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觉世之路——台北犍陀罗造像艺术展【图片】






[日期:2016-10-03] 来源:收藏家俱乐部   作者:佚名 [字体: ]

      中國大乘佛教造像的興起、唐代盛世天龍山石窟的皇家唯美風格,乃至明清宮廷漢藏造像皆與中古世紀開始的犍陀羅藝術具有無法分割的絕對依存關係。自從東漢明帝夜夢金人,遣使天竺,求寫經像,當時在洛陽的安世高即是中國佛教文獻紀載的第一位訪華、來自貴霜帝國(Kushan,古代犍陀羅地區,由大月支人所統治的王朝)的譯經高僧。後貴霜時代的犍陀羅佛像更對五胡十六國的北涼及敦煌造像影響十分深遠。華北北魏帝國的諸多石窟龕室佛像直接承襲北涼「涼州模式」的犍陀羅造像藝術,北魏神龜元年(AD 518年)時,胡太后要在洛陽建造北魏第一大塔「永寧寺塔」時,也派遣敦煌人宋雲和比丘惠生前往犍陀羅進行佛像樣式的考察。大唐盛世西行取經的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也多次述及犍陀羅遺址造像。本次展出的《彌勒菩薩頭像》即是明顯受到犍陀羅藝術風格影響的劃時代名品。上述文獻皆印證古代犍陀羅造像藝術具有穿越古今、非同凡響的重要性。

彌勒菩薩頭像 一~三世紀 犍陀羅地區 綠片岩 H.36cm

      貴霜王朝跨國交流 君權神授藝術源頭

      「犍陀羅」(Gandhara)係印度西北的古代地名,地理位置相當於現在巴基斯坦的北部白夏瓦(Peshawar)地域,此地是由興都庫什山脈通向印度平原必經之路線。自西元前五至前四世紀間即受波斯帝國的統治,此後有希臘、大夏、安息、貴霜等在此征戰建國,角逐歷史舞台。犍陀羅原是繼承印度早期的佛教文化傳統,前331年亞歷山大大帝入侵後,此地便成了希臘的殖民地,因而產生了印度與希臘二種文化相互混合的特殊面貌。貴霜帝國時代(西元一世紀中葉至230年左右)的犍陀羅地區為一跨國性、文化交流的絕妙相融地帶,計有希臘羅馬、波斯、印度及中亞文化薈萃聚集於此。此時期興起了以東方佛教題材為主軸,卻採用了西方希臘造像系統的表現手法,形成了融會多元風格的犍陀羅造像藝術。摒棄「自來不以形像來表現佛陀」的印度傳統慣例,發展出新的佛像藝術樣式。

青年佛陀坐像 一~三世紀 犍陀羅地區 綠片岩 H.63cm

      二十世紀30年代起,法國考古隊就在犍陀羅地區掘得不少波斯薩珊王朝錢幣,同時也有貴霜帝國鑄造的金幣。貴霜帝國第二代帝王閻膏珍(WimaKadphises)鑄造發行的金幣主要是根據羅馬帝國金幣規格鑄造,此一金幣正面的貴霜帝國閻膏珍大王頭戴高帽,蓄留絡腮鬍鬚,身穿長外套和厚重皮靴,完全是屬於一幅中亞草原民族的粟特(Sogdian)或塞種人(Saka)形象,卻鐫刻著希臘銘文;金幣背面則為印度婆羅門教崇拜的濕婆神,充分顯示出不同文化巧妙並存的情況。貴霜王朝鑄造正面帝王及背面濕婆神的金幣也闡揚了其獨樹一幟的「君權神授」信仰。日後,北魏帝王復興國教,在首都平城西北武州山南麓開鑿大型皇家造像雲岡石窟,崇奉的如來英雄君主帝身石像即是佛王一體的代表。林梅村指出,二世紀中葉以降,稱雄中亞和印度的貴霜帝國內亂迭起,迦膩色迦王(Kaniska,和印度阿育王Asoka齊名的護法闡揚佛教名君)、胡維色迦(Huviska)、波蘇提婆(Vasudeva)繼立,群雄對峙爭霸,貴霜帝國分裂,數以千計的大月氏人紛紛亡命避走中亞,再把佛教藝術的種子沿絲路而行帶入中國內地,向長安、洛陽、太原等地傳播。

佛首殘件 一~三世紀 犍陀羅地區 片岩 H.17.6cm

彌勒菩薩首殘件 一~三世紀 犍陀羅地區 片岩 H.20.3cm


佛陀立像 一~三世紀 犍陀羅地區 綠片岩 H.112cm

      特展圖錄兩大主題 佛傳故事宗教雕塑

      2016年應真藏特展中的多件造像皆體現了犍陀羅藝術的多元美學特色。本此展出青黑色的片岩石雕及部分泥塑雕像,約略可分為佛傳故事和佛教造像兩大主題。帝釋窟說法、太子射箭及勉學、初轉法輪、佛陀誕生及梵天勸請等皆為一系列的佛傳故事;佛首殘件、彌勒菩薩頭像、佛陀立像等則為富含犍陀羅文化融合特色之佛教造像。

