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塑像
宋应星(1587一约1667年),江西奉新雅溪乡人。他出身书香门第,兄弟四人,分别名应升、应鼎、应星、应品。应星从小聪明好学,记忆力超人。据说与大哥同一师塾,先生规定他们每天清晨要读新课七篇。宋应星常因贪睡未起,有一次被先生发现而受到责备,刚好他大哥已背完了书,宋应星也不辩解,便琅琅背诵起来,竟未出差错。先生很奇怪,问他:“你没读书,何以能背?”应星恭敬地回答说:“兄长背书的时候,我用心地听着,听一遍便记住了。”
宋应星二十八岁的时候,到南昌参加乡试,名列第三,中了举人。以后曾几次到北京参加会试,虽才华出众,却屡屡不第。但他没有因科举仕途失败而丧气,而是致力于科技、自然和哲学的著作。四十九岁时,写成了《野议》《画音归正》《原耗》等文集。五十岁,完成《天工开物》,同年还写成《论气》《谈天》。五十三岁,写完《思怜诗》。这些著作除逸失者外,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资料。
《天工开物》——陶冶图
《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初刻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由于它全面地、系统地总结了当时我国农业和手工业实践经验,当一面世,便受到国内外科技界的重视。除国内多家书刊摘引或引证外,法国、德国、日本等国的书刊都有节译或全译本,被称为“中国技术的百科全书”。其中的《陶埏》,记的则是景德镇的制瓷情况,由于他亲自到景德镇考察,所以描绘细致、具体,读后使人备感亲切,仿佛把人们带到了三百多年前的制瓷坯房和窑场。
他在记述制瓷种类时写道:“凡造瓷坯有两种,一日印器……一日圆器……”这便是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的“圆、琢二器”两大系列。在记述陶车时写道:“车竖直木一根,埋三尺入土内,使之安稳。上高二尺许,上下列圆盘,盘沿以短竹(木)棍拨运旋转,盘顶正中用檀木刻成盔头帽其上。”这种陶车,一直沿用到当代机械化之前。他特别提示说:“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这“过手七十二”,应是泛指工序繁多,非是准确数。他还绘制了葫芦窑,并详细记述了满窑、烧窑过程,使今人了解了明代制瓷的全貌。
通过今人的研究,宋应星所记有一处音误和笔误。他写道:“土出婺源、祁门两山。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坚硬。一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糍软。两土和合,瓷器方成。”“高梁山”应是高岭山,地处浮梁,而不是婺源。可能当时受条件限制,宋应星未能亲自到高岭,只是采访的记录。因为那时瓷工基本上已是都昌和其他县籍人氏,读音有误。直到今天,那些老窑户和老瓷工,仍把“高岭”读成“高梁”。
从上可见,宋应星对陶瓷制造各个环节的记述具体入微,为景德镇和世界各地的陶瓷研究留下了一份十分宝贵的资料,为中国科技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