上端有圆孔,使用时将其插入底座或铺满砂粒的匣钵内,放于窑内从观火孔可以看到的位置,也方便取出。火照的使用能大大提高瓷器的成品率和烧成质量。
南宋 火照 醴陵唐家坳窑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从简单走向复杂,从实用走向装饰,因对美的向往与追求,人们不断探索和精进陶瓷制作技术。窑具的使用和改良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虽没有华丽的外表,鲜少被人们重视,但窑具实是创造陶瓷美的基础,是瓷器的精致化的最佳辅助,是窑业技术发展的衡量标准。通过窑具留下的蛛丝马迹,除了历史与美,我们也可以探索陶瓷里的更多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