(右) 太子射箭建築局部殘件 (左) 勉學建築局部殘件 一~三世紀 犍陀羅地區 片岩 H.17.2 cm ; W. 40 cm

(右) 初轉法輪建築局部殘件 (左) 比丘供養建築局部殘件 一~三世紀 犍陀羅地區 片岩 H. 24.6 cm ; W. 45 cm

梵天勸請建築局部殘件 一~三世紀 犍陀羅地區 片岩 H.23.8cm ; W. 30.2cm

      犍陀羅造像藝術大略可以分為前後二期:第一期在貴霜王朝時期,用青黑色的片岩石雕為主,也有部分造像是與塑造技法並用,另外金工、貫石等工藝遺品也不少;第二期為寺院塑作造像時代,盛行於寄多羅(Kidara)、貴霜族占領期間(四世紀末至五世紀前半),遺址散布在各處,東起他庫西拉(Taxila),北至斯瓦特(Swat),西迄阿富汗的一部分。第一期的貴霜國犍陀羅藝術因薩珊朝的入侵而中斷,經過第二期的再次復興,造像時間並不亘長,五世紀前後受到匈奴嚈噠人的進攻侵擊,佛寺佛像等受到嚴重破壞,犍陀羅藝術逐步趨向衰途。

佛首殘件 一~三世紀 犍陀羅地區 片岩 H.31cm

菩薩立像殘件 一~三世紀 犍陀羅地區 片岩 H.26.2cm; W.14cm

佛陀面像 一~三世紀 犍陀羅地區 泥塑 H.12.4cm; W.10cm

阿特拉斯像 一~三世紀 犍陀羅地區 片岩 H.23cm; W.14.8cm

      神人同形希臘藝術 皇家美學典範風格

      本次特展之雕塑造像出現了以希臘太陽神像作為基型(prototype)的作品,高額、尖鼻、薄唇、頭髮波浪狀紋,呈現希臘人的容貌,衣紋褶襞厚重,由左肩向右下呈放射狀分散,深受希臘化藝術(Greco-Buddhistart)風格影響。展品雕塑造像之中,非但有波浪髮紋希臘人容貌頭像,亦有束高髮髺,凸眼絡鬚,帶有印度人面相的頭像。

佛陀立像 一~三世紀 犍陀羅地區 片岩 H.76cm

年輕佛陀頭像 一~三世紀 犍陀羅地區 片岩 H.24cm

佛陀面像 一~三世紀 犍陀羅地區 片岩 H.12.2cm

      更令人大開眼界的尚有展品《彌勒菩薩頭像》、《青年佛陀坐像》、《佛陀立像》等博物館級藏品。箇中的《彌勒菩薩頭像》足資與法國居美博物館(Musee Guimet)典藏─貴霜王朝皇家造像風格的《彌勒菩薩石雕立像》相捋並比,毫不遜色。本件特展圖錄的《彌勒菩薩頭像》,白毫絡鬚,双眼下視,法相靜謐,紮纏頭巾,髮飾正面鐫刻西方天使,長著一對翅膀,大耳垂掛耳璫,搭配華麗貴族寶石飾件,諸多細節皆是來自希臘「神人同形」 (anthropomorphic)的概念,具備皇家貴族美學的裝飾典範風格。

彌勒菩薩頭像 一~三世紀 犍陀羅地區 片岩 H.36cm

      值得注意的是,應真藏特展圖錄中多件犍陀羅頭像皆足以媲美唐代天龍山石窟頭像。二十世紀30年代起,法國考古隊在多處佛寺遺址掘得犍陀羅雕塑造像,頭部傾斜,臉部五官採用四分之三側斜方式,拉長身軀、頭、胸、腰部,訴諸古代印度人最喜歡的三曲式技法表現。此種突顯人體官能美學,扭轉伸展、搖曳生姿的藝術形象乃是汲取自古代希臘、羅馬造形藝術,融合印度佛教造像式樣所創造出的新古典美學風格。藝術史家認為中國唐代天龍山石窟造像即是由犍陀羅古典美學風格脫胎換骨而來,並且正是因為其無與倫比的美學特色,自1929年起,慘遭萬劫不復的盜掘破壞厄運,成為中國破壞最為嚴重的無頭石窟,所有石窟幾乎無一倖存,沒有任何一件雕像是未受破壞的。

      自早期法國福切爾(AlfredFoucher)領導的印度考古隊以及二十世紀80年代起宮治昭(Maurizio Taddei)領軍的考古調查團起,即不斷有犍陀羅雕塑造像出土,入歸各大博物館,如法國居美博物館、德國柏林人類學考古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加州藏家諾頓(Simon Norton)的博物館、芝加哥藏家艾斯朵夫(James Alsdorf)、大英博物館等,可見犍陀羅足具歷史意義及藝術美學。尤其又在犍陀羅的斯瓦特地區(Swat,唐代時的古名烏萇那,到西藏弘法的蓮花生大師,誕生於此地)找到印度晚期密教的金剛乘發源地,釐清了犍陀羅藝術與明清宮廷藏傳造像的關聯。平藝術冀望藉著2016年的犍陀羅特展將乏人重視的犍陀羅藝術與同好分享,展示穿越古今、獨樹一幟的造像美學。

佛陀坐佛 一~三世紀 犍陀羅地區 片岩 H.33.3cm; W.19.2cm

佛首殘像 一~三世紀 犍陀羅地區 片岩 H.19cm; W.13.4cm

佛陀面像 一~三世紀 犍陀羅地區 片岩 H.16cm; W.11.2cm

佛陀說法建築局部殘件 一~三世紀 犍陀羅地區 片岩 H.20.3cm; W.17cm

觉世之路——台北犍陀罗造像艺术展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