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收藏界常用术语:贼光






[日期:2013-12-04] 来源:收藏杂谈   作者:周海亮 [字体: ]

    对贼光的通俗的解释是:新瓷器表面刺眼的釉光。也称之为火光的,一回事。

  称为火光不难理解——任何瓷器都必须经过高温烧制,所以便有了火光。但为什么要称为贼光呢?我想,一个字,便挑明了一切。者,贼眉鼠眼也,梁上君子也,不劳而获也,弄虚作假也,总之,尽是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常有卖家拿新东西冒充老东西,比如瓷器、陶器、银币等等,但真正懂行的人,一眼便可看到新东西那层浮在表面上的贼光。做得再好,再真,那层也是浮上去的而不是长上去的。打个比方,老东西的光,是皮肤,是骨肉;新东西的光,则是衣服,是脂粉。岁月这东西是容不得说谎的,一个足以涵盖和说明一切。常有卖家为自己的东西辩解,说,之所以有贼光,是因为保管得好。一派胡言。保管得好,只跟东西的品相有关,而与贼光无关。

  贼光包浆应该是水火不容的两种东西。何谓包浆?就是古玩上那层柔和温润的光芒。其实不止我们最常见的瓷器上有包浆,陶器、铜器、家具、葫芦、石头、字画、纸币……只要历经岁月,其表面,都会有一层包浆。包浆是岁月的见证,时间的印痕,这个,这层,新东西是不可能有的。没有,造假者又想仿得更真一些,便会采用各种土办法洋办法拙办法巧办法,然无论如何,结果不但让其仍无包浆,反而多上一层贼光——生硬,轻佻,丑陋,不舒服。包浆是用来养眼的,贼光是用来刺目的,假的东西,无益身心健康。

  说藏品,必说到人。人有无贼光?当然有。最直接的例子,凡贼人者,肯定有贼光。贼人的贼光主要表现在眼神上,那眼神飘忽不定,从不肯正眼看人。即使看你一眼,也多奔着口袋而去,奔着钱包而去,轻轻扫过,却藏了刀片般的锋利,稳,准,狠,让人极不舒服,随之不寒而栗。另外一种贼光,则类似造假者做出的包浆,不管他如何包装自己,将自己包装成演员还是歌手,教授还是学者,作家还是专家,那层轻飘飘的贼光,必是掩饰不住的。在这里,贼光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假,第二类是新。因新而有的贼光,没有关系,只要安安分分,踏踏实实,贼光终会熬成包浆;但因假而成的贼光,则永远成不了包浆。为什么?因为心已经躁了,黑了。心躁,心黑,那层贼光,便永远是贼光”——日子越久,贼光便越是刺目和生硬。俗话所说的贼心不死,改成贼光不死,同样有道理。

  所以,世间有贼光,其实还不错。起码让我们炼出火眼金睛,知道什么叫新,什么叫老,什么叫真,什么叫假,什么叫漂亮,什么叫丑陋,什么叫真正的学问。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